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曾经沧海 > 正文          

娜佳大婶的存款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5-05-19

娜佳大婶的存款

 

  巴乌曼大学的格利高里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去俄罗斯访问的邀请人,我们俩志同道合,互相敬重,我对他一贯直呼其名--尤拉,有时甚至还叫他小尤拉,以示亲热。他的母亲娜佳大婶,对我更是恩爱有加,有时她亲切地把我叫‘儿子’,这是年长的俄罗斯人对晚辈男子的爱称;想想也对,以她这把年纪,当我母亲足足有余。

 

  娜佳大婶与十月革命同龄,那时苏维埃政权还不够强大,生活相当艰难,但是人们干劲十足,意气风发,满怀信心。三十年代后期,她与一名年轻军官结婚,生下儿子尤拉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丈夫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腹部中弹,抛下娇妻爱子,为国捐躯。

 

  从此之后,娜佳大婶把全部心血用在儿子身上,她勤奋工作,省吃俭用,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培养他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儿子结婚成家,独立生活之后,娜佳大婶已无任何经济负担,但是她依然故我,按老习惯继续埋头苦干,下班之后还要再找一份额外工作(一般是打扫卫生),尽量多挣点钱。

 

  多年的艰苦磨练,使娜佳大婶养成了过分节约的习惯,她从不看一场电影,不到餐馆吃一顿饭,连理一次发都舍不得。原苏联的生活费用非常之低,房租、水电费、电话费以及基本食品都便宜得如同不要钱一样。她把每一分钱都省下来,存入银行,正如银行大厦顶上的标语所示:‘利在自己,功在国家’,‘存款就是奉献’——在俄语中‘存款’一词是双关语,它也可以理解为‘奉献’之意。

 

  到退休的时候,娜佳大婶的存款已高达一万五千卢布(相当于三万多美元),用这笔钱她足可购买两辆半‘莫斯科人’小汽车,当然她不会去买汽车这样的奢侈品,也舍不得用一点零头来改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的全部家当只够买四公斤香肠!

 

  娜佳大婶说什么也不能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双手发抖,噙着两眼泪水,悲伤地对我说:“天哪!这怎么可能呢?我一辈子节攒的钱,加上每年的利息,还有政府为卢布贬值所追加的30%补贴,怎么会一下子变成四公斤香肠?”我安慰她说:“这不是您一个人的不幸,您就把这当作无法抗拒的天灾,比如说发生一场大地震,只要保下一条老命,比什么都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这个打击实在太大,娜佳大婶无法承受,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从此大病一场。

 

  格利高利教授对母亲的不幸十分理解,为了安慰老母,他不惜把出国工作所省下的两千美元全部孝敬老人,这也是我对老朋友十分敬重的原因之一。俄国老百姓把最后一点救命钱叫做‘棺材钱’,如今的退休老人都要有一笔‘棺材钱’,所谓‘棺材钱’其实倒不是用来买‘寿材’,俄罗斯有的是木材,而且人们并不重视棺材的质量,问题是要有一小块葬身之地,因为东正教规定入土为安,一小块墓地必不可少,而墓地现在得用外汇(美元)来购买,如果没有一笔美元,那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如果把‘棺材钱’翻译成‘墓地钱’可能更符合原意。毫无疑问,娜佳大婶把这笔‘棺材钱/墓地钱’全部存入银行,因为她没有其它更稳妥的保值办法,美元存在银行里不会变成卢布,至少还有点利息可拿。

 

  谁知道到了1998年秋天,俄罗斯又一次发生经济危机,叶利钦总统两次更换总理,也挽救不了银行的倒闭,股市的崩溃,以及物价的再次飞涨。我为娜佳大婶的两千美元忧心如焚,试着给老朋友格利高里教授发了一封电子信件,以表关切和问候,两天后从电子信箱中我得到了一封署名‘小尤拉’的俄文复信,信中说:“蒙老友关心,不胜感激。可惜家母的外汇存款已全部损失:俄罗斯各商业银行的计算机在危机中神秘失窃,银行拒付存款……”我猛然回想到当时叶利钦总统的电视讲话:“要刻不容缓地制止通货膨胀,让商店的货架上摆满商品,保持卢布汇率,确保银行存款不受损失。”这类演讲已是老生常谈,但其最后一句话倒是‘话中有话’,证实了格利高里教授信中的信息和我的担心。

 

  我要为风烛残年的娜佳大婶痛哭一场。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