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修复岂能“包工头化”
徐迅雷
从2002年到2020年,是故宫“百年大修”规划中要持续的18年。但外人不知道,2014年至2015年间,这一修缮工程却中止了一年多。12月1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说,日前在“近现代建筑遗产与当代城市更新发展”的高峰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了当初叫停修缮工程的原委。
那简直就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形:工程招投标,中标的单位没有队伍,中标之后才开始找包工头,包工头以最便宜的价格找农民工;几个月前还是收麦子的农民,立马就上了太和殿,根本没有传统的修缮技艺。而故宫博物院的老工匠,到了年龄要退休,不能返聘,因为他们没有干部身份;结果是故宫失去了一代一代的工匠队伍,也造成了今天修缮的人才困惑。修缮的建材要政府采购,结果比的是便宜,而不是优质,所用传统建材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每年的钱款拨下去后,逼着大家赶快花钱,到年底如果没有花掉就收回……
故宫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可是,这文物的修复却变成极其“没文化”的行动,而只有“行政化”在作祟。工匠人才的管理、建筑材料的政府采购、年度拨款的完成进度等等,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行政化”管理方式。这个“行政化”的操作,落实到后头,就变成了“包工头化”;“包工头化”再具体下去,就变成了“农民工化”;这个“化”那个“化”,一路“化化化”,最后就变成了“笑话”,只是让人笑不出来。正如单霁翔所说的:“如果用这种方法修,修一栋会坏一栋。我们没法负这个历史责任。”
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是世界宫殿里的“天字第一号”,位列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前。可是,北京故宫的“百年大修”,怎么就弄得这么没文化呢?这不仅让人想起不久前的“最美野长城”粗暴修葺事件,两者的“没文化”如出一辙。历史建筑是文化载体,是一种包含丰富历史内涵和信息密码的物质图像,是不可再生的瑰宝;历史建筑可以被时间“风化”,但决不能被今人“强暴”。修复、修葺、修缮,那是人们为了帮助历史遗存抵御时间的风化,绝对不容许“修一个坏一个”。
可怕的就在于,多少人不学却自以为有术,没文化充当有文化。历史建筑、文化遗存,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羞辱和强暴。他们却自鸣得意,动不动摆出“文化造型”,以证明他们颇有“文化自信”。这正如鲁迅先生所嘲讽的: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甚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好在后来故宫果断叫停了那样的维修,一停停了一年多时光。这样的停工是重要的、必要的,再也不能是盖个普通房子那样的“包工头化”操作了。随后他们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支持帮助,“故宫的事要特事特办”,自此,修复故宫不再视为工程,而是研究性的保护项目,重新开始运作,走上了正途。时间耽误一点不要紧,故宫“百年大修”如果18年不够的话,28年、38年也可以。你看人家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大教堂,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由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始建于1884年,却至今仍未完成,它一直在修建中,修得“石头都充满精神”,计划在2026年——高迪逝世100年纪念之时予以完工。这,才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尊重、尊敬和敬畏。
历史建筑、文化遗存的修复,必须是文化行动,而不是整治工程。它一定要具备真正的文化软实力,一定要具有真正的文化大视野,一定要让思想内涵成为文化的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