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博客 > 名家专栏 > 徐迅雷 > 正文
作者: 上传人: 发表时间:2014-10-17
档案时空:陈仪感慨而死 汤恩伯恩将仇报
汤恩伯,原名克勤,字恩伯,是蒋界石嫡系中的嫡系。他于1899年9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岭下村,祖上历代为农,然而他从戎近三十年,几乎是坐了直升机,由一个参谋迭次升为国民党陆军第13军军长、第20军团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至解放战争时期,已官至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京沪杭警备司令,扛上了陆军上将的肩章,并与陈诚、胡宗南分掌重兵,各当一面,成了军事三巨头之一。他之所以能平步青云,陈仪的提携可以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再生之父,却被其恩将仇报,最终遇害。
汤恩伯在家乡读完小学后,于1916年考入金华省立七中,后又转入私立杭州体专,1920年毕业。翌年春,随同乡童乐勋东渡日本,求学于明治大学。童回国前曾给汤留下一笔钱,汤以此为资金开了一家饮食店,维持学费与生计。但由于汤交际广泛,又自好慷慨,对好友多予赊欠,加之不善经营,时未经久,便入不敷出,经济拮据,不得已于1924年闭店退学,返回国内另谋出路。
汤恩伯在上海、杭州、宁波和义乌之间奔波数月,始终没有合适的事情做。几番周折,经朋友辗转介绍,结识了时任浙江省省长夏超,得夏每月津贴50元,继续赴日完成学业。但因夏的经费完全由内弟熊凑宵掌握,熊为人吝啬,且其本人与汤又无任何关系,因而只寄了几个月便停止汇款。汤恩伯再次陷入窘境。无奈,又一次回国。正在他走投无路之际,想起了同乡、前浙江督军吕公望,遂硬着头皮恳求资助。吕见状,便写了一封亲笔信,让汤持函面见时任浙军师长的陈仪。
陈仪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只见他生得魁梧强壮,谈吐不凡,眉宇间透着一股调兵遣将的英气,颇有些大将的风度,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有所作为,便慨然应允每月资助50元,供其回日本完成学业。汤得此厚遇,不禁感激涕零,当即跪拜于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陈老也。学生愿拜您为恩师,生死与共。”继而又认陈为父。不久,陈又将才貌双全的外甥女黄竞白许配给汤恩伯,结为秦晋之好。
转眼间,日历翻到了1927年,汤恩伯学成回国。此时,蒋介石已在国民党内取得了统治地位。陈仪亦投靠蒋介石。经陈的大力引见,汤恩伯到了湖南,在陆军第一师任学兵连连长。“衙内有人好做官”。由于有了陈的帮助,加之汤自身的勤奋,其工作颇为出色。1932年,陈再次向何应钦举荐汤担任第89师师长。汤恩伯的大好前程由此开始,时至1941年,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原王”了。
有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还是如此“非陨首所能上报”的知遇提携之恩。汤也曾不止一次地赌咒发誓、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定当竭尽所能,做牛做马,以报大恩。然而,谁能想到,信拆旦旦的汤恩伯的真实面目,却是一个嗜血成性的杀人魔王、负义小人。他深信,自古掌握大权的英雄豪杰,必须残杀立威,六亲不认。甚至将自己亲笔书写的清代胡林翼的两句话“要有菩萨心肠,要有屠夫手段”,压在工作台玻璃板下面,作为自己升官晋的座右铭。事实上,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1943年冬,一场大雪过后,公路积雪逾尺,汽车很难行驶。汤要参加一个军事会议,便下紧急命令,要求当地政府在公路沿线就地征集民夫,限24小时内将驻地叶县至界首四百余里公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几万民工被驱赶来为他扫雪。次日,汤打算由界首转往临泉,嫌汽车速度太慢,临时通知周口警备司令部,为其准备小火轮赴界首,刚起程不久,他又令小火轮返回周口,改乘汽车。不料,下午路面化冻,汽车难行,便再次返回周口,又要改乘小火轮。此时,船已熄火,要重新发动,至少需两个小时。汤遂大发雷霆,将船上的负责人枪杀。他凶暴残忍,不但其管辖地区的老百姓对他畏之如虎,小孩涕哭时,只要说汤恩伯来了,便屏息静声,就连其所属部队官兵亦人人自危,当地群众给他起了个绰号--“汤屠夫”。在汤称霸中原的那段时间,河南一带的老百姓还把汤与“水”、“旱”、“蝗”一起,并称为四灾。
下一篇:“后高考时代”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