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98%] [tr] [td] [size=4] [/size][size=5]吴明明:知青说[/size]
[size=4] 2012-06-05 [/size]
[size=4]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放梁晓声的电视剧《知青》,据说收视率了得。作为一个曾经的知青,我对这部电视剧了无兴致,连一集都懒得看。[/size]
[size=4] 多年来,关于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出了不少,我也看过一些,但是我觉得这些写知青生活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能让我心头一动的,或者说,这些作品写的好像不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我熟知的曾为知青的人经历过的知青生活。这些作品描写的场景、人物是我熟悉的,事件是我亲身经历或耳熟能详的,可是问题出在哪呢?我觉得,所有我看过的作品都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它们对知青由刚下乡时满腔豪情到在现实的磨砺中逐渐转变为迷茫、沮丧进而颓废的过程及知青们感觉被社会遗弃所经受的心灵上的痛苦描述的十分苍白;第二,不敢直面知青与当地农民的关系。[/size]
[size=4] 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对生活条件的艰苦、遭受过各式各样的折磨,的确都很难忘,他们回忆起这段历程也喜欢讲述这些具体的事件,但很少有人愿意去公开谈论他们的心路历程以及与当地农民关系的,不是他们忘记了,而是大多数对此不堪回首以至于不愿提及。[/size]
[size=4] 以我个人体验为例。我于1968年11月插队,在那个皖中丘陵深处的小山村度过两年零三个月。一开始,我们相信毛泽东所言: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并坚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大约一年左右,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开始对大有作为产生怀疑,因为我们每天出工、收工,从事的是最简单的劳动,甚至不如同龄的农村青年效率高,我们那点可怜的知识最多可以在队里政治学习时读报派上用场,而且有过读报经历的知青没有不知,在场的几乎没有人在听你读什么,该聊天的聊天,该打闹的打闹,一年下来,我们的共同体会是农村根本不需要我们,大有作为从何谈起。同时接受再教育也令我们十分失望,首先,贫下中农从来没有一丝要教育我们的意思,他们对我们说的最多的是我们来受苦了;其次,贫下中农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待我们的方式(我后来知道,我们的到来侵害了他们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利益)不具备教育我们的资格;再次,大队、公社干部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觉得他们也没有教育我们的资格。过年时候,我们大都返城,在城市里,我们发现我们被城市遗弃了,例如,当时生活所需的各种票证没有我们的份,城市里所有的公共活动拒绝我们参加,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谈起我们的未来一脸的无奈。第二年,我们几乎重复着第一年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情绪,再也没有丝毫的激情了。我们迷茫、沮丧、痛苦,然后不仅仅是颓废,而且有了强烈的对社会的不满。我记忆中,就是在这年,知青与农民们开始了各种冲突,知青们明目张胆地侵犯农民的利益,如偷盗农民的财物,合伙欺负老实巴交的农民等事件层出不穷,而且这类事件在知青群体中是受到鼓励的,其实这些是知青对社会不满的发泄。也是在这年,贫下中农对知青的态度开始恶化。在这种氛围中,知青们愈加沮丧,对社会不满愈加强烈。幸好,两年后开始招工,我们这一批知青90%以上被招回城,否则,以后不知会出什么事。回城几年后,我回了一趟插队的村子,村民告诉我,我们这拨知青是他们遇到的最好的知青,可以想象,后来的知青与农民的关系了。以我的经验,知青与农民的关系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好的不多,它一直是知青和农民的心结。[/size]
[size=4] 我读过的文学作品几乎少有对知青生活中最敏感的部分进行真实描述的,因此,我在这些作品中读不到真实,也就不会有共鸣。这也许是我不愿看《知青》的原因。但是我期望有人能写出真实的知青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真实地描述知青们的心路历程,直面他们不堪回首的与农民的关系,这样塑造出的知青群体才是可信的。[/size]
[/td][/tr] [tr] [td]
[size=4](来源: 共识网 责任编辑:邵梓捷 )[/size][/td][/tr][/table] [list][size=4][/siz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