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评论 随着10月30日“爱情天梯”女主人徐朝清老人的去世,重庆江津“爱情天梯”成为绝唱。据了解,当地借助“爱情天梯”这股东风,以“爱情”为卖点,拟投资26亿打造包括“爱情天梯”在内的风景区,推动旅游发展。(11月4日《南方都市报》) 爱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过世,并非当地借“爱情”之名打造旅游景区的开始。6年前,在“爱情天梯”的故事传出之后,当地就开始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的人文资源进行旅游景区的建设,比如当地的“七夕东方爱情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爱情天梯”彰显出来的旅游效应,已经被当地开发利用多年。 所以,在爱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过世所引发热议后,当地再次宣布将投资26亿打造景区,也不难理解。不过,对于一个区来说,26亿并不是小数目,如果仅仅是因为一时的关注度就兴奋过头,这样的投资计划难称理智。毕竟,关注度和眼球效应并不能直接等同于旅游经济。 鉴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斥巨资打造旅游景区前,还尤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爱情天梯的所在地是高海拔的山林地区,自然生态的承载力能否与预期中的旅游效应保持平衡?如果一味注重旅游经济,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只能是得不偿失。 其二,利用“爱情天梯”之时不要忘了“爱情天梯”是怎么来的。“爱情天梯”的来源并不浪漫,爱情天梯的男主人公是因为出行不便,才花费50年在悬崖上打磨出6000多级石梯的。当地在花费数十亿投资旅游景区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还有很多类似的连基本出行之路都没有的地方,如果公共投入首先不能建立在保障山区居民方便出行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投入无疑是削弱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利。 类似重庆江津借由爱情天梯的东风打造旅游景区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确实表现了某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上的路径依赖,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到了这种时候政府就可以变得不差钱?拿修路的例子来说,爱情天梯之所以出名乃是因为爱情的植入,但是也应注意到,可能还有更多的靠个人努力凿出来的“天梯”,因为没有特别的因素,还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也就是说,政府站在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度,不能完全将“爱情天梯”看做是浪漫的化身,它揭示的另一种非浪漫的现实:那些未曾蒙受公共关照的“出行难”,同样值得公共财政的热情投入。 我无意于否定江津打造爱情景区的良好初衷,但是借由这件事,我们仍需在爱情的浪漫之外保持几分清醒:一切公共投资是否是基于理性的规划,是否能保障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那些缺乏浪漫元素的“天梯”,我们是否能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