馐色可餐
——《瓯馐》阅读札记
徐迅雷
一江瓯水向东流,八仙席上馔珍馐。继大型精装图文画册《瓯迹》后,相同风格的《瓯馐》再次由中华书局出版,主编都是赵青云先生。捧在手上,那叫一个沉甸甸。
此前出版的《瓯迹》,全书6万多字,近700幅图片,分为“东瓯始迹”、“古土民居”、“雁山瓯水”、“民间风物”、“艺文翰墨”五个篇章,展示了浙南地区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文化历程。作为姊妹篇的《瓯馐》,以同样的规模,从历史和人文的视角切入,全方位介绍浙南温州的“乡吃”,此乃区域饮食文化的一顿饕餮大餐。我们要说:“乡愿”的不要,“乡吃”大大的好!
《瓯馐》一书,从“民间宴席图”到“东瓯腊味道”,从“主食的魅力”到“缤纷的冷盘”,从“海鲜好滋味”到“生吃排座次”,从“村落农家乐”到“瓯菜名典榜”,从“街头名小吃”再到“消失的名店”,把整个“瓯菜”系列做成了书籍上的“满汉全席”,这滋味,啧啧!
瓯者,瓷器也。古代温州以瓯为名,温州的母亲河叫瓯江。温州是瓯越大地,地处东南沿海,所以温州人变成了“东瓯儿女”。
一个地方,如果有着一条大江,靠着一片大海,这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宝地。大江和大海垂直构成的T型,不就是人类最活跃、最生生不息的T型台么!在浙北,钱塘江的入海,带来杭州湾两侧鱼米之乡的繁茂;在浙南,瓯江从容流过,诞生了瓯江两岸乡韵悠长的文明——这已远远不止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意味了。
物华天宝。江海融汇,水产丰富;群山连绵,土产丰登——在这东瓯之地,山珍海味都齐了。在温州,瓯菜的形成,确实得天独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人的聚集,饮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丰富的小吃,还不是滥觞于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军士兵涌入台湾,带来各地的饮食精华。在曾经的历史上,温州也是个移民城市。“瓯菜”真正形成特色,还得感谢宋室南迁的历史大背景;南宋定都临安,使得并不遥远的温州成了一个巨大的“后花园”。在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赵构为避金难而抵温州,大批宗室和大臣随驾到来,自此,北方菜系、宫廷美食与温州民间菜肴逐渐融合,在地食材,天下技艺,“瓯菜”从而逐渐自成谱系,并随着人的安定而稳定下来。如今,有46个瓯菜名典收入《中国菜谱》,“瓯菜烹饪技艺”也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方水土,养一方饮食文化。而文化是“化”人的。记得不久前有新闻说,网友公众选评哪个地方的女人最温柔,结果温州女人得了第一名,评价最高。极而言之,温州的女人最温柔,温州的方言最好听,温州人也最聪明——把“头发都是空心”的温州人比作中国的犹太人,还是很有道理的。我的家乡是毗邻温州的青田县,我是很佩服温州人的。我妻子是青田温溪人,温溪话就属于温州方言语系。瓯江同是青田和温州的母亲河。家乡青田的许多菜肴小吃,与温州是相同的,叫法也相同,典型如“麦塌镬”,外人一看这仨字一定傻眼,不知其意,而我看见书中图文,立马笑得咧开了嘴。“麦塌镬”是面粉加鸡蛋在铁锅里摊出来的薄饼,焦黄喷香,游子是一定可以吃出乡愁的滋味的。再比如“配”,“配饭”“配酒”,就是指下饭的菜和下酒的菜,也是一模一样的叫法;旧时穷,饭为主菜为副,下饭的菜确实是配角;菜不多时,“看配吃饭”是大人教育小孩的修养“必修课”。
吃是大事。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吃是生存的基础;从形而上的维度看,吃是文化的积淀。在很长时间里,国人相互关心的就是对方的肚皮。1977年,地球人发送至外太空的一张镀金唱片,录制了多种人类语言,其中录有一句闽南语的问候语,内容竟然是问外星人“吃了没”。“吃了没”曾经是很长的历史,“吃了没”当然已成了历史。
《瓯馐》是一本“吃”的“地方志”,但不是那种资料价值和学究意义的地方志。《瓯馐》的文字是随笔化的,图片是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从传播效应最大化的角度看,我们很需要这类书,它是雅俗共赏的,它是老少咸宜的,它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可观可藏,可品可赏,只是价位稍高,那么在图书馆里阅读尤佳。
瓯馐瓯馐,馐色可餐,耶!
(《瓯馐》,赵青云主编,中华书局2013年6月第1版,定价35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