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名家专栏 > 徐迅雷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5-09-10
汪老师的“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徐迅雷
在城市里似乎已经很难仰望星空了。灯光太繁茂,星星就低调地隐藏了自己的光芒。还好我们还有很多的乡村、很多的大山,在盛夏,你依然可以尽情欣赏繁星欲滴。
语文老师汪金权,他距离北京很远,我想当他得知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时,一定心生感慨。汪老师是华中师大87届的优秀毕业生,分配到名校黄冈中学,但一年后他毅然回到家乡——贫困的大别山区。22年来,他“蜗居”山乡中学,教书育人,任劳任怨;22年来,他先后为学生垫付学费10多万元,相当于他工资的一半……优秀教师汪金权,被称为“大别山师魂”。
这是一个人的“挺进大别山”。汪老师名为“金权”,其实既无金亦无权。他是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仰望星空,是心灵的事、精神的事。如果汪老师不是心怀星空的人,不会放弃好的地方好的城市好的单位好的工作,而回到大别山区;如果汪老师不是脚踏实地的人,就不会坚守山乡讲台22年,还拿一半薪水用来资助学生、垫付学费……
花白着头发的汪老师,是真正的精神上的贵者。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富是外在的,贵是内涵的。一个民族,不稀缺富人,但稀缺贵者,最最稀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22年来,他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亲手培养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如今他聊起学生,如数家珍,这是他最大的幸福。
联系今年各地高考作文的命意,我意识流的意象快速地流动:这个年代,确实有许多人只顾如猫吃鱼、不捉老鼠了,但汪老师一直不忘职责,孜孜矻矻地在山区教书育人。当许多知识者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浅阅读”时,汪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精耕细作。汪老师毕业不久,就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角色转换”——有的雏鸟长大后,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这是“反哺”,汪老师回归大别山,在家乡教书育人,何尝不是“教育反哺”“文化反哺”呢?是的,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有魅力,一切都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但汪老师把光明拉得很长很长,把阴影压缩得很短很短。汪老师每天与粉笔打交道,粉笔在骗子那里可以写骗词,在井下矿工那里可以成为在安全帽上书写“骨肉亲情难分舍”感人言辞,而黑板上的粉笔,一定要书写诚信和善良。大别山的三尺讲台,这是汪老师的《我生活的世界》。汪老师每天的《早》,不仅仅只见于书本。我相信他在这里,在家乡,回到了童年——是的,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一个人要想把糖罐里全部的糖拿走,那很可能手就会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而工作的汪老师在“分水果”或“分蛋糕”时,他拿的是最小的一个或一块,所以他至今连房子也没有,一直租住在学校宿舍,但他很满意。他与学生,相互为邻,相互依存。他因材施教,“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他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大海,所以那么多的“小鱼”都茁壮成长。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所以蜗居于大别山一隅的汪老师,绝不会成为一条放于一个小鱼缸里的热带鱼。大别山的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别说汪老师离城市那么远,他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参与者”。格林兄弟,原本是把自己的笔记本束之高阁的,后来被他的朋友发现才有风靡世界的《格林童话》,汪老师何尝能想到自己在山旮旯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行动如今被“发现”而感动整个中国?汪老师的人是一个点,他20多年教书生涯是一条线,但他看似单调的点与线,构成了非常丰富而立体的人生。汪老师最最仰望星空,也最最脚踏实地,他用他的“幻想”推动现实,照亮生命,他那仰望星空的“幻想”,构成了源源不竭的快乐源泉……
是的,城里的朋友,你钱多了,很可能你的幸福少了;你房子大了,但很可能你的快乐少了,因为你只见人造风景,不见精神星空。许多现代人若想摆脱现实困境,那么就应该学习汪老师,做汪老师精神品格上的学生。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