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曾经沧海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5-05-20
俄罗斯姑娘法依娜
——“第一夫人”蒋方良
蒋方良这个名字在中国可称家喻户晓,但是在俄罗斯,人们只知道她叫法依娜(全称法依娜•伊帕季耶娃•瓦赫洛娃)。从俄国的一名普通女工,到中国“皇帝”的儿媳妇,到“总统夫人”,从俄罗斯的法依娜到中国的蒋方良,她经历了20世纪发生在苏联和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她的一生好像一幕幕戏剧,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一幕 俄罗斯小姑娘法依娜
法依娜是俄罗斯人,1915年5月15日出生在乌拉尔地区的叶卡捷琳堡,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生活异常艰难,父母早年去世,她甚至记不得父母亲是什么样子。唯一的亲人就是她的大姐安娜,这位大姐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
技校毕业后的法依娜来到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当徒工,车间里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和金属切割声,男女青年们在这里每天工作十六小时,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铸造着年轻苏维埃的强大前程。法依娜的顶头上司是车间主任尼古拉(全称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维奇•叶利扎洛夫),这位尼古拉不是俄罗斯人,而是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十七岁的法依娜,经常得到尼古拉的关怀。她聪明伶俐、活泼热情,长得身材苗条,亭亭玉立,哪个男青年不愿多看她几眼?
某晚,尼古拉经过一天的劳动之后,正走在去工人村的路上,在昏暗的路灯光下,他突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彪形男子,像老鹰抓小鸡似地擒住一个小姑娘,任凭这个小姑娘哀求苦告和大声呼救,这恶汉还是不肯放手,欲行非礼。就像传统小说中所描写的英雄救美人,身材瘦小的尼古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投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也许是做贼心虚,那名恶汉被尼古拉三拳两腿,打得晕头转向,不敢恋战,抱头鼠窜,狼狈逃命而去。读者不难猜想,那位被救的小姑娘就是法依娜。
从此以后,尼古拉和法依娜这对年轻人就形影不离,他们一道参加跳舞晚会,并肩去听国际形势报告,到郊外野餐……经过近三年的恋爱,他们得到领导批准,于1935年3月结婚,次年生了个儿子,取名安列克。
法依娜在报上当然看到过蒋介石这个名字,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蒋介石与她的心上人尼古拉会有什么联系,等到她得知尼古拉不是别人,而是蒋介石大公子蒋经国的时候,她简直傻了眼,她惊慌失措,不知是祸还是福。但是,从心灵深处,她隐隐地感觉到,这对她不是一件好事。
法依娜得知,尼古拉1925年与许多中国年轻人一道,到苏联学习,那年他才15岁,先在莫斯科孙中山大学学习,为期两年,再到红军军政学校学习三年,然后留在苏联工作。由于国民党与联共(布)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大批中国学生相继于1927年回国,但是尼古拉是蒋介石的儿子,被苏联政府作为人质,扣押在边远地区,曾经被发配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然后调回城市,“帽子拿在人民手中”,最后甚至被开除公职,撤消候补共产党员的资格。到了1936年,尼古拉已经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多亏新婚妻子法依娜给了他无限的安慰,夏天带他去游泳,冬天教他滑雪,用她永远乐观的情绪,感染着失去一切希望的尼古拉。
西安事变使中国的形势出现了转机,国民党与共产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好转,蒋介石通过驻苏大使与苏联政府再三交涉,尼古拉终于获准回国。1937年春,尼古拉带着娇妻法依娜和爱子安列克取道海参崴和香港,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尼古拉,他名正言顺地重新成了蒋家大公子蒋经国,按蒋介石的意见,法依娜改名为蒋方良,安列克改称蒋孝文。
第二幕 贤妻良母蒋方良
说到蒋方良这个名字,倒是有一段故事。俄罗斯的闺女出嫁后一般从夫之姓,所以改姓蒋也是符合两国共同习惯。法依娜的爱称是“芬娜”,蒋介石用他的地方话谐音改为“方娘”,只是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嫌“娘”字不好听,她说:“这么一来,岂不是我们长辈们都得喊她娘了?还是去掉‘女’字旁,叫方良吧。”至于传宗接代的溪口蒋家第三十代长孙则改称蒋孝文。
蒋经国到苏联学习,前后有十二年,而且大部分时间杳无音信,把他的母亲毛福梅思念得快发疯了,她多次豁出老命吵着向蒋介石要自己的儿子,如今看到儿子带着金发碧眼的媳妇和活泼可爱的孙子回到溪口老家,实在是她悲苦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她要儿子媳妇按中国礼仪补办婚礼,于是蒋经国穿起长袍马褂,蒋方良凤冠彩裙,拜天地祭祖宗,热闹了好几天。
不久蒋方良随丈夫到江西,那时她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女儿蒋孝璋。尽管蒋经国不乏仆从听差,她还是承担了全部家务劳动,因为根据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童年的习惯,她很难接受这种‘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蒋经国了解她的心情,就委派她到一家孤儿院去教育被家庭遗弃的儿童,这项工作倒是附合蒋方良的胃口,她认为这种福利工作是报效社会和祖国的最好方式,看到丈夫的工作开展得顺利,她的心情也非常愉快。
后来,蒋经国有了外遇,他的情人叫章亚若,她年轻热情,崇敬蒋经国,俩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受过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教育的共青团员蒋方良,得知自己丈夫有了婚外恋,而且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的时候,如同五雷轰顶,她难以想象,在号称男女平等的社会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
蒋方良对中国的社会和家庭了解得太不够。三十年代的中国还刚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旧中国的一家之主可以有三妻四妾,子女也分为“正出”和“庶出”。即使是思想先进的男人,也难免有其陈旧的观点,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她的公公蒋介石,就算毛福梅是父母包办婚姻,那么在宋美龄之前他还是有过两房妻妾,这一点她不可能全然无知。
许多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提倡“忍”,他们把这个字写得斗大,悬挂在大厅里作为座右铭,说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忍,天地宽”。思之再三,蒋方良终于忍住了这口气,她太爱她的丈夫和孩子了,不愿使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庭因此而破裂。另一方面,蒋经国在蒋方良面前自感愧疚,一口否定婚外之情,不承认章亚若为情人,不认双胞胎为己出,而且再三保证不会再有此类不忠于妻子的事情发生。
蒋方良原谅了丈夫,但是从此之后她辞去一切社会工作,不再抛头露面,不再招待宾客,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心照料家务和孩子,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一贯提倡的贤妻良母。即使后来到了上海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城市,她也是一如既往,淡泊人生,不求名利。传统的中国家庭,这就是她的全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第三幕 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1972年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走出乃父的阴影,出任“总统”。上任之初他提出三不政策:今后不可以提“蒋经国时代”,不可以称“领袖”,不可以呼“万岁”。蒋方良誓做平凡家庭妇女,回避政治,她效法丈夫的心愿,拒绝人们称她为“总统夫人”,也不要“蒋夫人”称号,她希望人们直呼其名——蒋方良,或许她更愿意人家叫她一声法依娜。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儿女身上,甚至不关心丈夫职务的晋升,事业的成败;她一心一意做一个贤妻良母,确实做到了她名字的含义‘方正贤良’。
台湾人都知道,蒋方良一度喜欢上了麻将,这是中国平民百姓中最为普及最受欢迎的一种游戏,但是麻将兼有赌博性质,在蒋经国提倡廉政、禁毒、禁赌的时候,蒋方良毅然放弃了她生活中最后一项娱乐活动,从此再也不打麻将,虽然这是小事一桩,也足见她的为人之道。
由于蒋方良闭门谢客,远离政治,从不参加公开活动,公众对于她的行踪知之甚少。人们只知道她去过美国,看望定居在奥克兰的女儿一家。至于传闻1968年蒋方良秘密去苏联访问故乡一事,可信度极低,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长她17岁的大姐安娜早已谢世,在苏联已没有她的亲人。
第四幕 黄昏岁月,老境凄凉
1988年1月13日,陪伴了53年的丈夫尼古拉•蒋经国永远离开了蒋方良。不久之后,染病二十余年的长子蒋孝文突然患上喉癌。蒋方良十分钟爱这个生于苏联的儿子,得知他患上绝症之后,多少回她从梦里哭醒,蒋孝文在医院接受钴60放射治疗,她还抱着一丝希冀,但是1990年4月14日,54岁的蒋孝文撒手西去,蒋方良伤心欲绝。 她的次子蒋孝武身体一直很好, 1991年7月1日凌晨,医生发现他死在医院的病床上,据认为他生前长期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高血脂症,因急性心脏衰竭而猝亡。1996年12月22日,她扑在49岁的三子蒋孝勇身上,无论如何也不能从死神那里唤醒她的最后一个儿子。
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丈夫和三个儿子相继亡故,这对于风烛残年的蒋方良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几乎失去了世间一切。蒋经国在世时,回到家中还常与蒋方良说几句俄语,逢年过节也要按俄罗斯方式陪她共饮一杯,以慰思念祖国故人之情。自从丈夫和儿子们去世之后,蒋方良连说话的人也没有了,没有人和她说俄语,也没有人和她说汉语。当年乌拉尔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九旬老人,她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走过了漫长人生之路。伴随着她的只有对往日的思念,或许在她的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还是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的艰苦劳动和朝气蓬勃的少女年代。
图片1 十七岁的法依娜
图片2 法依娜和尼古拉在游泳
图片3 1946年元旦,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蒋方良及孩子
图片4 蒋经国与蒋方良白头偕老
图片5 蒋方良前往蒋经国陵寝谒陵
注 :蒋经国为自己取名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维奇•叶利扎洛夫,是因为刚到莫斯科时他曾经居住在列宁胞妹安娜的寓所,安娜姓叶利扎洛娃,蒋经国借用此姓,列宁曾经用过化名尼古拉,也被蒋经国借用,至于父名弗拉基米洛维奇则明显取自列宁的名字弗拉基米尔,暗喻自己是列宁的儿子。这种取名方式是当年苏联社会的普遍习惯。
译自俄‘星火’周刊第49期(总4585)、‘叶卡捷琳堡档案’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
游客:75 | 2015-5-27 14:27:40 |
【内容】:Прежде, чем я не знаю! 以前不知道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