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智客潮 > 畅言集 > 晨风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11
大傻瓜:知青的时代
——评《吴明明:知青说》
2012-06-11 作者:大傻瓜
知青是个特定的称谓,并不能单就字面上的“知识青年”四字来理解,不能认为这是个有知识的青年的群体。网上有各种定义,但都不完善,并不能概括这个群体的本质。
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互动百科上是这样说的:“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中国,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有很多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知青问题的‘六条’精神,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途径返城。”
两者大同小异。着重解释了知青中的“知“字。初中或高中毕业,知识程度即使放在现在并不是十分低的的。现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来了就完成了法定的教育要求。而且知识高低也并不对这个群体的综体特征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群体中的知识程度以学历来衔量的话,最低是小学或文盲,因为为了安排就业,很多社会闲散青年也加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如果现在来考察这个群体,那更是千差万别,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大学深造,直至成为博士,成为学者的不乏其人。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知识的差异,在知青群体中就有多少差异。
百度百科对政府叫知青到农村的方式概括为“自愿或强迫”,这等于没说,任何一次运动都有自愿参加者,也有强迫参加者,因此这样概括并不能反映知青是如何上山下乡的特质。当时毛泽东的指示是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当时各地也确实雷万风行地进行了动员。其方式是难以为现在青年所理解的。不少年轻人曾问过我,既然农村这么艰苦,你们为什么要去呢?首先,你不去农村在城里是找不到任何工作的。即使你家中有钱,想养着你也是不行的。工宣队、居委会每天派人到不愿送子女上山下乡的家庭来敲锣打鼓进行动员,三天下来,思想再不通也只好送子女去了。再不然将家长的工作停起来,直到送子女上山下乡。
两种定义将知青产生的时间定义为从1950年代开始,跨度如此之长是缺乏实际意义的。虽然,这个时期开始,解实有初中或高中毕业的青年上山下乡,但并没有形成规模,人数少对社会影响也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1968年开始的上山下乡,参加者的年龄段放到时代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批知青们常说,大家在最需要吃饭的时候吃不饱饭,因为在1960年代,这批人正处于长身体的发育阶段,当时初中生定粮30斤,高中生31斤。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因为蔬菜和肉类的补充,可能一个月所消费的粮食并没有这么多,但在青菜、黄瓜当作营养菜,只供应极少数有病者的情况下,30斤定粮无论如何是不够吃的。其次,到了1968年,是这群人最需要读书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1966年推迟高考,到1977年恢复,这一推迟整整达11年,这批人在“文革”中荒废了三年后,又“一刀切”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这就是最需要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1978年后大批返城,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开始婚嫁,却又碰到计划生划,从规定出生间隔到“只生一个”,因此,知青群体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到了生小孩时不能生小孩”,这虽是夸张的说法,但这对这群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无疑是存在的。到了1990年代,这群人上有老下有少,却因文化和劳动技能低,加入了下岗的行列。他们都是30岁左右返城的,其掌握的劳动技能如何与70后相比?这群人,现在还大量存在,其工龄是以上山下乡年限来确定的,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利益。而且有不少人,因与当地农民子女结婚而留在农村,其身份界定,经济待遇的落实,都有诸多的问题。因此,选定1968年开始到“文革”结束,作为考察研究知青这个群体的对象,才有实际意义。
“知青”不是桂冠,不是光环,但既然生于这个年代,也就只好成为知青。本人是个老知青,也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为知青,反而看不清知青的问题,但无疑也对知青有更真切的认识。
(责任编辑:向异)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