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沧海拾贝 > 正文          

『原创』育孙新知一 发现母亲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24

《育孙新知》一

 

《发现母亲》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砺炼十年的母亲教育专著。1999年出版时是上下两册,共80万字(新版本缩成40万字),是一本很系统全面的论著。
这是十年前,我的挚友,听我说“以前,只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对儿子是心中有愧的;今后,我一定好好带孙子来弥补”,他很为我担心,为防止我的偏颇,特意去买了一套《发现母亲》送我。

 

  这本书给我的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刻的。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孩子属于他的母亲;天下没有一件东西敌得过母亲的爱!”

 

  记得书中列举了许多当时曾见诸于报载的实例:有的是父亲(或母亲),把孩子打死了;有的是孩子把父(或母)杀死了……,让人读了不寒而栗,觉得无法理解。

 

  王东华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例子中的父母,大多是“优秀职工”、“模范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大都因为工作紧张,“没有时间”,而将孩子从小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外祖父母那里。老人们是不可能伴孩子一辈子的。当这些孩子终于回到父母身边时,母子间的矛盾就尖锐得难以调和,最后酿成悲剧了。

 

  通常,如果大人能从小为孩子的一切“亲历亲为”,那么,那怕打他一顿,孩子也不会记仇。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即使“什么过分的话都没说过”,仅仅是一个失望的眼神、一丝掠过心头的不快,孩子都会非常敏感;更不要说,过分的、“为孩子好”的“严厉管教”了。

 

  同样,如果孩子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付出了心血,知道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那么,即使看到孩子的毛病,也不会嫌弃,只会耐心帮助引导,等待转变。相反,如果当母亲的未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过辛劳,并没有经历过“无论打骂和讲理都无效”的婴儿的“磨性子”,那么她对孩子的要求就会不切实际,“母爱”总是差一层,因此发出“亲生后母现象”。

 

  如今,职场竞争激烈,子女工作忙。中国老人有相当大一批人在为孙辈忙。

 

  《新老年网》提出“今天怎样做爷爷奶奶”的讨论,使我想到有必要强调一下最重要的前提:“孩子是属于母亲的”。

 

  我们可以帮助子女(媳婿),帮他们“搭把手”,但一定要维护“母亲为主”的作用。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最好要让他们来亲自做。

 

  教育理念常常是两代人分歧最大的。我们可以跟当母亲的交流、沟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但是,最终还要尊重母亲的意见。因为这是他们的时代了,她将伴随孩子一辈子!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