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东亚病夫的帽子将要回来啦?

2013-01-07 作者: 上传人:

  日本东京一家幼儿园,小朋友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这家幼儿园的400多名小朋友以这种方式在寒冬里锻炼身体,以增强抗寒能力。

  辽宁沈阳一家减肥夏令营,孩子们在赛跑。中国青少年缺乏锻炼、肥胖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这不是输在“起跑线”,这真是失去“地平线”。

  20年前,有一场著名的、发生在草原上的、有关孩子的“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我后来是在《读者》上看到有关文章的,确实被震到了。20年弹指一挥间,今日如何?当事人有何回忆、如何评说?中日孩子之间的距离,究竟是拉大了还是缩小了?从这一代到下一代,未来将会是如何的未来?《都市快报》记者采访中日双方的当事人,通过本期《天下周刊》,深入探讨这个事关重大的话题。

  时任中方辅导员、现已调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的杨金华老师回忆说:“日本孩子做饭,中国孩子只能看着。有个中国孩子说,在家里,火柴、煤气等都是‘危险物品’,爸妈不让碰。……‘家炊’都不会,怎么可能会‘野炊’呢?”

  当年日本方面的负责人小田切直人先生说,那一年的草原的夏令营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如果要说目的,那只有一个,就是向着草原的地平线前进!”因此,他们在草原上“度过了美好的6天”。

  如今,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在大冬天里光着上身跑步,这样的照片让我过目难忘。而我们则有许许多多学校田径运动会取消了长跑比赛,根本原因是孩子们已经“跑不动”了。日本中小学每天都有体育课,学生放学后,还规定得锻炼1小时——这才是硬碰硬的“家庭作业”,日本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数四成多。而我们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孩子们从早到晚都是疯狂地做习题写作业。

  这就是差距,这就是差别。不仅仅与日本是这样的区别差别,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也一样。

  体育已经被挤压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计;学校组织的锻炼大抵形同虚设。

  不再跑在大地上,就不再看见地平线。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不仅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仅几十年过去拿不到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而且会把下一代压迫成新的“东亚病夫”。

  这真的是输了。如果硬是要说有什么“起跑线”,那么这才真的叫“输在起跑线上”。

  输在孩子,错在成人。这错,错在教育本身,错在教育体制,错在人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上。

  不比拼体质,只比拼分数,拼得个个都弱不禁风,拼得人人都苦不堪言,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这基本道理就在于:体制错,体质错。

  就在前几天,《参考消息》刊发外电报道:澳大利亚教育专家说家庭作业没有太大作用,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并不会让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有所提升。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差。这是基于70年的研究、利用最好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德国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也如出一辙。而美国的研究同样表明,“那些学生做大量家庭作业的国家,在学术成就上的国际排名,没有比家庭作业少的国家表现好”。

  我们一股脑儿全都挤错了路、上错了船,可是,从学校到家长到社会,却一直认为这样方是对的——这才叫全社会的悲剧、全民族的悲剧。

  为了找回失去的地平线,是时候该警醒了!

  2012年9月21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公开的一项调研结果令人忧虑: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持续下降,虽然趋势有所减缓。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