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智客潮 > 众言堂          

回复来函:华盛顿,_200名知青大合唱,陆成东,有你吗?

2011-12-07 作者: 上传人:

[size=4][/size] 
 [size=4]      鲁海君:收到“200名(前)知青华盛顿大合唱”的资料,谢谢。[/size]
 [size=4]       书函文字很是激动人心,不觉抬高了期望值,以致中午视听后,感受反而略降。[/size]
 [size=4]       无论如何,这是”墙内开花墙外红“,比我周围大量前知青遭遇“弃之若敝履”“无花无果”“自生自灭”的命运要好得多得多。究其创作意图,我以为这部合唱,反映了这些同龄人经过三四十年的时空切换,发生了“从歌颂领袖到歌颂自我”的意识转变,好比“橘生淮北则为枳”。[/size]
 [size=4]       在我知青原产地,如果搞这么一台演出,调子难定。定调高了,想和当年保持一致,恐怕无论如何使劲,也力不从心了。定调低了,必然深以“残阳如血”为念,从而“喇叭声咽”,也无法唱下去。而海那边的人,向重自我奋斗,尤其推崇个人英雄,因而以其“青春岁月度艰苦”为主题发挥,于人于己,倒是很有激励作用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从当年批判(甚至否定)自己演进到现在批判和否定当年的领袖”,或许也是为了减少阻力,或者甚至多少总有些“家丑不外扬”的意思在内。所以,把人为的灾难,处理为“客观的存在”,继而阐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内涵,可能是必要的,毕竟,这是在华盛顿演出,而这些创作者和演出者,都是经过“腾挪翻滚”的锻炼,有“跌打损伤”的经验,深知“勉从虎穴暂栖身”的道理而不改其“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之宏愿者,所以自勉自励而不是自轻自贱为务,方为实务。[/size]
 [size=4]      作为本土观众或者听众,我对这部大合唱的音乐感受,为什么不够积极?因为我从中听到“毛诗词歌曲”甚至“语录歌”的改编,听到“红色娘子军”的主题乐句,听到“刘三姐”的对唱旋律,听到“长征组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延安颂”的变奏,还有当年的电影插曲如歌颂石油工人的“荒原一片篝火红”的引子,等等。对于老外,这些旋律显然十分奇特,好像我们品尝涂抹了奶酪夹着生菜和炸鸡块的汉堡时感受到外来风味一样。所以我不能苛求。[/size]
 [size=4]      据说文艺创作反映了刻在作者身心深处的历史烙痕,这就是激发观众和听众共鸣的原因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格言,则这部合唱成为他们教育下一代的课本,也是言之有理的。[/size]
 [size=4]      当我看到舞台上强大的阵容,挺拔的身姿,精致的服饰,聚焦的色彩,整齐的队形,听到各声部的的展开和合成,伴奏的融合和过渡,独唱和合唱的结合和分断,情感的明亮和委婉,深受感动,以至于惊诧。“居然还有人惦记着知青”,所以很觉这部作品得来之不易,甚至不可多得。[/size]
 [size=4]      我处会否“引以为荣”,或者“举一反三”,不敢断言。但是为那些台上台下台前台后保证演出成功的人士的辛勤劳动而鼓掌致谢,那是无须等待审批而可以自行决定的,这些都是“工夫在诗外”的有智慧有能力的人。[/size]
 [size=4]     明起至过年有事缠身,来邮恐难即复,预致歉意。Chen 敬启
[/size]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