1930年出生,吴越国王钱鏐钱武肃
王34世孙。名门望族,书香人家,
自幼得到严格的钱氏家训教育。养
成正直、坚毅的性格,有强烈的是
非感。不幸的是1948年他在上海读
中学时,贸然参加了蒋经国在上海
发动的打老虎(即奸商,贪官)行
动。这段经历导致他在解放后多次
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以至在1958
年全家老小三代六口下放农村生活。
直到1988年,党落实政策,才得以
重返杭州故居。
整整30 年的农村劳动,磨炼了
他的坚毅和顽强。他学会一切农活
,能挑二百多斤重的担子,成为插秧
能手,还养好畜牲增加经济收入.在
精神、物质都处于最劣势的环境下,
全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
而且能与周围群众和谐相处。从才
会说话的小孩到老年人都亲切的叫
他希尧;可见关系之好。更可贵的是
,磨练也提升了他的人生境界。回杭
州后,他为了保护孩儿巷98号古宅,
不顾耄耋之年以一介庶民之身,奋
起抗争,点燃了海内外各界人士,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星星之火”
和巨大热情。其言其行,令人感佩。
欲知详情,请看《古宅逢春》
一书。(请点击《新老年网》与联
系人联系和索取)。
钱希尧老人为保护历史古迹和
文化遗产的志愿行动将不止于此,
现在他又在萧山为保护古海塘的“
张夏文化”而奔波,为各种文保事
业不知疲倦地努力着。
可敬可爱的钱希尧老人,正是
一位新老年!
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秦始皇设置泉唐县(后改名为钱塘)算起,就有2200多年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 月里,我们的一代代祖先用辛勤的汗水和高度的智慧,筑海塘、建城墙、浚西湖,建起了城里条条通衙大道。到清末, 城里已有735条坊巷了。早在北宋初年,杭州已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宋·柳永《望海湖》)的繁华州府,到南宋在此建都,更使杭州城的建设空前发展。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了首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样悠久的历史里,一代代祖先 给后人留下了城里城外多少座商铺、衙 署、民宅、园林、学府、寺观、桥、塔、 碑坊、水井、亭阁……还有无数名木古 树。这些林林总总的历代建筑,蕴涵着 几千年来祖先们的生存信息和文化哲学, 传承着古都杭州的文化命脉,使城市不 断延续发展。同时,又以它们的形式面 貌,体现出这座城市独有的特色,以及文化气质、民族情调和人情韵味,从而形成一种“民族的认同性” ,构成“城市的记忆”。因此,这些建筑有幸留存下来的,是多么珍贵的有形历史文化遗产啊!大家知道 ,西湖边的岳墓、于谦墓、张苍水墓、秋瑾墓,把这座名城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紧紧联系在一起, 高耸于钱塘江北岸的六和塔和亭亭玉立在西湖边宝石山由的保俶塔,就代代传递着吴越王修整江堤和纳土 归宋,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功德:而万松书院、新桥和雷峰塔,更是名场四海的美丽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 英台、白素贞与许仙故事发生的舞台……我们杭州有形、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是讲也讲不完。
第二次是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到淳熙十六年(1189年)冬,陆游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也 住在孩儿巷。他在《渭南文集》卷二十一《跋松陵集》里记载:“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时寓砖街巷 南小宅之南楼”。孩儿巷因陆游曾经居住过而引人注意,1984年共青团下城区委和下城区科技协会就在延 安路孩儿巷口立了一块石碑作为宣传和纪念。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也曾经居住在此 楼,巷的两头原建有“三世司马坊”和“经略华吏坊”,记载了他抗击倭寇的功绩。他的兵部侍郎府原是 座五进楼。历经修缮一直保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是浙江省省长,后为国民革命军十八军军长夏超 的府第。还有巷内孩儿巷小学,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已经百余年了,如今依旧响着朗朗的 稚嫩的读书声……
就拿清末杭城735条坊巷之一的孩儿巷来说吧,它 与位于杭州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延安路相并,早在宋代 就有了,当时叫保和坊砖街巷。南宋《乾道临安志》载: “保和坊,砖街巷。”明朝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 载:“保和坊俗称砖街巷”。又清《康熙府志》载:“ 保和坊,旧称砖街巷。”为啥康熙年间改叫孩儿巷呢? 现代研究杭州城市的著名学者钟毓龙先生在《说杭州》 一书中说:从前巷里开有许多泥孩儿玩具铺,后来就简 称“孩儿巷”了。这条千年古巷,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 古代名人的足迹和古建筑遗存。首先是南宋大诗人陆游, 他先后多次来杭州,其中两次就住在孩子儿巷。一次是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62岁从家乡绍兴赶到临安 (即今杭州)等待皇帝召见,住在孩儿巷内。在一个不 眠之夜,他听着潇潇春雨,写下了《临安春雨初霁》这 首传诵千载的名作: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他的另一首诗《夜归砖街巷书事》就直接写了保和坊砖街巷一带的夜景: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运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
孩儿巷98号古宅,就在巷内中段,其主人钱希尧先生出生在这里,今年已经80岁了。据钱先生自述: 这幢古宅是80多年前我祖父钱启翰(曾任崇明知县)买下的。当年我祖父听诗友、著名作家郁胡夫介绍这 幢房子,说是陆游曾经居住过,宅基地风水好,几百年来经过多次翻修,还保留了原先的风格和大致的布 局。我祖父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我小时,巷北靠我们房屋一边,还有夏超府第,著名布庄高义泰庄主 的绅士住宅,道教的报恩观,麒麟街口的关帝庙,巷西头末梢的道教三清宫,这些都是古老的建筑。现在 ,它们连同巷北巷南成片的旧宅一起都已消失,眼前全是一幢幢六七层高的现代楼房了。而在这高楼的合 围之中,孩儿巷只剩下了唯一的古宅——我居住的这幢98号,历史上,它与陆游有着不解之缘,是现在已 经很稀少的三开间江南走马楼型民宅,它设计精巧,用料独特,宅里梁枋、门窗上还留存那么多精美而灵 气生动的艺术雕刻……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