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新年伊始,我们看到日本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和对华政策,可以说是频频出招。最近几天日本大肆炒作其航空自卫队F-15战机拦截进入所谓“日本防空识别圈”的中国空军战机。同时,还有相关报道指出日本为了便于拦截中国空军飞机,要把航空自卫队的F-15战机从目前的那霸基地转移到距离钓鱼岛更近的下地岛。 以上这一切信息给人的感觉是,日本现在在执行对外政策的时候似乎越来越强硬。如果用客气一点的话来形容,是日本正在执行一个近似于鹰派的强硬对外政策,而用不客气的话来描述,则是日本正在执行一种“与邻为敌”的外交政策。日本执行这样的外交政策究竟为何?日本这样的外交政策究竟还能走多远?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日本目前执行这个强硬的外交政策,究竟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建立在普遍社会基础上的外交政策的选择?其实从去年钓鱼岛事件发生以来,大多数人在评价日本的所做所为时,通常强调说这是日本少数右翼政客为了拉选票、争眼球的一种手段或权宜之计。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日本在国家发展方面,或者是战略道路上的一种选择和尝试。 我认为,把他归结于少数右翼政客的一种权宜之计,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既然可以用这种方式争眼球、拉选票,说明以这样的借口或方法在日本是具有社会基础的。我们看到采取这样的腔调、这样的方式的政治势力,已经不仅仅是少数的右翼政治势力,而是在日本政坛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今在日本真正反对这种做法的人,或者说反对这种做法的政界、经济界人士屈指可数。从这些理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现在从日本的对外政策和一系列举动上来看,这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政客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作为一种国家未来发展道路方向的选择或尝试。 目前的种种现象意味着很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日本现行的对外政策将持续下去,并且会不断升级。显而易见,中日两国在亚洲,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若想避免出现中日两国斗则两伤的局面,就必须终止日本目前这种外交政策和对外举动。 既然日本这种外交政策是一种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那有没有可能终止?这种可能是存在的。目前来说,我们应该称日本这种行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或外交政策的一种选择和尝试。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跨度分析。从冷战结束后,日本对于何种国家发展道路以及何种对外政策的选择上一度处在十字路口上,并且一直不断在选择和尝试。现如今,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已经改变,过去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改变,怎样续写当年辉煌?怎样从冷战后多年的停滞不前状态中拔脚而出?这一直是日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于是日本根据它的历史经验和逻辑判断,做出了一系列的选择和尝试。 其实日本的选择和尝试,不仅是如今看到的这种道路。我们回忆一下,当年民主党鸠山由纪夫内阁刚刚上台时,曾经发表过一段新颖的、震惊的讲话,他说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亚洲国家,首先要面对的不是远隔重洋的美国,而是在身边的亚洲国家。换言之,日本应该把和周边邻国的关系摆到日美关系之上。 除了这句话之外,当时日本也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和尝试,包括和中韩两国商讨建立经济自贸区,与中国谈论货币直接兑换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那时日本在尝试着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但是这个过程很快就遭受挫折而被中止,原因是美国突然发力,利用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给鸠山内阁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却难以解决的麻烦,于是鸠山内阁被迫辞职。日本在选择这种道路的过程当中,被美国迎头一棒,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开始选择另外的一条道路,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道路。 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日本目前选择的道路依然是处在尝试和调整过程中,既然是在过程当中,它就有可能改变或者终止现行的做法。 如何才能改变和终止现行的做法呢?其实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用一个通俗的方式来说,要想让日本改变目前所选择的道路,转而尝试新道路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撞一次南墙。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想避免中日两国斗则两伤的一个结局,有必要让日本在目前的选择上撞一撞南墙,使日本得到失败和损失后,收益的不仅仅是中国,不仅仅是日本的其他邻国,也将是日本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日本和周边国家合则两利的大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