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聚焦2012,最具争议的教育事件盘点

2012-12-13 作者: 上传人:

核心提示:又是一度年终岁末,走过2012年,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多值得我们记忆与思考的点滴事件,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对“鹰爸”的教育方式,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是挑战“溺爱传统”还是“狠毒”训子?硕士当城管是不是浪费人才?网友恶搞"杜甫很忙" 是狂欢还是一种表达?恶搞名人合理吗?回顾2012,这些引发争议的教育事件,在网友的正反观点的撞击中,触发我们的灵感,让我们反思,回味……小编特此盘点2012年,那些引发我们争议的教育事件,以飨读者!

    事件: “鹰爸”暴雪中训练儿子 4岁“裸跑弟”引发争议 如此教子靠谱吗?

 

 

  事件:排行榜中的大学:发展只为争得排行榜座次? 排名靠前就是一流?

 

 

 

事件: 温岭“幼师虐童”引发公众愤慨 虐童该不该立法?

   事件:父亲“拒捐骨髓” 5岁白血病孩子离世 爸妈为啥不救我?

  事件:"29硕士+3000本科生"争报环卫工为哪般? 编制真那么重要?

   事件:毕节五名男童闷死垃圾箱”谁之过? 责任在家庭还是社会?

 

 

事件:异地高考:咋就千呼万唤难出来? 梦想正在照亮现实?

   就地高考方案,也即通常所说异地高考方案究竟哪天出台?2013年高考能不能实现异地高考……距离2012年底只剩下一个多月,社会各界对异地高考的关注随着时间推进更加密切。

  正方:异地高考,慢不得也急不得

  反方:北京等地家长反对异地高考是把习惯当特权

 观点:地高考问题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与考试方面争论最为激烈、矛盾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或认为应该尽快放开,或认为不可操之过急。在各方利益冲突、观点十分对立的情况下,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渐进地加以调整或放开。而且要掌握放开步骤,在放开与规制之间求得平衡。

    11月16日清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经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已排除外伤性致死和机械性窒息死亡,尸检结果显示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正方:不完善的流浪儿童管理救助机制对此次意外伤害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反方:养而不教乃至生而不养。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自省。

  观点:在传统的宗法社会,孩子的成长和保障主要靠家庭、家族支撑;现代社会的进步在于,政府和社会负有扶助、保障之责。但公共责任和家庭责任并不矛盾,现代社会不是从天外飞来,而是建立在历史既有基础上的演变,家庭作为一种基本社会单位,对国人的保障效应目前还非常巨大。我们应该逐步增加公共保障,实现责任分担和对接,而不是提倡一样、忽视一样。

   日前,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报名工作结束。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在最终报名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29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网友:搞的不是卫生是编制

    媒体:凸显“中国式就业”之殇

    观点:只有当更多的年轻人敢于冒险投身创业、矢志不渝专心科研或者不计得失扎根乡村支教,只有当更多的年轻人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从事真正想做的工作,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那么,才可能孕育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当然,我们的社会需要提供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加公平的竞争机制、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以及逐渐削平的体制内外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均——这一切,正是多元化就业选择得以滋长的土壤。

    5岁白血病男童帅帅,2012年10月17日零时55分在人民医院停止了呼吸。在他生前,父亲拒绝捐献骨髓,不支付抚养费及医药费,父子俩打了官司。原本家人期待父子能见最后一面,但直到帅帅离世,也未能等到父亲来看他。

   其父拒捐骨髓病是因已错过最佳移植时机

   媒体:拒给儿子捐骨髓”寒了天下父母心

   观点:捐或不捐,是当事人的自我选择,别人似乎很难苛求。不过,当这种选择挑战了社会伦理,就无法逃避舆论谴责。人们不知道,面对五岁的亲生儿子,能有什么理由让父母狠心拒捐?在生命、亲情等永恒价值面前,是不能用利益得失来权衡的。哪怕巨额医疗费用竹篮打水、哪怕捐出的骨髓并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人们还是愿意看到,亲人在面临选择时义无反顾。身为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挽救重病的子女,本是人之常情。帅帅的夭折、其父母的言行,之所以引起舆论如此大的反响,很大程度正是因其寒了天下父母心。

  一张在微博上被疯狂转载的照片:一名年轻的幼儿园女教师,双手拎着一名小男孩的双耳,将其双脚提离地面约10厘米。照片中,孩子的耳朵被扯得变形,表情痛苦,张着嘴巴哇哇大哭。而照片上,这名年轻女教师却一脸欢笑。

 

  正方:业内人士称:遏制虐童事件当挥法律之剑

  反方:专家撰文称增设虐童罪无必要需防立法狂躁症

  观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从职业角度对教师行为加以规范。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学校要保障教师的收入待遇,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有违反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

 事件:麻城学生上课带课桌,红了谁的脸? 当地政府有无责任?

   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湖北省麻城市不少农村小学新生自带课桌入学报到的场景,令公众心酸。当城市学生花高价为择校、奥数、假期补课纠结的时候,为何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连课桌椅这般最基础的教学设备都无法提供给孩子们?

  正方:  湖北麻城市回应 财政挤不出钱

  反方: 教育为啥这么穷?

  观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中小学校提供课桌椅,是义务教育免费性的最基本体现。“如果学校连课桌椅都无法提供,谈何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范先佐说,如果在改革开放初期教育部门与学校无法提供课桌椅,还能让人理解,但当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财力不足等都无法成为政府部门没有及时配备课桌椅的理由与借口。他建议,对于当前仍存在此类情况的部分地区,应加强社会各界监督,迫使政府高度重视予以解决,对长期忽略课桌椅等基础教育设备配备的地方教育部门,要坚决予以问责。

 事件:北大校长返老家长跪母亲膝前祝寿 赤子情深还是作秀?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回乡为90岁老母祝寿,长跪母亲膝前相拥痛哭。这则新闻由网络传播后,虽引发诸多不同解读,但周其凤所表达的不能尽孝的人子憾恨、母子情深的往事回忆,却是真情流露。

  正方:这一跪体现了赤子情深

  反方:这一跪是作秀

   观点:“北大校长跪母”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复杂。对于身边的真善美,特别是涉及母子情深,不能总是从最坏的角度去揣测对方。在一些网友的质疑声中,隐约有这样的迹象。这不是一种理性的做法,放大这种怀疑、质疑,有可能影响对美的欣赏,甚至会形成一种舆论风暴,让人们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真诚真情。不管如何,都不能失去对父母的孝心;不管如何,都不能失去感动的能力。生活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但也常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

  事件:校长陪餐,没用还是善政? 捆绑监督管用吗?

  教育部等15个部门出台文件规定:学生的营养餐,学校负责人应该陪着吃,当然,餐费自理。

 正方:要校长陪餐更需家长监督

 反方:校长自费陪餐未必是一剂良药

 观点:要真的实现这个瓦解和重新捆绑,光靠陪餐,还嫌不足。校方监管责任如何进一步明确、强化,还应该探索,执行流于形式,再好的善政,也没用。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公布了“2012至2013年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从去年第49名上升至46名,清华大学更是从71名劲升至52名。排行榜一经公布,便在国内引发热议,“我国高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排行名不副实”等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正方:中国的大学排行榜需以公信立身

   反方:大学排行榜是矮中取长自娱自乐

   观点:纠结大学排行榜技术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大学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乃至变异。但愿即便在今日,“北大精神”、“清华精神”、“南开精神”能够常常被人记起,更希望被越来越多的人书写。

   事件:网友恶搞"杜甫很忙" 是狂欢还是一种表达? 恶搞文化名人合理吗?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各种“体”和网络奇葩的洗礼之后,网民们的恶搞狂欢依然没有停歇的趋势。最近引发全民围观的,是诗圣杜甫。仿佛在一夜之间,对语文课本中杜甫插画的恶搞已经红遍网络,甚至成为一个亚文化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正方:“杜甫很忙”,解构也是一种创造

   反方: 杜甫草堂呼吁尊重传统文化

   观点: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语言,包括很多恶搞在内的网络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使很多已经被遗弃的文字和表达起死回生、枯木逢春,也给很多词语和文字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理解,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网友的智慧和热情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事件:江苏常州12名硕士当城管,是不是浪费人才?   硕士不能当城管?

   “硕士生当城管队员,这不是浪费吗?”昨日,有消息称江苏常州城管一线执法部门一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而且这些硕士城管队员中有的就是从事沿街巡查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热议:这不是浪费吗?

    相关部门:城管工作也需要高素质人才

    观点:如今讨论“人才是否浪费”这样的命题,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是否用非所学、学历和岗位是否如公众期望的那般匹配等等框架中了,更要从社会就业的大环境中来衡量人才是否被浪费掉了。当社会就业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能当一名城管,或许这已是不错的选择。把想象中高素质的“硕士”,与具备很多“话题元素”的“城管”对接起来,确实可以激发起舆论的热情,但是,从现实的社会就业环境看,讨论“硕士城管”是不是“人才浪费”,这是一个伪命题。倒不如撇开这些喧嚣着的话题泡沫,认真反思如何改善我们的就业环境,或者讨论一下高学历的城管从业者,是否可以真的改善城管形象与城管理念,这才是这场争论的正道。

   一名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幼童,以他自己的独特裸跑方式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迎接2012农历新年。近日,这段视频被孩子的家人放到网上,4岁“裸跑弟”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率高达26万多。对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民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正方:裸跑弟”挑战溺爱传统

    反方:“狠毒”训练引骂声一片

   观点: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对“鹰爸”的教育方式,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为此,选取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希望这种交锋和碰撞,能够带来更多思考和启示,促进教育理念和方式的真正转变。

   事件:高校随意编造校史成笑史 武大称有史实依据120年校庆不改

   武汉大学近日宣布,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120周年校庆年活动,并将明年11月29日定为该校120周年庆典日。此举招致老校长刘道玉在内的众多校友质疑,他们认为武汉大学的历史,只能追溯至1913年创建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而与张之洞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他们主张在2013年重新举办名副其实的“百年校庆”。

   正方: “平民校庆”彰显大学价值取向

   反方:中国式校庆”还要炒多热、还能走多远?

   观点:已有高校将学术活动办成校庆主体,有高校尝试“序长不序爵”了。毕竟,对于那些正在努力建设大学精神、摆脱行政化桎梏、生出了文化自觉的大学来说,校庆办法的变化,必然会发生。毕竟,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文化靠喊口号、做宣传只能赢一时的眼球,要培养可以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等人才,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在校学生,更期待能通过校庆窗口“观其行”,才能信其追求。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