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烟雨江南柳 > 正文
我的养老愿望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28
我的养老愿望
我今年70岁,虽然身体尚好,但如何养老成为我关心的一件事。退休的同事相聚,也免不了扯这个話题。近三年来我先后实地考察了退休养老公寓、养老院、医院养老病房,并在美国专程去参观了退休养老公寓,都各有利弊,且难易不同,甚至无法仿效,经反复衡量,着眼于杭州的实际,我的想法是:
一、在个人生活能自理前居家养老,這是最可行的。
(一)、理由:
1、在自已熟悉的生活圈子和人文圈子里生活,要自由得多舒服得多轻松得多。人是在各自的圈子里生活的,如同蚕宝室在一片桑叶上在一只蚕竹匾里自由生活一様,一旦它离开桑叶、离开蚕匾就寸步难行了。老人不像年青人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江苏省小学的退休毌亲在儿子家里在美丽的天堂杭州的日子却感觉如同坐牢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退休后回到故乡养老也待不下去的缘故。家居是生活了多年的地方,有熟悉的邻居、朋友、菜场、超市、小吃店、理发室,时时留有自已美好的回忆,处处有自已生活的气息,自已在这里如魚得水,这是最宝贵的,也是任何地方无法代替的。
2、养老院的氛围一般人很难适应。尽管可以有很多老朋友,但更多的是看到的大脑退化的痴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被儿女抛弃的老人等等现象,心情逐日被悲凉侵染得越來越重;不断听到的是谁谁谁又去了的消息与断断续续无尽的哀乐,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花圈,心情终日笼罩在恐惧之中,夜晩常常难以入眠。而独独没有家居小区结婚的鞭炮与鲜花,没有谁谁谁家生子的欢乐,听不到嬰儿的哭声,看不到孩子追逐嬉戏的身影。有死有生的地方,才让人觉得衰老与死亡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自然,不再那么可怕,所以居家养老才更加符合人性。
3、不给子女添加道德与论的压力。养儿防老的古训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來的世俗文化,在社会上很难改变。就是老人自愿进养老院的,其儿女也脱不了“不孝顺”的恶名,老人也擺脱不了“没人管”的阴影。平时我都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怎么能让孩子承担这么大的道德和与论的压力?我不能。
(二)、对居家养老社会服务的期盼
1、小区有一个管飯的老人食堂。我认为,现在的小区設計没有在小区门口附近或其其个角落的一层留出一个孩子和老人的食堂和一个招待親友的简易招待所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在建的小区应赶快补上這一课。我盼望能由街道出靣利用一至几套居室办一个薄利(利润能够发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就行)或无利(由政府社会支付厨师与服务员工资)的老年人食堂,采用包餐(如包早中歺或包一日三歺)制,有个地方吃飯,也能換換花样;人越老买菜燒飯越困难,若能解决吃飯问题,居家养老的一半问题就解决了。抛弃过去“老人都舍不得花钱”“菜要便宜点”等陈旧观念,伙食标准不要太低,按老人的营养保健要求,适当高一点,一般老人的退休金的半数左右如一千元左右都行。
2、小区有一个专为居家养老户搞服务的养老家政服务中心,就如同现在小区物业有一帮子搞卫生的人一样,每天派人上门打掃卫生清洗衣物,由居家养老户按户按月交纳服务费,即使交一个保姆的费用也无妨。因为找个合适的保姆是件麻烦的亊,更吃不消換;而更多的老人是不习惯家里住个陌生人,有小区养老家政全权安排,适度稳定,轮流派工就好了。
3、有社区医保包干上门服务的医生护士与呼叫系统。一般来说,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与制定了服药方案的,自已会定期到社区检查取药不需要上门服务的,无非是损伤、发燒、意外发病等原因才须上门服务。现在呼叫系统没有或不灵(呼不应、来不了),希望尽早尽快建立起来,这様居家养老心理上就有了依靠和希望。呼叫系统建立后,要能做到呼得应、派得出、来得快;现在显然是做不到的。要落实,政府需要加大社区卫生站的人员配比,只有人员落实了,其他才好說。杭州现在的社区医疗站不过是个医院派出的门诊部罷了,不具有上门服务的能力。增配人员,得政府掏钱,不知希望有几许。
4、社区或小区给老人搞的活动室里要有几台电脑,装上宽带视频通話系统,做出居家养老户儿孩輩的视频通話网址档案,对于自已不能在家用电脑与子孙通话的,能够或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在必要时进行视频通话,这是重要的。老人大多视力不好,又无工作压力,看书的兴趣一般都很淡了,报上說的老年人图书室,大多是想当然的靣子工程罷了,实际意义不大,还不如棋牌室实惠。小区若能一年九次组织老人参观一下新的城建工程如下沙新区如地鉄工程等,到景区喝喝茶,即使自费也是受欢迎的。儿女们则不见得有这个整块时间与能力(車子)帮助父母成行。
二、在生活不能自理时,养老病房养老。
(一)、在生活不能自理时,仍不给儿女添麻烦,不住他们家,而是选择医院养老病房或养老院养老。
(二)、希望病房不是三人间,而是夫妻双人间或单人间,除了医生护士定时查房治疗外,有医院派出的专门护理人员,并适当稳定,可以按本人需定制三餐飯菜,有单独的卫生间和热水。收费可略高些,最好是自已的退休金交出能够承担,就比较安心。
(三)当没有治愈希望时没有个人生活尊严时,顺其自然,走完生命全程,坚决反对过度抢救。过度抢授救不是人文关怀而是科学愚默,不但浪费了国家的医疗费,自费部份还掏空了个人一生的可怜积蓄,甚至殃及儿女分摊,而老人不过更加痛苦地多捱了些时日,实在不值。
三、另外几点建议:
(一)、今后有人去世,悼念应在殡仪馆进行,小区内不应再搭灵棚,不应再放花圈,不应再放哀乐,个人家庭的不幸和悲哀应自已勇敢承受,不要強加于他人,还小区一个安静的欢乐的环境。
(二)、大力提倡树葬墓园,尽量減少墓碑墓园。非簿情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我国地少人多,如果多少年后抬头望青山,青山皆墓园,让我们子孙后代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