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此案历经三年,一波三折,至此司法程序宣告完结。只是,尘埃未曾落定。相信许多人心里仍无法完全平静下来。林森浩的冲动行为结束了黄洋年轻的生命,也让自己走上不归路,更留给两个家庭无尽的哀伤。
这起悲剧,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此前,网上已有不少讨论。而在林森浩已被执行死刑的现在,尤其是看了他最后接受央视采访、与父亲会见的相关报道,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教育好一个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
从表面看,林森浩是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佼佼者,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又因成绩优秀免试进入复旦大学读研。一个孩子培养到这样,堪称成功的榜样。但事实是,林森浩获得了好教育,却显然没有教育好。也许他在专业上很优秀,在性格与价值观方面却存在严重缺陷。接受央视采访时,他不断提到自己精神境界不够、修养不足,可见到了这时候,他更多反思的就是这些“触及灵魂”的问题。
过多注重成绩、成功这些标准,而忽视人的内在素质,恰是当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通病。一个人从启蒙阶段到长大成人,是建立人生观和理想追求的重要阶段。但在这阶段,考试成绩却是多数老师和家长追逐的目标。这样的话,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就会被扭曲成以“智”优先,进而被异化为考试成绩优先。小孩在心智成长阶段未能得到成人的良好指引,在性格养成方面也就难免存在不足。
卢梭有句话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但我们大人却是从小孩牙牙学语开始,就致力于把小孩培养成听话的机器人。对小宝宝我们说的最多的是“要乖”,对小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要听话”,再大一点,我们则让他们“要懂事”,这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服从。但服从可以教育出成绩好的孩子,却未必能培养出一个心智健全、思想活泼的孩子。
这里并不是把板子全打在学校和家长头上,每个人最终都要思考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否则就难以解释,这样的悲剧为何发生在林森浩头上,而不是发生在和他一样从应试教育环境走出来的其他人。林森浩闯下大祸,酿成这桩悲剧,还要从他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林森浩后来让家人把他银行卡剩余的钱用于购买书籍,“供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后代阅读”。他说:“从小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并终身坚持,不会差的。”这个道理并不新鲜,却是他以自己的惨痛教训换来的朴素经验。书籍是通往思想的途径。媒体公开过林森浩的书架照片,架上只有专业书籍,而没有一本浇灌人心灵的图书。从这个细节或可窥探,林森浩作为学医的研究生,为何对生命如此漠然。在他人生成长过程中,或许过于匆忙地赶路,而忽略了心灵滋养的重要性。
复旦投毒案留给人们思考的地方还有许多。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我更想说的是:考试成绩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