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智客潮 > 众言堂          

人间重晚情

2013-05-27 作者: 上传人:

人 间 重 晚 情

——杭州二中部分老同事聚会散记

王卫达


  2013年4月20日,对杭州二中部分退休老同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们相约在美丽西子湖畔相聚。

  4月20日,刚好是农历谷雨,真是“雨生百谷”,天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气温有些低,只有十多度,有些冷,但是挡不住大家的脚步,挡不住一心想会见从远方 回杭的老同事的一颗真诚的心;挡不住想会见曾经是同事又是邻居且几十年没有见过面的老友的一颗急切的心。

  4月17日,王卫达巧遇刚从美国回杭的章楚藩老师,又知沈念驹老师不日要离杭赴京,当即商定约几位老友聚聚,也为章、沈接风洗尘。

当天赴约的有张念慈、郑再荣、章楚藩、李德才、赵金 发、罗荣根、戴伯乐夫妇俩、沈念驹、袁业涵夫妇俩、胡泳强、张玉寅、王卫达等十四位。他们多数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直接从高校分配至二中的。说来也巧,多数还同住在解放街42号教工宿舍,有几位更是楼上楼下或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有的还是1968年一起支宁的战友。真是缘份,上帝把这些原来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一起生活工作了一、二十年(有的则更长),今天能再聚首,能不激动吗?

  聚会没有设定主题,借用老校长黄怀仁的话,是开“无轨电车”,但气氛十分自由,十分融洽,话题十分宽泛,内容十分精彩,印象十分深刻。聊谈时,不时还夹杂笑话,还不时叫起绰号,因为叫者顺口,听者亲切。

  大教授章楚藩到底见多识广,博览群书,数十年潜心研究学问,他从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变化,讲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及国家未来的走向,话题虽然颇有“高度”,但经他一剖析,大家似乎茅塞顿开,头绪清楚了许多。教授现在不但是有专著的“易经学”研究者,又是能为人解除病痛的大夫,还是纵横国际国内政治理论的研究者,头衔多得很,所以六十年代封他为大教授,群众很有眼力。

  戴伯乐老师(他的名字最容易被人记住)则畅谈了自己几十年来从在二中三尺画室“逍遥”写书作画,到省教育厅美术教研究才真正得以施展才华,直至当浙师大艺术系研究生导师三级跳的出彩人生的经历。老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美学”,作画是他的第一爱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伯乐如今收获颇丰,他编写的美学教材已被国家选为美术院校指定教材,当然他的画更不用说,浙江知名画家们无不知晓老戴。伯乐至所以取得今天骄人的业绩,除了天赋,他是“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事业上。勤奋永远是人取得成就的第一要素。

  念驹则给大家上了一堂俄罗斯文学普及课,他从前苏联讲到俄罗斯,从俄罗斯讲到俄罗斯文学,从俄罗斯文学讲到大文豪屠格涅夫。老沈调入浙江文艺出版社后,一心研究俄罗斯文学,如今已翻译出版俄罗斯文学作品30余部,是个该邻域的重量级人物,所以被专业人士称为俄罗斯文学翻译家。随后,念驹又用俄文演唱了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小小餐厅被念驹那浑厚低沉的男低音所淹没,与会者差点被一阵“俄式旋风”吹倒。都说哪里有念驹,那里就有笑声。为了助兴,念驹现场模仿义乌土话,学讲老校长陈樟桂在文革被批时的一段自白,简直使大家笑破了肚皮。这段原话是:政治学习我是不管的哇,我是管环境卫生的哇。时间已过了半个世纪,念驹仍能学得惟妙惟肖,杭二中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老沈真是“语言天才”。怪不得他可以把俄罗斯文学研究得这么透。人们都说:能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是一生的幸福,那么戴、沈两位裢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男人聚在一起,总要畅谈国家乃至世界大事。多年没有见过面的荣根大哥一反“不开玩笑不开口”的常态,话题直奔群众最关心的国家大事。对于党风、反腐、公款吃喝等百姓关注的问题,罗兄虽还存担忧,但他相信,在习总领导下,有“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有“中央八条规定”等一系列措施,党风、社会风气必将逐步好转,国强民富也不是可望而不及。1965年在二中入党的罗兄表示:打铁还要自身硬。虽然自己一个人没有扭转乾坤之力,但重要的是要从自己做起。一定要做好人,不干坏事。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非洲马里、刚果等国支教的赵金发老师(他也是一个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深表赞同。两位老党员的发言,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良知,也充分表达了他们誓死保持晚节的坚强决心,大家深表敬佩,一致表示赞同。郑再荣老师,在二中也有二十多个年头,由于性格秉直,同事们给了他一个雅号——大炮。但今天似乎没有放炮,也许他正在沉思老友们有些沉重的话题。

  时光无情地流逝,当年42号一批小伙子如今都已是“七十古来稀”。“老年养生”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德才兄介绍了自己坚持了数十年的“走路健身法”和“四季泡脚养生法”。怀有推拿针灸绝技的章大夫现场为老赵推拿按摩,“通则不痛”,经大夫三下五下按揉一番,老赵的头颈顿时觉得舒服不少,真当立竿见影。大家都要章大夫多教几手。

  话题又跳到了家庭。荣根含着泪深情地告诫大家,夫妻都健在时,对老伴要好!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是缘份,照顾好老伴是责任。老李悄悄告诉大家,去年年底,老罗夫人走了。罗夫人十年患病,常年住院。罗兄悉心照料。为夫人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一个大男人学会了烧菜。常言道:久病前面无孝子。今天我们的罗兄却是妻病十年,丈夫服侍如一日。说来也巧,罗兄刚说完“对老伴要好”,章夫人打来越洋电话,询问教授生活情况,(据教授说:夫人每天会有一个电话)。下午四时,念慈大哥的老伴也打来电话,询问聚会怎么还没有结束。天哪,老张离家也只不过五六个钟头,老伴就急了。这不是恩爱吗?中午,老袁的老伴也特意赶来看望42号的老邻居,而袁兄特地去车站接夫人。发生在一个下午的几件小事,也佐证了大家都在按罗兄“对老伴要好”去做。

  与会者都已退休,“我的退休生活”大家都毫无保留互相交流。老大哥张念慈每年冬季做候鸟,去海南弟弟处过冬。袁业涵、王卫达在上“老大”,为汇报学习成绩,老袁用中文演唱了“三套车”,王卫达演唱了“青歌赛”金奖获得者演唱的歌曲“两地曲”,“歌艺”虽远没有达到歌星水平,但还是赢得了阵阵掌声。

  大到“中国梦”小到“我的梦”,老友们无所不谈。一大早特地从萧山赶来的阿寅一向直来直去,他直言:“我的梦”很简单,就是这样的聚会最好多搞几次。多简单的“我的梦”!老张话音刚落,又是一片掌声。

  是啊!这次聚会能做到四个交流——交流思想、交流信息、交流各自的退休生活、交流“话艺”、“手艺”、“歌艺”,大家都觉得“好玩”,有兴趣,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话疗”得益匪浅,这样的聚会,大家会再盼下一次。

  王卫达执笔    2013年4月30日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