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盘点2012年影响世界的重大变数

2012-12-20 作者: 上传人:

    核心提示: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五个年头,国际格局因此出现了诸多变数,既有旧矛盾的延伸,也有新问题的显现。

    首先,在美国强劲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背景下,钓鱼岛和南海问题骤然紧张,日本和菲律宾等国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及合法权益。在亚太海域“风高浪急”情势下,以中国的区域经济优势和美国的区域安全优势为主要特点的亚太二元格局及其带来的问题引发人们对未来中美关系及亚太安全新的反思。

    其次,2012年是“超级大选年”,多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举行了选举,无论是新当选者还是连任者,都面临着对外战略的调整机遇和压力,势必对国际关系增添新的变数。

    另外,在中东这块“热土”上,持续的国内冲突使得叙利亚政府处境日趋艰难,西方国家加紧扶植和整合叙政府反对派,以求达到最终推翻巴沙尔政权之目的;埃及的政治变革一波三折,新上台的穆尔西政权能否破除传统势力阻碍稳定政局并进一步推进改革,值得关注;巴以冲突再次激化,“火箭弹雨”对阵“铁穹”一度似有将中东冲突扩大化的危险;而在如今的中东棋盘上,几乎所有重大冲突都拿伊朗问题作垫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以色列、俄罗斯以及部分逊尼派国家等均卷入其中。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在努力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陷入了债务泥潭。美国和日本一再加大资金注入,但债台高筑及财政悬崖危机严重束缚了政策杠杆发挥空间。欧盟成员国依然在债务危机中挣扎,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经济改革难见成效,法国经济形势严峻,唯有德国一枝独秀,但危机也迫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和自贸区建设工作也在艰难中前行。

    历史一再证实,经济周期的低谷,通常也是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时期,以3D等为代表的新科技潮流正孕育和带动新的工业革命,既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赢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多重重要因素的影响下,2012年国际格局出现了引人瞩目的演变,其所孕育的各种潜在变数也在考验着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的智慧和决心。未来向何处去?值得亦需要世人予以密切关注!

====== 美国“亚洲再平衡”与中国的安全挑战 ======

    6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演讲。当天,由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进入第二天。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亚洲再平衡战略”内涵已明晰

    奥巴马第二个任期的对华政策以及中美关系,是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中的核心问题。一位不具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对记者说,对华政策如今已成为美国外交、经贸与安全等领域的“第一优先议题”,与中国及亚洲相关的政府各部门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在第一个任期,奥巴马政府通过一系列外交和军事部署,已充分地明晰了其“亚洲再平衡战略”的内涵:强化美国与亚洲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安全联盟关系;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多次清楚地表明,美国将在未来10年内把60%的海军装备部署在太平洋地区,并在该地区举行更多军事演习;拉拢东南亚、南亚国家如印度、缅甸等,拓展其在亚洲的伙伴关系,以增强其在亚洲的存在感;加强亚太多边经济体系的建设,如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代表“下一代自由贸易”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处理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美国“战略再平衡”挑动“群众斗群众”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9·11”事件发生后,美一头扎到了反恐战争中。但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太多的资源,牵扯了过多的精力,而对亚洲却出现了“战略忽视”,其或隐或显的潜台词,是中国在亚洲夺了美国的“地盘”。于是,美国欲纠偏和进行“再平衡”。

  奥巴马政府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借用过去的一句话说,是挑动“群众”(一些亚洲国家)斗“群众”(另一些亚洲国家)。平心而论,美国可加以利用的情势,在这一地区实在不少,其中包括本地区依然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领土海洋权益争端,且中国周边一些邻国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力量持续上升怀有疑虑(希望不是疑惧)。美国政策制订者正是利用了这些可以利用的情势,在安全和经济两大方面进行着它的“再平衡”。 

美“重返亚太”无法中断中国战略机遇期

    认为“亚太再平衡”仅仅只针对中国,或者以中国为中心实现全面布局,不完全符合实际,而且事实上美国也很难做到“只针对中国”。

  亚太地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除了中国,还有印度崛起、东盟复兴,亚太地区本身的发展已经使得俄罗斯南下、澳大利亚北上、印度东进,甚至欧盟也加大亚太投入,无非都想搭上亚太崛起的快车。在这一大背景下,美国将重心重新放在该区域,是时势使然。此外,亚太地区过去十年经济一体化如火如荼,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箭在弦上,而亚太的经贸网络又是以中国为中心,美国有一种巨大的被排挤感,一直想参与进来。

  上述每一个因素中都包含了中国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亚太再平衡”确实是“冲着中国而来”,正因为如此,中国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但据此就简单理解为完全“冲着中国而来”,是对华全面遏制战略的开始,也有偏颇之嫌。因为,这次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中国因素或许占到了60%以上,但绝不是100%。

  “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没有也无法全面中断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这个地区的结构决定了,美国具有区域安全优势,中国有区域经济优势,短期内这一二元格局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亚太地区相关国家“安全上倚美,经济上靠中”的选择无法轻易改变。

  虽然“亚太再平衡”战略咄咄逼人,但中国北部内陆的中俄关系、东南沿海的两岸关系均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中国同周边多数国家的关系并未因目前的海洋、主权争端而恶化,仍然保持稳健发展势头。中国是东亚几乎所有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也是除菲律宾外美国亚太四大盟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一基本格局短期不会改变。

  中国崛起乃大势所趋,在崛起的关键阶段面临发展难题和安全困境是难免的。中国应该继续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保持并扩大经济优势,并善用地缘和文化优势,形成优势转换。这是化解当前亚太战略挑战的根本。

 
 
 

    资料图片:2011年1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右)与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会晤后共同出席媒体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南海争端:菲越印跳脚 美国人撑腰

    南海问题背后,始终闪烁着美国的阴影。一直以来,美国都希望由越南和菲律宾带动东南亚其他国家一起来与中国谈南海问题,将中国与个别国家的领土问题国际化、复杂化。8月14日,美国再次敦促东盟和中国尽快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并声称不应在南海采取“分而治之”的战略。有分析认为,所谓“分而治之”意指中国提倡的双边解决南海争议的机制。

    美国此番表态或许是针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对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三个东盟国家的正式访问。访问中关于南海问题各方都认为应当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按照《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而《宣言》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这也表明,促进南海和平、稳定与发展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挑动事端的企图很难奏效。 >>>详

简析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模糊政策

美国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模糊政策,目的在于想在中日之间留下回旋余地,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说不同的话,以此利用中日争端控制东亚国际关系,掌握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这种模糊政策也使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10年发生的“撞船事件”,促使日本民主党摇摆的亚洲政策开始向美国回摆,日美同盟又成了日本唯一的战略选项;今年的“购岛”闹剧又为美国在普天间基地部署“鱼鹰战机”扫清了道路,使其重返亚太战略具有了整合性。可以说,在钓鱼岛问题上留下一个模糊的空间,显然有利于美国以调停者的立场在东亚事务上保持发言权,时而挑起争端,时而扮演调停者,以便为美国的亚太政策服务。 >>>详

新华国际时评:日本政府在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博

    追溯风波缘起,今年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一个智库研讨会上首次扬言要“购买”钓鱼岛。不到24小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便公开表示,中央政府可能在必要时出手“购岛”。几个月来的事态发展表明,日本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严重误判形势,依仗日美军事同盟,与东京都一唱一和,成为“购岛”闹剧的主要推手。而石原等极右翼政客,客观上为日本中央政府积极充当了烧火棍的角色。

  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止于单纯的领土归属问题。钓鱼岛是日本在侵略中国的甲午海战中窃据的,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时同意放弃先前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全部土地,钓鱼岛理所当然是其中一部分。因此,这一领土争端直接关系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当年横遭日本铁蹄蹂躏的悲情,直接关系到日本能否反省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扩张罪行,直接关系到日本是否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的结局。如果听任缺乏战争负罪感的日本右翼势力继续膨胀,听任日本安然“管理”它侵略得来的他国领土,未来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详

新闻分析:把舵中美关系的未来航向

    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桂涛 许晓青 海明威)日前,中共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而美国总统大选也结束不久。两国领导人将把中美关系带向何方?中美专家预测,虽然竞争将在中美间多个领域继续存在,但两国“掌舵者”将把握大局,顺应中美关系“内在推动力”,通过合作寻求更多共同利益。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中美两国换届选举发生在全球经济疑难未解,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导致中美实力对比及世界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人士相信,不确定性虽然存在,但中美领导人换届将不会导致两国彼此间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几乎可以预见,奥巴马政府在下一任期内对中国的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清华——布鲁金斯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说,“美国‘重返亚太’的政策将得到延续和落实,政府也将继续考虑如何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中共在上周闭幕的十八大上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预示着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将继续奉行这一原则。

    舆论认为,奥巴马的连任缩短了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新政府的适应期;而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共新领导集体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应对国际挑战的知识储备,有利于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图表: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 新华社记者 卢哲 编制

====== 超级大选年:几多踌躇 几多挑战 ======

年终盘点:紧锣密鼓!舌尖上的2012“超级大选年”

    12月16日,日本迎来史上参选政党最多的众院选举。紧接着,韩国总统大选将于12月19日举行投票。至此,2012“超级大选年”紧锣密鼓的选举接近尾声。这一年,全球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扎堆”换届,这其中既有美国、俄罗斯等举足轻重的大国,又包括埃及、也门等牵动地区局势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美国总统奥巴马赢得连任,俄罗斯总统选举以普京“王者归来”告一段落;欧债危机的背景之下,希腊、法国的大选紧紧牵动着欧元区的神经;在西亚北非地区,多个在“阿拉伯之春”中经历了政权更迭的国家,如埃及、也门、利比亚等国也于今年先后进行了大选:穆尔西登上了埃及总统宝座,也门用选票告别了萨利赫时代......在拉美地区,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第三次赢得连任,在位时间将会持续20年。

    回首2012,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选举马拉松中,数十个国家上演了权力交接“大戏”,为政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全球化的时代,其影响力会波及整个世界,有可能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为何奥巴马能战胜罗姆尼连任总统

    2012年11月6日(北京时间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经过长达数月的拉票造势、相互攻讦、鏖战之后结局终于明朗,奥巴马再次获得历史青睐,连任总统的夙愿如愿以偿。

    2008年,奥巴马创造了一个黑人的美国神话。原本不被看好的奥巴马,击败强人希拉里成为了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战胜共和党老将麦凯恩,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执政四年间,奥巴马实施汽车挽救行动,出台减税政策,力推全民医疗改革,阻止了美国经济大萧条;在外交上,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击毙了“恐怖大亨”拉丹。但是,美国的整体经济并未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也不见改善;加上阿富汗战场仍然陷在泥潭,中东局势突变和大使被袭身亡,奥巴马的四年政绩表并不如美国人原来所期望的那样“变革”。然而,人气大不如往昔的奥巴马,是如何在这次美国历史上竞争异常激烈、彼此支持率极为接近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呢? 

奥巴马新任期将充满坎坷

    成功连任的奥巴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庆祝胜利。经济毫无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都在等着他去解决。

    奥巴马也知道自己第二个任期充满坎坷。他必须应对一个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

    近两年来,共和党的激进态度使美国遭遇的政治阻力日益增大。未来与共和党的谈判仍将非常困难。

    对奥巴马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如何领导好一个分化的国家,改善国民的情绪,给他们生活的喜悦和进步的希望。除了提振经济以及继续在全世界巡逻外,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必须兑现其团结国民、完善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和缩小贫富差距等一系列承诺。 

    奥巴马外交面临四大考验

    奥巴马会有新亚洲政策吗

    2012美国大选专题

3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马涅什广场,普京含泪向支持者表示感谢。新华社发

新华国际时评:站在新起点 普京壮心更炽

    新华网莫斯科5月7日电(记者张铁钢)在反对派不时唱衰声中,受多数选民拥戴的普京7日重返克里姆林宫,正式开始他第三任总统之旅。就职典礼上,普京强调:“未来几年将是决定俄罗斯命运的关键阶段”。这句话,反映出他内心承受的压力,更显示出他建设强盛俄罗斯的壮心。

    结合此前12年担任总统总理时期的政策主张,以及此次竞选过程中宣示的治国理念,可以看出普京全方位追逐强国梦的几个着力点。

    内政的着力点,首先在于“创新型经济”。在普京看来,俄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原料市场,必须加快从资源型经济模式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变的步伐,这是振兴俄罗斯的重要基础,也是必由之路。

    在外交上,预期普京将把头号强国美国、最大邻国中国、“血缘”最深独联体和自我定位最具归属感的欧洲作为对外工作的重中之重。

普京的故事:“给我20年,还你个强大的俄罗斯!”

    5月7日,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成为俄罗斯新一任总统。普京的故事掀开了新的一章。

  普京,这个个子不高的前任克格勃成员曾豪言万丈:给我20年,还你个强大的俄罗斯!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俄罗斯代总统,从此走入公众视线。2000年至2008年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普京的“铁腕”风格得到了民众的推崇。普京的支持率一度高达84%,他在任期间支持率基本没有跌下过65%。 

    12月16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对选举发表感想。日本大选结果16日晚间基本明朗,在野3年多的自民党以逾半数议席重新夺回政权。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日选举:自民党重夺政权 民主党惨败下野

    日本主要媒体16日晚发布的投票站出口民意调查显示,执政3年3个月的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选举中惨败,老牌执政党自由民主党获超过半数议席,重新上台,自民党党首、前首相安倍晋三将“梅开二度”。

  许多选民不满民主党没能兑现承诺,转而支持自民党;一些选民怀疑自民党再度执政能否真正提供日本诸多难题的“解毒剂”,心态复杂,寄望政客“行胜于言”。 >>>详

自民党胜选后日本走向何方

    分析人士认为,选民对执政三年多的民主党政权失去信心,是自民党胜选的决定因素。自民党夺取政权后将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令人关注,特别是其总裁安倍晋三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和放松银根等主张引起日本内外不少人士的质疑。 

    安倍上台中日关系走向何方?

    中日新班子“硬碰硬”还是“面对面”

    2012日本众议院选举专题

    5月6日,法国当选总统、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在巴黎参加庆祝活动。新华社发(艾蒂安·洛朗摄)

国际观察:奥朗德缘何赢得法国总统宝座

   分析人士认为,奥朗德的胜出反映了法国选民对经济和社会现状的不满,渴望变革,而奥朗德高举社会公正和平等均富的大旗展开竞选顺应了民意。奥朗德的当选同时也表明,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法国正在“向左转”,将给深陷危机的欧洲带来治理新理念,也将给世界带来重要影响。 >>>详

国际观察:法国当选总统奥朗德未来任重道远

    分析人士认为,奥朗德今后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内,他将承担拯救法国经济的重任;在欧洲层面,则要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帮助欧元区摆脱债务危机、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在对外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上,分析人士认为,奥朗德将大体延续前任的政策。

12月7日,在埃及开罗的总统府外,反对派抗议者参加集会示威。新华社记者覃海石摄

国际观察:埃及新一轮动荡阻碍过渡进程

    数万名埃及民众4日在总统府前举行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导致至少18人受伤。同一天,当地12家独立报纸和5家电视台宣布停刊、停播两天,要求总统穆尔西撤销上月颁布的新宪法声明,并推迟原定15日举行的新宪法草案全民公投。

    分析人士认为,埃及此轮抗议示威浪潮是各派权力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矛盾以及各派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分歧的总爆发。如果穆尔西政府不能在短期内稳住局面,埃及的政治过渡和经济复苏进程将面临诸多变数。 

新闻分析:埃及遭受内部分裂之痛

    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上针对总统穆尔西及其颁布的新宪法声明的抗议2日进入第11天。同时,埃及最高宪法法院当天宣布将无限期停止工作,并将无限期推迟解散制宪委员会案的审理。

  至此,埃及国内伊斯兰势力与世俗自由派的矛盾、总统穆尔西与司法机构的博弈进一步扩大,埃及正遭受着内部分裂局面带来的阵痛。

  开罗解放广场和开罗大学门前1日分别上演了反对和支持总统的数万人大游行。这两场游行示威反映出的是伊斯兰势力与世俗自由派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目前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埃及出现内部分裂的政治局面。 

    11月19日,集结在以色列南部、加沙地带边境附近的以色列国防军地面部队士兵进行适应性训练。当日,以色列国防军地面部队继续在加沙边境待命。新华社发

新华国际时评:巴以冲突没有赢家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辛俭强)以色列与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内的巴各武装派别21日在开罗达成停火协议,标志着持续8天的新一轮巴以流血冲突暂告段落。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方面达到了军事目的,通过对加沙地带1500处目标实施空袭重创了哈马斯领导层及其袭击以色列的军事能力;而哈马斯虽在军事上受挫,却在政治上得分不少。

    然而,无论谁在冲突中占得上风,冷酷的事实已经摆在面前:短短8天时间,有近16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1300多人受伤,超过半数为平民;而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1400多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表面上看,以色列实现了短期目标。但从长远来看,以色列的做法收效甚微。从“定点清除”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到2008年底至2009年初8天的“铸铅行动”,强大的军事实力并未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安全。特别是在此轮冲突中,部分火箭弹首次打到以色列特拉维夫等纵深地带,显示了巴武装组织的攻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火协议的达成,固然离不开双方主动“求和”的意愿,但与中东地区发生的新变化不无关系。 

    巴勒斯坦升格为观察员国

    验尸阿拉法特能解重重谜团?

    巴以冲突的根源与限度

    巴以冲突逼美国从亚太掉头?

    埃及、土耳其、海湾强国,谁将是“新中东大佬”?

新华国际时评:美国舞项庄之剑 伊朗忧唇亡之寒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徐剑梅)9日,伊朗召开约30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呼吁叙各方停火三个月展开对话;美国国务院当天回应,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扮演的角色是“破坏性”的。

  美国和伊朗就叙利亚问题的交锋显然正趋于公开化。这至少说明,叙利亚危机绝不仅仅是巴沙尔政权和反对派之间的对立,而且与美国的中东战略和伊朗问题也有着密切关联。

  对美国来说,以穆巴拉克等“老朋友”倒台为开端的中东大变局,发生在美国限期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战略重心全面东移的外交决策出台之后,其进展并非全部在美国意料之中。美国自然不愿这一变局打乱自身重心转移的步调与安排,同时还希望能趁机得利,拔除中东长期存在的“反美之钉”,尽可能扶植新一代亲美政权,以在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收缩之后,全力保障和增进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于是,在叙利亚问题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招式成为了美国在战略层面上重要的解题思路。

  美国“舞剑”,主要意向之一是通过打击叙利亚现政权进一步孤立伊朗。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不论是约旦国王形容的“什叶派新月地带”,还是伊朗外长界定的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抵抗轴心”,均以叙利亚为枢纽和通道。叙反美政权如不复存在,“抵抗轴心”自然呈瓦解之势。事实上,随着叙利亚危机演进,这一轴心上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显露与叙利亚和伊朗“脱钩”迹象,其流亡的政治局领导人先后全部离开大马士革,落脚于卡塔尔和埃及。此后,哈马斯公开表示支持叙反对派。近期,一些支持巴沙尔政府的真主党高层被捕,真主党的生存危机很可能也已经迫近。 

新华国际时评:埃伊外交新信号牵动中东大棋局

    新华网开罗8月19日电(记者李来房)埃及总统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这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首位埃及总统到访伊朗。中东地区两个重量级大国再度释放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中东新外交格局的塑造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表明,埃伊两国均有意借助不结盟运动峰会所提供的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之舟驶往正常航向。 

国际观察:制裁与反制 伊朗与美欧继续博弈

    美欧禁运伊朗石油、伊朗试射新型导弹、伊议会再传“封锁霍尔姆斯海峡”、美国悄然增兵波斯湾、国际油价应声上涨、伊核问题专家级会谈举行……一连串消息让伊朗局势在进入7月后再起波澜。一面示强,一面求和,各方围绕伊核问题的博弈前景依旧难料。

====== 应对金融危机 ======

欧盟委员会通过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蓝图”

    新华网布鲁塞尔11月28日电(记者张正富)欧盟委员会28日通过了旨在建立一个“深入、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蓝图”,列出了欧盟近期与中长期在加强预算、财政等领域的一体化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实现目标。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深入、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以克服正在打击欧洲经济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信心危机。”

    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在一个深入、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中,所有欧盟成员国的主要经济与财政政策都必须得到欧洲层面上更加深入的协调、批准和监督”。声明说,“蓝图”包含短期、中期和长期以及必须逐步实施的措施,其中一部分措施可以依据现有欧盟法规实施,而其他部门则需要修改欧盟相关条约。

    该“蓝图”要求,在未来6到18个月,欧盟各国应优先执行已经或将要达成一致的治理方面的改革,各国还必须为今年年底之前建立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而努力,这是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蓝图”将18个月以后的5年内设定为中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预算和经济政策的“集体行动”,包括税收与就业政策,这将与加强欧盟层面的财政能力相配套。欧元区层面应当具备专门的财力,为重债国的结构性改革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欧洲已度过债务危机最艰难的时刻?

    欧盟会议:危机治标难治本

“财政悬崖”逼近美

    新华网华盛顿11月29日电(记者樊宇 蒋旭峰)距离年底“财政悬崖”仅剩短短几周,距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会领导人的上次会晤也已十天有余。本周,结束休假的国会议员重返国会山,白宫也展开了一连串宣传活动,华盛顿各种讨论声此起彼伏,但两党谈判却进展缓慢。

    感恩节假期刚一结束,美国白宫立即开始了密集造势活动。白宫26日发布报告对“财政悬崖”的潜在威胁再次预警,称如果国会不能阻止“财政悬崖”出现,美国中产阶级明年将因税收上升而减少消费近2000亿美元,将导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 

美国赤字 世界难题

    通过量化宽松为赤字融资,是缓和财政悬崖危险的必然之举。奥巴马上台4年,财政赤字年年破万亿,美国国债已超过6万亿美元。2011年8月美国丧失3A信用后,其国债反而成为全球稀缺资源,比黄金还要安全和昂贵!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产生于美国的财政悬崖,经过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转换,很快变成全球经济体系动荡的漩涡。热钱汹涌、投机冲击、汇率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输入性通胀压力日益严重,受害者则主要是新兴市场国家。第一轮量化宽松期间,即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36%,粮食价格上涨20%,油价上涨高达59%;第二轮量化宽松期间,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10%,粮食价格上涨15%,油价上涨超过30%。

  入不敷出,赤字高企,债台高筑,是美、欧、日、英等国家或地区共患之顽症,恰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威胁世界经济稳定,也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日本政经困局继续发酵

    日本第三季度GDP按季萎缩1%,按年大跌3.5%;日本经济早就积重难返,最近在中国消费者的抵制下,更是急转直下。

  日本五大电子巨头索尼、日立、东芝、夏普和日本电气,当年如日中天,如今却让人唏嘘:过去5年股价跌幅惊人,夏普更是濒临破产。韩国的三星市值居然超过这5家日本公司总和。索尼随身听和电视曾经攻城略地,而现在的股票价格只有10美元左右。2000年3月时,索尼的市值曾经高达1250亿美元,但现在为100亿美元左右。 >>>详

    日本面临“财政悬崖”

    日本酝酿激进宽松政策

 亚太风云:合作充满机遇

     尽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和摩擦火种,亚太地区今年在经贸一体化进程方面提速显著。

    在欧洲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世界经济减速的多重阴影下,亚洲继续发挥着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秋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2年和2013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分别为6.7%和7.2%,是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两倍。

    东亚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进程取得重要突破。11月18日,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把2015年年底设定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最后期限。11月20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同日,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宣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旨在达成一个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区域自贸协定。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