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烟雨江南柳 > 正文          

九渡纪事 引子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30

 
九渡纪事

  (小说)


  作者声明:


  本书体裁为文艺创作,除县以上地名真实外,其它人名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均属偶然与意外,读者万勿对号入座。


  我主张用科学的思维研究历史,用艺术的思维看待文学,不要混淆两者的界限,以至抹杀文学创造和历史研究的区别。


              烟雨江南柳

 

  引子


  2012年5月,正是莺飞草长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从江南的杭州,回鲁西平原的故乡去。不是去探望父母,他们已去世多年;也不是开当下流行的同学会;而是应老连长惠于昌的邀请,去看他办的养老小院,和从四面八方回故乡的旧友乡邻相聚。
 
  老连长惠于昌说,他关闭了千年古运河边上、在九渡镇开了二十多年的电话亭厂,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那原厂址上盖了现代化的养老四合院,房价较低,利润较簿,专门销售给那些外出的退休游子,回到故乡养老。以房地产部分利润贴补物业,带有晚年回报社会的部分善事性质来经营的。
 
  孟家三姐妹从新疆都回来了;还有米家、铁家、古家、乔家好几户退休的人,也卖掉了外地的房产,重回到故乡九渡镇买下房子。还有早年传说失踪的秦安宁也从海外回来了;连他惠家在内,六个小院二十多户已经分光。镇政府要GDP,正协商卖地给他,鼓励他扩大规模。他要我帮他出出主意,并且问:“你回不回来?也给你弄一套?”
 
  这些回来的人,他们有的沾亲带故,住在一起,好互相照顾;有的晚年思乡,叶落归根;有的原为战友,晚年相聚相伴,知音难觅;也有的丧偶同居,共度夕阳;现在社会都很理解和宽容;
 
  老连长说物业管理为他们提供共享的家政服务,有人每天上门打掃卫生清洗衣物;他们只须支付不多的服务费,省去了他们自己找保姆的麻烦,你知道找个可心的保姆有多难!同时也节约了费用;物业公司开设了专门的食堂,免去了一日三餐做饭的负担;联系了当地卫生院,每周定时上门巡诊,在医疗上也有保证。
 
  当地小镇上的物价水平,特别是一日三餐缺少不了的蔬菜、水果、猪肉、禽蛋等食材,比大城市低多了。老人们凭他们那一份退休金,生活的比较舒心满意,绰绰有余。
 
  大病住院费不足的部分,用他们在退休地卖旧房、在九渡买新房后的余额补贴,也不用依靠儿女,老少皆得其乐。


  这种养老的新方式打动了我,我决定回去看看。
 
  老连长依然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在电话里恳切地嘱咐我说:“你快点回来吧,他们天天念叨你呢!坐杭州到太原、到大同的车都行,直达!在聊城下车,我派车去接你!然后半小时就到九渡镇了!”
 
  我傍晚在杭州登上北去的直快列车,一觉醒来,已回到了一望无际的鲁西平原。从车窗往外看,金色的麦浪此起彼伏,丰收在望;种植蔬菜的大棚伸向远方。拉菜的卡车己经上路,一辆接一辆。引黄灌渠里黄色的黄河水,翻卷着细致的浪花,流入千千万万条支渠,犹如毛细血管滋润着辽阔的鲁西平原。沿途的白杨林如战士一样,成排成队的伸向远方。新式小楼夹杂在传统民居中,在阳光照耀下,闪闪烁烁。
 
  呵!鲁西平原不再是刘邓大军从山东阳谷县境內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时的那个穷困的平原了!不再是六零年那个三年大饥荒时期连树皮树叶都吃光的平原了。想到自己一九五六年上中学后,因生活费困难而不敢吃饱的陈年往事;想到过世的一生勤劳、苦难的父母;心底的酸楚涌上来,不禁潸然泪下。
 
  我在今天称之为江北水城的聊城下了车,坐上老连长的新别克轿车,半小时后就坐到九渡镇的新四合院里了。
 
  小时候的伙伴、少年时的同学、青年时的战友相见了,我们握手,我们拥抱,我们泪光闪闪。以后几天里,我们在运河边上的茶室里,在小院暖暖的阳光下,在灯影酒香里,昼夜长谈。
 
  他们倾述各自几十年的人生往事。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相同,相同的只是深深的时代印记。他们理想过,追求过,苦难过,奋斗过,人性的光辉始终在他们身上闪亮。
 
  在这个看似静静的小院里,潜藏着老人们爱国的热情,关注着民族的未来,冷静地分析着、盼望着台海两岸的统一。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一本书拍一部电影,令人唏嘘不已。我没有那个能力,只是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整理成章,供读者消遣回味。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