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挖出深度老新闻
徐迅雷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的“信息自由”栏目中,有这样一句话:“政府产生的信息,绝大多数是你有权查看的。”“有权查看”,这是权利规定;那些化为档案的历史信息,如果深入挖掘、悉心研究,则可以挖出深度老新闻。老新闻是否具有新价值,一在史料新不新,二在识见高不高。在原始档案中寻觅爬梳,只要静心用心潜心,挥镰收割的一定是一片丰收。
都市快报与浙江省档案局合作新办了一个栏目——“档案时空”,2014年7月下旬正式推出。开栏语说得好:“知往鉴今,意在未来。都市快报与浙江省档案馆合作,在快报‘漫阅读’周刊开设‘档案时空’新栏目,梳理珍贵的馆藏档案,寻找浙江大地上的历史印记,发掘档案背后风云际会的历史事实。古人云:‘抚今追昔,究论兴衰治乱之由。’视历史为包袱,则举步维艰;视历史为镜鉴,则智慧生发,耳聪目明,可观照现实,以照亮前路。”
我应邀为“档案时空”撰写历史文化名人的稿子,所写《陈仪悲歌》两个版成为这一栏目的开篇之作。从开始推出的是“三陈”——陈仪、陈诚、陈布雷,到后来的茅以升、梅滕更、黄炎培、毛泽东等等,一共写了18位名人,字数逾11万字。同事所写的“档案时空”篇章也陆续穿插刊出。出乎意料,反响相当强烈。档案里挖出来的深度老新闻,对读者来说其实很新鲜。“档案时空”共有30万字,最后结集出版,成为浙江档案馆精品的最好诠释。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若干想法感受,在此与同好者分享。
A.珍档之所以成为珍档
浙江省档案馆有许多珍藏的档案,其中茅以升捐赠的钱塘江大桥工程档案就是其一,存放于珍品特藏库房,视为镇馆之宝;它在200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浙江同时入选的还有“汤寿潜与保路运动”档案。这是国家级最优档案文献遗产,首批入选共48件组,其中有唐代开元年间档案、明代“金书铁券”、清代秘密立储档案、中山陵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档案等等,都属无价之宝。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省档案馆要求我来写这个文章,那么就从馆藏档案里往深处挖掘,这就像把大桥桥墩深深地插入钱塘江江底,让深藏的珍档呈现独特的价值。
馆藏档案共有18卷80件,起迄年代是1933年至1989年。其中茅以升手书长篇文稿《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是独一无二的,把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以及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态展露无遗。其故事与细节,对普通读者而言,是精彩甚至是震撼的。3个整版、1万多字的篇幅,穿越历史时空,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节的标题下,都直接引用茅以升手稿中的文字,成为“文眼”。老报人、《都市快报》资深评报员哈米老师非常感性地写下这样的评报文字:
1970年代中期,南斯拉夫电影《桥》让万千中国观众瞩目。银幕上,为阻击溃败的德寇,南斯拉夫游击队奉命炸毁那座作为交通要道的桥,他们找到建造这座大桥的工程师,命令式地“求助”。让亲手造桥的人炸桥,无异于叫母亲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为了击败纳粹,拯救祖国,工程师最后忍痛亲手引爆炸药,炸掉了自己的心血结晶。读徐迅雷的《钱江大桥上的茅以升》(上、中、下),蓦然联想起电影《桥》。电影和现实,两者何等相似!都是为了战胜侵略强盗。徐迅雷此文洋洋洒洒,遵循茅以升回忆录手稿脉络,详详细细记录了钱江大桥建桥、炸桥、修桥的全过程。阅读此文,时时震动。如读到在汹涌潮水中艰难施工的描写时,我是抽筋抽骨读的(一点没有夸张。自小有个习惯,读武侠小说时,书里打得厉害,我就会不自禁地扳紧了筋骨,哈哈)。读罢,背脊酸疼。真的。
珍档之所以成为珍档,就在于其唯一性、重要性。向历史深处挖掘,珍贵档案的价值能够很清楚地凸显出来。
B.档案的“镜像”与资料的“孤本”
档案是个人的、地方的、国家的,档案又是全民的、社会的、世界的。一批来自英国的档案照片,让著名的传教士梅滕更医生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2012年4月,浙江大学方新德博士受浙大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委派,与同事到英国国家档案馆查阅史料。方老师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档案学的,他拍摄回了大量与中国相关的历史档案,其中与浙江、与杭州相关的稀见档案图片,已被浙江省档案馆收藏。
这些史料档案,主要出自当年英国驻浙江的领事馆,多为英文文档,亦有中文文牍,既有文件报告,又有往来书信,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1883年出自个人的《浙江旅行报告》;1891-1897年杭州官府文件;杭州开埠后,英国驻杭州首任领事孙德雅(中文名)在1897年6月致英国驻华公使麦克唐纳德的报告;1898年清政府浙抚关于高尔伊开矿的文件;1900年震惊中外的衢州教案以及有关义和团的中文传单、文件;1903年和1912年的《浙江军事报告》;1905年杭州领事馆总务账目;1905年有关嘉兴等地内河航运的中文文件;1907年杭州官府有关火油公司铁路鸦片等公文;1909年杭州地方舆情摘要、情报季报;1910年杭州租界欧洲警察视察员有关文件;1912年8月23日特殊设计炮舰进入江浙重要城市的秘密备忘录……等等等等。
这是百年前的历史,记载了中外关系史上的种种事件、冲突、矛盾、妥协、合作;如今知者寥寥,若是愿闻其详,可以爬梳钻研。而英国国家档案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档案馆之一,馆藏十分丰富,有千年以上的档案。方新德老师介绍说,其全部实体文件的排架,长度加起来达到185公里,超过杭州到上海的距离。
档案的收集、保存、展示、查阅、使用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对重要的历史档案,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复制,让原件只能“远观”,唯复制件才能“近用”,这是通常做法。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所藏蒋介石日记,专门用方便区别的绿色纸张来复印,只向读者提供复印件,而且只能抄录不可拍照。浙江省档案馆也丰富了档案收集、使用的模式,用复制的方法在地球的另一边建立“镜像”,从而让关联本地的世界档案能够在杭州方便查阅。
方新德老师所摄英国档案,主要是杭州领事馆部分,约有4000余页,体量巨大。其中有梅滕更在1911-1914年间处理宝石山等处医院房产的材料,共26页。由此,梅滕更这位传教士医生,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为了探寻梅滕更的一生,我寻找所有能找得到的关于他的书籍和报道,然后很幸运地在孔夫子旧书网上高价买到了“孤本”——伦敦1935年出版的英文传记书籍《Duncan Main of Hangchow》(《梅滕更在杭州》),请同事黄庆明帮助翻译了其中重要章节,写就长文《梅滕更:从鞠躬到尽瘁》,见报是4个大版。之后,我把《DuncanMain of Hangchow》以及美国鲍金美女士《杭州,我的家》中译本等书,捐赠给浙江省档案馆,填补了馆藏的空白。
评报员哈米老师热情洋溢地写下评报《感动时代的梅滕更——一篇有事实、有热情、有钙质的文章》,其中写道:
2014年12月5日刚好是浙医二院145周年院庆,作为周刊的《漫阅读》,仅两天后就刊出纪念该院始创元勋梅滕更的文章,可谓及时!本人浏览过有关梅滕更的好些资料,数今天这篇最为完整全面。作者紧紧抓住的核心是:“让我们来建立一个‘保持微笑’的开心俱乐部”(这是天性乐观的梅滕更对妻子的笑言)。他说的俱乐部是指医院。这证明梅滕更广济医院如此融洽的医患关系,完全是出于他内心的追求和理念。
文章用“坚硬”事实铭记下梅滕更的功绩,又以“柔软”的描述刻画出梅滕更的个性。
熟悉历史的人从中可以深切领悟到,我们对西方传教士的阶级偏见与事实相差何止千万里!时代进步了,真相清楚了,也是该认真反思的时候啦。还有,《保俶塔边上的冲突》那节的论说,发人深思,因为这些段落给文字注入了钙质。
确实,对档案的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纯客观叙述”上,该点破的时就点破。“察有所思”很重要。我写下的这段评述文字是这样的:
这个过程与结果,与近百年之后洋咖啡星巴克被逐出故宫事件惊人相似,只是时间从1911年7月换成了2007年7月,地点从宝石山换成了故宫,医疗机构变成咖啡店,主事者从相当于“外事办主任”的交涉使王丰镐变成了“爱国愤青”央视主播芮成钢,而最重要的是,最终都变成“洋为中用”,洋咖啡星巴克撤出故宫后,马上中国牌子的咖啡店就进驻了故宫。
C.阅读、思考、积累是“不二法门”
今人已不能穿越回到过去的历史时空,所以我们所写的都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档案时空”文章的写作,需要搜集、阅读、思考、分析诸多历史材料,很耗时间。我所写的与馆藏档案相关的18个历史名人,平常只是“有所知”,显然“知不深”,我们毕竟是媒体人,而不是历史学者、研究专家,为了写好这些人与事,阅读和积累必不可少。每动手写一个人物之前,我都大量购买、阅读相关书籍,几个月下来,累计花费的购书款达到1.1万元,投入较大,还是“蛮拼的”。
我深切地感到,多年来全国各地政协所做的文史资料工作,真可谓功德无量。有的历史人物,一直来不是史学的“热点人物”,没有专门的传记类书籍可供参考。典型如张载阳,浙江新昌人,他在1922年10月至1924年10月出任浙江省省长,兼浙军第二师师长,授陆军上将军衔,被称为“一代廉吏”,但关于他的史料并不多。幸而通过寻找买到了新昌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的《新昌文史资料(人物史料专辑)(四)》(1988年版)和《新昌文史资料(六)》(1995年版),从而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张载阳。
抒写张载阳的两大版文章《春日载阳鸣仓庚》,2014年11月2日刊出。凑巧的是,《都市快报》一直给进出杭州的航班提供报纸,这天在航班上有关领导看到了这篇文章。合作方浙江省档案馆告知:“这一天国家档案局局长来浙江执法检查,在飞机上看到了这期《都市快报》‘档案时空’两大版,很高兴。下午听取浙江省档案局局长汇报后,与省委赵一德秘书长说起与媒体合作的事,说他在飞机上看到《都市快报》上的文章,张载阳做过浙江省长,还是书法家。他希望继续重视与媒体的合作。”
一位参与“档案时空”文章写作的同事很感慨地说:“也许外界看来,似乎只是一篇篇资料整理的文字,而实际上花费的心血和时间,轻易是无法计量的。需要掌握翔实的资料,需要钻进故纸堆耐心寻找,需要比较核实、去伪存真,需要广博的视野,还需要细心甄别推敲。有的题材有大量档案,阅读和取舍都是一种挑战;有的题材,却很少资料,寻找和发掘会非常困难。所以写作这些文字,更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持久的热情,其中甘苦自知。”是的,阅读、思考、积累,是写好“档案时空”文章的“不二法门”。我写的《毛泽东:西湖边立宪》,在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前刊出,3个版逾万字,为了把这个无数人写过的题材写透彻,我花了近2000元买有关书籍,其中包括全套的《毛泽东年谱》。从附在原稿后面、限于篇幅没有见报、达20多条的“本文主要参考书目”,可见一斑:
《毛泽东年谱(1949-1976)》(1-6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毛泽东与浙江》,浙江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共和国命运的抉择与思考——毛泽东在浙江的785个日日夜夜》,金延锋、徐斌、王祖强著,浙江人民出版2009年10月第1版;
《伟人在浙江》(7碟装DVD),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情满西子——毛泽东在浙江》,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王芳回忆录》,王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1版;
《宪法草案座谈会各组召集人联席会议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修改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编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第1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版;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萧心力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叶永烈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二十年》,徐尚定著,九州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董边、镡德山、曾自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毛泽东的秘书们》,叶永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毛泽东与西湖》,叶建新主编,杭州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毛泽东在杭州的日子》,杭州市档案局编,2001年6月第1版;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陈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
《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何宇光、刘加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刘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这里还不包括没有派上用场的书。有的书,一本看下来,可能仅仅只用到其中一个细节。我在文中写到,“文革”病毒侵入了1975年的宪法,而且挟余威继续感染1978年的宪法,从而在世界宪法史上罕见地将“狗”字入宪——这样的细节运用,如果没有平常的积累与思考,仅仅看书恐怕是没用的。
D.用现代的眼光透视历史
“档案是死的,如何让它活起来,变得可读、悦读,是要有本事、下功夫的。笔者看来,‘档案时空’栏目就做得很好。这个栏目旨在梳理珍贵的馆藏档案,寻找浙江大地上的历史印记,发掘档案背后风云际会的历史事实。从已刊的报道来看,徐迅雷君的人物系列《陈仪悲歌》(7月27日)、《事变中的陈诚》(8月10日)、《布雷之死》(9月21日)等,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引人入胜……”这是杭报集团第24号评报员在《档案时空,可读悦读》一文中的评述。“不悦读,无阅读”,这是一个基本道理,在档案史料中分析提炼出新的观点、新的识见,让读者眼睛一亮、豁然开朗,是“悦读”的应有之义。
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自杀之死,向来众说纷纭。我写《布雷之死》一稿,在分析种种历史留下来的迹象之后,明确提出:陈布雷的自杀,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重症抑郁症。而“抑郁症”在陈布雷的时代,是未曾出现的疾病概念。陈布雷自杀前的种种心理、行为,都集中指向典型的重症抑郁症;他的自杀,不是什么对蒋介石的“尸谏”。
在文中我讲到,陈布雷几乎覆盖了重症抑郁症所有关键症状。第一个突出的症状,就是常常感到万念俱灰,而有一个念头却反复出现:自杀。陈布雷常常有“自暴自弃而自了”的念头,而且越来越强烈。第二个就是严重失眠,各种睡不好。陈布雷患失眠症多年,非服药而不能安睡,他自己常常提到失眠之苦,而当时仅仅以为是“神经衰弱”。第三是胃里难受,吃不进,陈布雷经常是“没胃口”的,人变得日益枯槁。陈布雷还常常出现无法自控的焦虑、自责等症状,说自己“油尽灯枯”,等等。
抑郁症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疾病,需要专业治疗。不同于人们通常的理解的情绪波动,它是一种大脑疾病,是基因、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今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每年有估计10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抑郁症是可被有效治疗的,前提是要了解并接受抑郁症,然后寻求专业且合适的方法。而在陈布雷那个时代,不具备现代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手段,所以陈布雷无法获得拯救,确实也是没办法的事。
历史能够成为今天的镜鉴,而今日亦可用现代的眼光透视历史。这不是“打扮”历史,而是为了洞见历史,揭示真相。而揭示真相、追问真相,恰是媒体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