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夯实农业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其中让人十分深刻的是关于改革开放的重点,即要抓紧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创业热情。深化财税制度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自从今年全国两会产生新的中央政府以来,李克强通过各种场合提到了改革,先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改革主张,后又在廉政会议、专家座谈会上等等。 认真分析李克强的改革,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改革内容比较集中,没有实行全面开花,那就是集中于政府的两大权力。一个是审批权,再一个是财政权。 二是目标十分明确,都是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关于审批权就是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创业热情;关于财政权,也是要向市场和社会分利,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营改增”的第一步大范围推行,显然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影响十分深远。第一,两大权力都是当前政府的核心权力,标志着下一步改革必将真正进入深水区,不可能再有回头路可走,而专门集中于两大核心权力,便于集中力量和智慧,推进改革的攻坚、实现改革的突破。应该说,当前需要改革的头绪也比较多,但如果没有突出的重点,就可能会顾此失彼,起不到应有的改革效果。而这两大核心权力又不是孤立的,又必将带动更多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比如审批权的深层次改革,肯定会对机构的改革产生影响,对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财政权方面的改革,必然会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推进。 第二,两大核心权力的改革,必然会从源头上加快腐败的治理与防范,建立廉洁政府。当前腐败形势严峻,除了加大惩治力度之外,最为核心地还是要建立权力约束与监督机制。从李克强的改革理念来看,贯穿了从源头防腐败的重要思想。比如大力下发行政审批权,并实行公开,就是逐步减少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的空间;比如财政权方面的改革,将会加大财政预算改革,并说此项改革关系政府的公信力;着力推行财政公开,今年“三公经费”的公开就要在县级以上政府实行;而以“营改增”为重点的减税改革大力推行,等等,除了释放市场活力之外,更大的价值也在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仅仅就是公款吃喝的治理,如果一旦将财政权方面的改革进行到位,就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公款吃喝的问题,没有了钱给你乱花,任你使出百般手段,又能怎么样?到时候也不需要我们的媒体如此之辛苦,搞暗访。 第三,两大核心权力的改革,必将释放出最大的红利,逐步实现藏富于民。由于两项改革都是以放权、分利为核心,实现的目标都是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除了有直接的减税效应之外,另外还将在政府服务、市场公平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真正给市场和企业松绑,让它们轻松上阵。只有市场和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才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才会激发社会的创业热情,而不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独家做大。这样,我们才会逐步实现藏富于民。 当年,孔子曾对鲁哀公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只有百姓富起来了,国家就会真正富起来,经济、社会也才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因此,对于下一步的改革走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这看起来着墨不多,却透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于改革攻坚、于反腐败、于富民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