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CYX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30
虎年助谈
陈裕新 牛年将去,虎年即到。日前杜撰一副春联:“再见蜗牛年代,有闻马虎岁月”,以便自家送旧迎新。或以为搞怪,其实倒也有感而发。记得去年春节,几乎众口一词称赞牛之美德,而一年下来,房价有如疯牛之狂暴冲高者不可遏止,不禁令人大为向往蜗牛之缓行。眼下虎年到来之际,美虎赞歌正在响彻云霄,几乎忘记养虎为患的古训,倒不如马马虎虎之足以颐养天年。是以解释若干有关老虎的词条,俾后生略知吾人与虎的爱恨情仇。
与虎相关的词条可谓多矣。我以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反映了我们人类被老虎吃掉的惨痛历史。这段历史跨度非常漫长,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时代。只是当时没有文化,不能如实记载。直到汉字定型以后,我们才能通过读书,知道前人已经认识老虎的本质就是凶残,从而互相提醒,做好防护。
例如“谈虎色变”,例如“饿虎扑食”,例如“养虎为患”,例如“虎兕出柙,”例如“虎视眈眈”。例如“狼吞虎咽”等等。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的孔子名言,司马迁《酷吏列传》“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的百姓口语,张籍《猛虎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的经典诗句,都说明老虎的可怕。这种大型食肉动物,既强壮又机灵,确实令我们人类害怕。“乳虎”就是哺乳期的母虎,为了保护幼仔,格外凶狠。
第二类反映了我们人类和老虎斗争的经验教训。这段历史也非常漫长,不过,想来稍短于被吃的历史。
虽然孔子批评“暴虎冯河”是莽夫所谓,但也说明武松之前早就有人徒手和老虎搏斗过。卢纶《腊日观咸宁郡王部曲娑勒擒虎歌》,则让我们如同亲眼目睹一般看到古人手缚猛虎的壮举。《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真正的豪言壮语,连最凶狠的“乳虎”都不怕,还有什么可以令人裹足不前?至于“骑虎难下”,今人多以为属于学艺不精之尴尬,然查《晋书·温峤传》,可知此乃当时温峤劝说他人不要半途而废务必斗争到底之又一豪言壮语。《易经》有几处以虎设喻,如《履卦第十》几次说到“履虎尾”,小心谨慎就不会被老虎吃掉,否则就就非常危险,可谓先民渔猎生活的重要经验。秦桧和王氏谋害岳飞,其决定性的指导意见是“纵虎容易缚虎难”,虽是鬼蜮伎俩,却系经验之谈。记得《容斋随笔》记一咒语,教人于山中遇虎之时,念动真言且不住跳动,可使虎离开;看似荒唐,总比惊慌失措高明。十八罗汉有伏虎尊者,显然寄托着人类战胜老虎的理想。毛泽东诗“忽报人间曾伏虎”,抒发了这种理想实现的豪迈。
第三类则是我们人类借用老虎的威风克敌制胜的智慧的记录。《诗经》就有把军队描述为“虎贲”、把强健描述为“有力如虎”的诗句。“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今天妇孺皆知,最初是《战国策·楚策》借刀杀人的策略解释。《战国策》还记录了廉颇认识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三国志》的《魏书·陈琳传》和《蜀书·诸葛亮传》都提到大人物仪表堂堂的具体表现是“龙骧虎步”,可见社会心理之一斑。《三国演义》曹营虎将许褚尊称“虎侯”爱称“虎痴”,都以虎助威。至于《水浒》里面,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竟有十人以虎为号——中箭虎、跳涧虎、笑面虎、插翅虎、锦毛虎、矮脚虎、花项虎、青眼虎、病大虫以及母大虫。连牛二这等泼皮无赖,也以老虎自居,人称“没毛大虫”,其实不过是个“拉大旗作虎皮,包裹自己吓唬别人”的东西,到“青面兽杨志”面前尚且放刁,公然行抢,结果当然没有好下场。可见假的就是假的,自不量力而“与虎谋皮”,轻则贻笑大方,重则身败名裂,纸老虎难免原形毕露。
被老虎吃掉,虽说历史悠久,而内容实在非常单一。与老虎斗争,历史较短,而内容很不简单。相比之下,人类向老虎学习的历史最短,内容却最丰富。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