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个人专栏 > 沧海拾贝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09-24
一次难忘的儿童身心发育测评
吴倍莉
孙子四周岁那年暑假,我带他去青岛避暑。在即将返杭时,偶遇几位在当地儿童医院做“感觉统合训练”的孩子和家长,从他们那里得知儿童医院可以做“儿童身心发育测评”。他们还说:“家长答卷做得越多,孩子越健康。俺这孩子有病,医生就不叫做了。”出于好奇,我带孙子去做测评。
通常测评都是需要提前一周以上的时间预约,因为看我手中次日下午动身返杭的火车票,几位医生商量一下,同意给我安排在次日7:30提前做(也因为预约第一的常常迟到)。
测评时,孩子被医生单独领进一个套间,家长看不到也听不见里面的情况。而家长被一个人留在另一个房间做答卷。医生事先告诉家长:答卷时不能提问要求解释问题的含义;不要有太多的犹豫和推敲;只需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凭直观感觉选择答案;答完一份,后面还有多份,要做得快点才好。
前几份答卷,几乎一边倒,要么连选“没有”;要么在五种不同的程度里,答案都偏“适中”,做得非常轻松。最后那份答卷有点厚,足有20页像一本书。医生告诉我“这份卷,你做到一连十个叉时,就可以停止答卷了”。我开始做,原来是孩子能力的答题,答案是“能”打勾,“不能”打叉。前几页,孩子全部是能,整页整页的勾,让我几乎有点自得起来:“有个别叉不奇怪,怎么可能一连十个叉呢?”
哎,还别说,一连十个叉果真出现了:
“你的孩子能自己擦屁股吗?”
“临睡时,你的孩子能把脱下的衣服叠放好吗?”
“你的孩子平时是自己穿衣服的吗?”
“你的孩子晚上跟大人告别后,能单独一个人睡觉吗?”
“在告知孩子大人去向的情况下,你的孩子能独自在家呆十分钟吗?”
“你的孩子能自己单独去除对面之外的邻居家去传达口信或借小东西吗?”
“你的孩子能独自在安全的小区里走大约十分钟路去买东西吗?”
“……”诸如此类。
交卷时,我跟医生说,其实不能说孩子不会,而是我们大人从来没有让他这么做过!
我结束答卷不久,孩子也做完了测评,从门里出来了。又等了一会儿,医生找家长谈话给出测评报告,是综合结论(一切原始资料留医院存档,不能带回)。
医生说:孩子是健康的。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我这才知道,前面的卷子,大多是对患病儿童的删选。而最后这份答卷,是2~8岁孩子,每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能力。孙子的十个叉,正好出现在四周岁的年龄段,跟他的年龄相符。医生笑着对我说:“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你们的孩子是来这里做测评的孩子里较少见的健康孩子。你们大人的呵护,不要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了!”
回杭州后,我就把医生的话当着孙子面,讲给他父母听了。从这一天起,我们开始教他,要求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当然,我也借小鸟学飞,需要经过一次次失败,最后才能成功来启发他对挫折的思想准备。
没想到,孙子的积极性远比我们想象的高。他成了他们幼儿班里第一个会自己擦屁股的孩子,受到阿姨的夸奖。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次做菜时,突然发现鸡蛋用完了。我说“啊呀,鸡蛋没了,奶奶去买,你在家呆着,听话,好吗?”孙子说“奶奶,我去买!”哦?我抱着豁出来承受鸡蛋被打破的风险,给他钱,告诉他到店里怎么说。没想一会儿功夫,小家伙通、通、通就跑回来了,在楼下喊“奶奶,开门!”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没买成!”可一开门,孙子一手捏紧装鸡蛋的口袋,一手捏钱,还在口袋下托着,小脸蛋激动得红通通地跟我解释:“我没法按门铃!”原来他是跑着去,跑着回来的!鸡蛋居然还一个都没破(也是营业员很细致)。
孩子们充满了向上的活力,他们好奇、好学、跃跃欲试。这是天性!
做家长的要引导、要鼓励、要呵护,但决不能包办代替,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这是这次测评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