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富春江(续4)
2012-06-20 作者: 上传人:
[align=center][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b][font=黑体][size=5]遥远的富春江(续4)[/size][/font][/b][/font][/size][/align][/align] [align=center][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小毛[/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size][/align][/align] [size=4][/size]
[font=宋体][size=4] 临江大队(临江村)的六个生产队由西向东按顺序排列。按照当地的习惯称“西边为上”,“东边为下”,一队在最上方,六队在最下方。我没考证过临江村的形成历史,按照姓氏,临江村的村民可以分为三个大族。临江一、二队的村民以陆姓为主,三、四、五队的村民以刘姓为主,六队的村民则多姓徐。住同在一个村庄里,不同的族姓之间都有了些或近或疏的姻亲关系。[/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临江村除了桑园等旱地,还有一千多亩水田。当然,这是土改时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流逝,沧海变桑田,靠着富春江的临江村,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江堤外又扩展了数百亩的水田。当地村民称种江堤外的田是不能保收,富春江的汛期常常会把江堤外的田淹了。我在临江的那些年,江堤外的田的确在汛期被淹过,但在大多年份是有收成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谁搞副业,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收入主要靠种粮食,田的多少决定了产粮的多少。土改时,一个地区的农民的田基本上是平均分的,有了江堤外新开出来的田,沿江的农民明显比山边的农民有更多的田地。村民们都不愿意讲江堤外的田是否可以少交或者免交农业税,或许,一般的村民讲不清楚,现实是当年沿江的农民要比山边的农民富裕很多。[/size][/font]
[size=4][font=宋体] 在沿江的生产大队多安置几个知识青年或许就是调节贫富差别的手段之一吧。在那个年代,沿江的生产大队安置的知识青年往往要数倍于山边的生产大队。先前于我们到临江的杭州老知青有三十人,按照公平的原则每个生产队接纳了五个(三男二女)。我们这一批八个知青。四个男知青被安排在一、二、三、五队,每队一个;二个女知青被安排在四队和六队,每队二个。当年临江村总共安置了近四十名知识青年,算上安置的劳改释放人员、回乡公办教师,数目更多了。以每人每年口粮[/font]500[font=宋体]斤稻谷计算,就是[/font]2[font=宋体]万多斤稻谷。相当于临江每年要多交[/font]2[font=宋体]万多斤稻谷的农业税。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在反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感叹知识青年的蹉跎岁月,却很少有人为农民们的付出说几句话。中国的农民老实淳朴,不到活不下去,是不会学陈胜、吴广的。[/font][/size]
[size=4][font=宋体] 临江大队的农民完全有理由为安置这么多的知识青年感到愤怒,事实上能够感觉到的只是他们在安置知识青年的数目上斤斤计较。生产队里有人跟我抱怨过:[/font]5[font=宋体]队接纳了我,不如[/font]4[font=宋体]队和[/font]6[font=宋体]队安排两个女知识青年来得划算。我为这个事情曾经请教过房东大哥,按照他的解释,女知识青年迟早要嫁人的,就是她们嫁给本队的农民,也无妨,队里的后生哥本来就要讨媳妇的,娶个本队的知识青年当老婆,就可以少找一个外来的媳妇,里外不吃亏。[/font][/size]
[font=宋体][size=4] 房东大哥的盘算原始而简单,实际上实现起来不那么容易。原因是女知识青年们总是不大愿意嫁给农民。当年象汪姐这样嫁到城里去的女知青要比嫁给农民的多得多,她们嫁了人,嫁的却是城里人。户口不能迁回城市,她们和她们的子女都没有买米的粮票。于是她们不时来生产队要口粮。每年粮食收割后,就是她们讨口粮的关键时刻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女知青能够在生产队按平价买到口粮。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临江村农民对待嫁出去的女知青没有当水泼了出去,不能不感叹他们的厚道。倒是杭州衙门里的人太精明,要女知青回乡下的娘家拿口粮。我相信在宁夏六盘山和黑龙江插队不大会遇到这样的事,我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很有必要”的理解只够这样的深度,无法唱颂“青春无悔”,稀释不了在临江村分食的愧疚。[/size][/font]
[size=4][font=宋体] 阿娟是临江村唯一嫁给当地农民的老知青。当年不到二十岁的阿娟嫁给了三十出头的陆姓农民。阿娟的婆家家底不殷实,结婚时阿娟的丈夫已经不年轻,身子骨也不够壮实。阿娟嫁给他却完全是自愿的,绝对不是受到了欺骗或者受到了暴力威胁。下乡时,阿娟和其他几位[/font]1[font=宋体]队的老知青落户在阿娟的丈夫家。房东大娘(即阿娟的婆婆)对阿娟好,对其他知青也好。大概在感动之下,阿娟当上了她的儿媳妇。婚后,阿娟先后生下一双儿女,现在都已经四十出头了。因为身体的原因,阿娟的丈夫在生产队里不是经常出工的,阿娟一家的生活水平在当地一直属于中等偏下。从上世纪[/font]70[font=宋体]年代起,知青就陆续回城。阿娟割舍不了农村的丈夫和儿女,一直没有回城,她算是一辈子扎根农村了。扎根农村一辈子的革命目标居然让平凡的阿娟给实现了。[/font][/size]
[font=宋体][size=4] 现在流行开同学会,当年的插友也经常聚会。在插友的聚会上,我常常能碰到汪姐。回城后,汪姐遇到了企业倒闭,下岗,再就业,再下岗。汪姐的丈夫身体不好,儿子收入低,她生活得不容易。汪姐倒是心宽体胖,整天乐呵呵的,插友见面,笑声就数她最多。在农村的阿娟,现在已经能够领到富阳政府对没有回城的老知青的补助了,加上临江村里给的补助,自己的生活无虑,还能贴补儿女。遗憾的是阿娟从来也没有参加过插友的聚会。大概这么多年了,阿娟已经无法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了。[/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