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2年,为了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中央和地方不断推出一系列夯实民生的切实举措,使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发展成果为更多国人所共享。一个又一个民生热词记录下了2012年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保 障 房
从求量到保质 民间资本参与
“住有所居”是幸福生活的依托。在中央和地方协同努力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2012年计划指标提前完成。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7月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21日表示,《通知》明确民间资本参建保障房的具体方式,所享有的支持政策,同时要求消除政策障碍,为民间资本参建保障房创造良好环境。
公租房如何摆脱“叫好难叫座”的尴尬
公租房属于保障性住房,旨在为帮助城市“夹心层”实现“住有其居”而建。进入2012年,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各地保障房大量开工;另一方面,因其投资、建设、供应、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地方推出的公租房申请遭到“冷遇”,甚至“无人问津”。公租房如何才能摆脱“没人租”的尴尬?如何把好事办好?确实是对政府决策智慧的考验。
======================== ======================== ========================
医 疗 改 革 |
医改三年 以药补医 社会办医
深化医改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大改革,是维护13亿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民心工程。新一轮医改着力探索符合国情的医改路径和体制机制,五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明显进展,基层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结束了“以药补医”的历史,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明显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百姓在新机制中得到了真实惠。如果说三年前推进医改是决心大于信心,勇气多于底气,那么,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新医改成效远远好于预期,为持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聚焦新医改三年:“尊重民意”成最大亮点
三年回眸,新医改取得的阶段性成功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从最初决策、基本框架的确定到具体实施中的不断完善,医改三年是一个科学决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充分尊重民意、吸纳民智、发扬民主的过程。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公立医院改革再迈一步
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又向前走出“温和”的一步。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卫生部、国务院医改办、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总结推广地方的成熟改革经验,形成向全国推广的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径。
养 老
社 保
社 保
其他关键词
物 价
“幸福”那些事
最近有调查显示,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者,中国内地人士占75%,列第一位。许多人甚至形成了与压力“相依”的习惯,认为“有压力时觉得累,没压力时觉得可怕”。中国人面临种种压力,已是不争事实。“‘压力山大’,幸福在哪里?”成为当下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中国人的压力源于何处?背后折射出何种社会现状?如何才能舒缓压力,不让压力销蚀我们的幸福感?
“房子”那些事 |
北京大学的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中称,调查显示,去年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报告一出,舆论哗然。很多网民认为数据有失公允,更戏称自己“被平均”“拖后腿”。其中,中低收入群体和年轻"蚁族"反响强烈,在他们看来,一方面人均住房面积数值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确是他们这些群体买不起、租不起房,为房所困,望房兴叹。研究并破解高房价下城市“住房难”问题,不仅关系百姓的生活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城市和国家的未来。
“工资”那些事 |
2012年关于“工资”的新闻真不少,单10月31日就有两条涉及工资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从前不久的“安全感工资排名”到“加班工资难兑现”,从“《工资条款》夭折”到“调控高收入行业工资”。工资代表着时代的变迁,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小编为你盘点近期关于“工资”的新闻,说说工资这点事。
“堵车”那些事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堵车已不单是个别大城市的问题,而是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各地纷纷出台治堵方案,但却频引争议。日益凸显的“堵城效应”,似乎在“倒逼”政府加速出台“限令”,这些举措能否缓解“堵城”痼疾?汽车社会,日渐蹒跚的步伐又将走向何处?
“门票”那些事 |
2012年不少景区却借由黄金周这一旺季悄然上涨门票,而且涨幅都不小。尤其伴随今年将有一批景区的三年限涨令到期,新一轮涨价潮已经来袭。原本欢乐、轻松的十一长假多少因为门票上涨戳中了很多人出游的痛,更有报道指出高价门票让贫困家庭看一回这个月就要喝西北风。作为服务公众的旅游业,公益性是它的初衷和归宿,然而疯涨的门票不仅让公益性荡然无存,也使景区沦为地方政府敛财的重要推手。到底为什么景区门票居高不下,怎样才能让黄金周回归亲民,而非真的要用“黄金”堆砌,当门票让风景看不起时,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温和反弹 或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环境下,物价的些许变化都会受到百姓的极大关注,不仅仅关注的是物价的走势,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水平能否跑赢CPI。
通胀压力犹存 物价明年或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在连续两个月的低位回落后,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出现温和反弹,重新返回“2时代”。临近年底物价回升是意料之中的事,而随后又是元旦、春节消费旺季,消费需求量增加将导致物价升势持续一段时间。有经济学家表示,不过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房价上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需求不足、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仍待解决。
30省份人均收入“跑赢”CPI
日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法晚记者统计发现,30个省区市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部“跑赢”了CPI涨幅,27省份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
异 地 高 考 |
破冰 门槛 资源不均
异地高考,堪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资源的不均、户籍制度的牵绊、生源利益的难调,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的政策,迟迟难以落地。如今,31个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的倒计时已然开启。截至目前,黑龙江率先明确异地高考门槛,山东、福建、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湖北、海南、云南、江西、湖南等省市也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年底前公布。
“异地高考” 门槛怎么设很关键
异地高考的门槛如果设限太多、门槛太高,异地高考必然使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人们普遍认为,黑龙江省的异地高考规定比较人性化,门槛不算高。但是,其他省份的规定是否也会这样“平易近人”?对此人们并不乐观。
难题仍在“破冰”后
要想让“异地高考”破冰,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和落实,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国家层面的决策和政策支持。只有从国家层面调动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宏观统筹,才能让“异地高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规 生育险扩容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事关衣食住行和看病、养老等全民切身利益问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中,我国正在通过多种举措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百姓享受到新农保、低保、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规五大亮点解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30日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保制度将全面铺开。
生育险扩容 将不再限户籍
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保险将不再仅限于当地城镇企业职工,而是覆盖所有职工人群。同时,若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其生育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考虑到企业负担,办法还特别提出,将生育保险费率降低一半。公众可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提交意见。
======================== ======================== ========================
就 业 |
稳就业 扩就业 优化就业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在浙江考察经济运行时就强调“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部署。”部分地区还将就业纳入政绩考核,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把就业指标纳入政绩考核
在外需疲软、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中央政府最近再次强调就业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把就业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中。温家宝总理强调,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
扩大就业:破解世界难题
2012年二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一季度末持平;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十年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全力以赴破解就业这道世界难题。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规 生育险扩容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事关衣食住行和看病、养老等全民切身利益问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中,我国正在通过多种举措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百姓享受到新农保、低保、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规五大亮点解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30日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保制度将全面铺开。
生育险扩容 将不再限户籍
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保险将不再仅限于当地城镇企业职工,而是覆盖所有职工人群。同时,若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其生育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考虑到企业负担,办法还特别提出,将生育保险费率降低一半。公众可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提交意见。
======================== ======================== ========================
就 业 |
稳就业 扩就业 优化就业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在浙江考察经济运行时就强调“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部署。”部分地区还将就业纳入政绩考核,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把就业指标纳入政绩考核
在外需疲软、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中央政府最近再次强调就业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把就业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中。温家宝总理强调,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
扩大就业:破解世界难题
2012年二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一季度末持平;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十年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全力以赴破解就业这道世界难题。
双轨变单轨 中国式养老 弹性退休
今年,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迈出重大一步,退休“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新进入深圳事业单位并受聘在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也试行社会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要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此言一出就引来网民的争论。养老保障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会受到百姓的极大关注。就像深圳的改革和有关官员的言论一样,从以下盘点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关键词看看分歧和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公平地推进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
养老产业缺位老人守空巢 保障和服务体系如何完善?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全国老年人口过亿”、“未来养老压力大增”,成为眼下社会热点话题。养老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家庭乃至个人的共同参与。让我们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观念、更前瞻的眼光,为他们,也为我们自己,为所有必将进入老年的人们谋划一个安安心心养老的未来吧!
七问弹性退休制:弹性退休如何“弹”
人社部今年上半年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延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此言一出再次引发网民震动,而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近年来也一直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弹性退休制”是否势在必行?能否得到公众支持?又该如何实施?
======================== ======================== ========================
食 品 安 全
塑化剂 问题胶囊 饮用水新国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2年,食品安全仍是街头巷尾的话题,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发人深思,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和期待……
白酒塑化剂悬疑扑朔迷离
继酒鬼酒之后,茅台酒又一次让白酒塑化剂超标的疑云盘踞公众的心头。12月9日晚,名为“水晶皇”的网友在新浪博客中公布了自己对茅台酒的送检结果:“茅台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120%”。卫生部的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对白酒所含塑化剂,是否要出标准尚未确定,更没有时间表。
从“问题胶囊”再看食品安全 体制根源依然存在
我国食品工业是一个充分竞争性的行业,占97%以上的民企、外企和台资企业,构成了这个市场的主体。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是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力量,食品安全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企业生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