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CYX > 正文          

读《千橡》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30

    读《千橡》

作者:陈裕新 


  读书是一件高兴的事。此中之乐,并不是书中真的自有黄金屋之类可供免费受用,而是获得认知的满足,如看到他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了栖身之地,从而开展互助,因而得到欣慰的感觉。


  阅读《千橡》使兴致为高,大致如此。


  这是一本自费出版物,由生活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北部一个叫“橡树成林”的山谷里的华裔编写。与其说是书,还不如说是杂志。每年出两期,积于今,已50期,算来创刊二十五年了。


  华人都珍惜足迹。早在殷商铸鼎时,古人就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活动,以及情感。我看编写《千橡》的今人,情况也差不多。所以我甚至以为此书可作“某个华人部落的编年史”——在美国,华人是少数民族。


  或许更确切的说法是称之为“美国千橡社区的华裔记事本”。


  国内以树为地名的不少,东北有个地名叫“三棵树”,江南有个地名叫“樟树镇”,西北有个地名叫“榆林(堡)”,当然,还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但不曾听说有个地方叫“橡树谷”。


  因此,《千橡》有些异国情调。


  博学人士说,橡树身高二三十米,树冠四展,树叶如掌,春叶嫩红,盛夏浓绿,深秋金黄,是四季观赏美景的构成要素。好酒人士说,橡树皮厚,可作软木塞,瓶装葡萄酒不可或缺。我虽寡闻,却以为这大概是橡家的两支。否则,橡胶树也可列入《千橡》渊源而先声夺人了。


  可以肯定的是,医生验一滴血可识一身之健,厨师尝一瓢汤可判一锅之味,则我翻阅《千橡》一册,可知“在那遥远的地方”,其情其景,仿佛历历在目。阅读之乐,正是如此产生。


  如今大陆居民赴美旅游日增。行走在旧金山,或者其他美国大城市街上,不时可见红旗和青旗相对悬挂,互争雄长,让人联想到“以华制华”的策略百年犹存,如迁延性肝炎,使患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然而在千橡社区的华人,无论来自何方,不但相安无事,而且同舟共济。这很令人开心,好比看到肝炎有望治愈的前景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追溯起来,最早是大清国的子民。后来由民国的国民取而代之。近二十几年,则有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转而化之。


  从《千橡》使用繁体汉字的习惯看,民国的痕迹显而易见。


  据编者介绍说,当地的中文学校,现在采取繁体和简体同时施教的方针。我以为这样做,学子的负担势必有所沉重,但是见识却肯定会有所提高。因为,奥运会的选手,都乐意接受魔鬼的训练,而收获天使的笑容。


  然而,从学生发表的作文看,与他们和她们的祖辈或父母辈不同,几乎无一例外使用英语写作。则学习中文的难度可以想见。想来学生们获得中文书面表达的自由为时尚早,哪怕在号称自由世界的美国。无论如何,我对家长们和教师们的用心良苦深表敬佩。

 

  从学生们取的英语名字看,大部分家长采用保留姓氏另加洋名的做法,如乔治·邓,伊莎贝尔·李,凯瑟琳·刘,等等,隐约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则大清国的文化遗产也不可全部否认。 

 

  不过,如果这些学生长大成人以后,将老方针修订为“英文为体中文为用”,也未可知,估计很有可能,与时俱进总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最好是双语并驾,则可左右逢源,如虎添翼。


  谁说将来不会再有孙中山、奥巴马那样的文化合金人物出现?


  说千橡的居民,也是殖民者,可能会引起不满。说他们身上,有种可贵的开辟精神,恐怕不会造成难堪。


  我们周朝的老祖宗,就是移民的模范。他们“自土(杜水)沮漆(漆水流域)”,继而“率西水浒”,终于“至于岐下”,直到看见“周愿膴膴”,这才“筑室于兹”,从而定居下来,发展壮大。


  可见,古往今来,长住和暂住,定居和迁居,如同不满和惬意,饥寒和饱暖,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


  我之观察千橡居民的活动,并非希望找到很多“同文”的证据以明我们同有古老基因从而引以为荣,而是希望看到他们身上那些“新的生长点”,能在异国他乡落脚生根开花结果,从而寄一点“同种”的祝福。


  在《千橡》中,我读到一篇又一篇佳作。


  讲古典诗词赏析的,见解独到,对原作理解精深,对原作者了解也很全面,显然下过不止一番功夫。


  讲英语学习的,对语法要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循循善诱,没有多年功力,没有长期实践,不能出此。


  讲活动组织的,字里行间,于平凡中见高尚,于琐碎中见爱心,让读者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暖意。  

  
  讲参观旅游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让读者得以分享。

    
  还有不少记录活动的照片,将精彩的瞬间保留下来。那一张张笑脸,证明这个社区的研究、教育、组织,都收到了美好的成效。  

  
  《千橡》还有相当篇幅的广告,这当然也是支付印刷费用所必需。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些广告提供了服务的指南。对我而言,则看到了当地生活的另一侧面。举一期为例。该期刊登大小广告57个。其中:   

 
  牙科广告8个,篇幅最多。 

   
  教育(家教)广告6个,教钢琴、杂技,舞蹈、升学指导。 

   
  财务广告11个,讲保险、投资、贷款、理财、税务、房地产。  

  
  餐饮广告5个,介绍餐馆、酒家、火锅店。    

 
  医药广告5个,介绍中医、西医、专科医(脊背保健、足保健)。

    
  其他广告22个,装修、律师、眼镜、房产中介、旅游、美容,等等。  

  
  牙科广告似乎格外多。莫非也是“以齿为序”乎?  

  
  据《千橡》记载,1962年,这个地方的华人,只有一家三口。现在,华人家庭已经上千。1976年千橡中文学校成立时,只有8个学生。第二年超过了30名。现在,拥有学生600多名。华人的凝聚力和拓展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中文学校,只在周末开课半天,有点像我们的少年宫开设的兴趣班。 

   
  千橡地区的人口,现在超过12万。几千华人,所占比例大约不到百分之五。所以依然是少数民族。我一直享受着多数民族的优越感,也没有经历过北京“浙江村”的体会,不太容易理解他们的感受。想来,他们应该比我更加懂得兢兢业业,更加了解合则两利。

    
  那里有一个经过加州州政府登记的“康谷中国文化协会”,英语名称是CONEJOVALLEYCHINESECULTURALASSOCIATION。“千橡中文学校”,是该协会的附设,也几乎是常设机构。迄今协会已经产生24个会长,学校有过16任校长。    
算来,会长和校长的任期比总统的要短得多。但是并不妨碍各任会长和校长的敬业精神和努力程度。  

  
  我所读到的《千橡》,是经杭师院老教授钟婴女士的女儿由编辑“新老年网”的热心人士如钟教授、大可和雨小等老师转辗而来的。虽说现在流行网上阅读,但是对于纸本的读物,人们并没有失去尊重,说明“敬惜字纸”的古训也还有相当的生命力。  

   
  听说今后《千橡》和“新老年网”会有些交流,这也是值得高兴的。   

 
  发明成语“美轮美奂”者,是两千多年前晋国的“张老”,此人是姓张名老,还是姓张的老人,不得而知。他能参加晋国大人物赵武即晋献文子新屋落成典礼并致贺词,看样子也是个贵族。张老称颂赵武的房子造得好,指出可以“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其实道出了华人社会希望安居乐业的心理取向。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