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一对85岁的老人几天前手拉手,用自焚的方式告别了人世。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封贴在铁门上的感谢信,信中表示,非常感谢照顾自己的这些邻居,自己生病卧床多年,时日已经不多,是时候要走了。
每月有着7000元退休金的这对老人,都有着医保,可以说是吃穿不愁。虽然老太太瘫痪在床,但晚辈们也能“常回家看看”,所以两位老人以此极端方式离世的消息传开后,各种猜测天马行空,有的说是可能活了一辈子,什么都看淡了,生无可恋,同赴天堂;有的怀疑是不是两位老人害怕都走到病痛的这天,提前对自己的生命作个了断;有的演绎成两位老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以体谅身边人的方式,最终选择了豁达的方式离世。
尽管舆论不乏为两位老人的极端死法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声音,然而老人之死能够被广泛的理解、赞美,甚至被欣赏为化作鸳鸯比翼飞的爱情境界,这与两位老人离世之前的决断一样,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心态。
其实老人离世之前,是有着反常的征兆可以追溯的,比如将家中一些值钱的东西分送给周围的邻居,比如从不喝酒的老大爷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摆弄上百个空酒瓶,等等。可见他们用平静的心态、却以极端的方式告别人世,表面上是相伴而去,实际上是孤独而终。遗憾的是,他们内心中长时间的挣扎,却是老人身边的人们包括他们的晚辈所没能及时察觉的。
面对已经走近、已经膨胀的老龄化社会,一方面,对于一部分老人来说,我们的社会保障、法治保障还没调整到位,而另一方面,像上海这对不愁吃穿的老人一样,整个社会对于这一部分群体的精神生活保障,同样出现了明显的脱节。摆在中国老龄化社会面前的现实课题,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然而从两方面的保障来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无论是保障制度还是社会观念,都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两年前,随着“常回家看看”被作为一个硬性的规定,列入修改后正式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口流动社会状态下的老人孤独问题,被摆到了法治的高度来认知。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然而“常回家看看”这么一个充满人性、充满严肃性的法规,依然在一片“生存不易”的无奈与“法律说话不腰疼”的讥笑声中,基本被晾在高阁。有些常回家看看的,与老人是面对面了,但心没真正靠近。
虽然上海这对老人以极端方式的离世,未必尽是儿女的不孝,也未必是社会的冷漠,甚至不排除是这对老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但是,老人身上的问题,却是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它让人看到的,应该是悲剧,而不是爱情的美好;是挣扎,而不是告别的豁达。
一对不愁吃穿的老人,手拉手以自焚的方式告别人世,如果这个社会感受到的是做人的幸福而不是撕心裂肺的震惊与痛心,那么,不可救药的不只是这些风烛残年的孤独老人,而是看客们麻木不仁的心灵世界。
什么时候,我们面对这种方式离世的老人,不是只会在网上点蜡烛,而是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孤独与挣扎,未来老人告别人世时,才算得上是走进天堂。
游客:101 | 2015-12-16 20:21:56 |
【内容】:人老到一定程度,加上病痛,活着的痛苦已经多于欢乐;还给儿女、社会添不少麻烦。这时,应该尊重本人的意愿,允许合法以适当的方法“安乐死”。他们采取“自焚”,让人吃惊!自己痛苦又危害公共安全,实在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