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31日专电(记者邹婷玉)城市的清洁环境,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马路天使”是对一线环卫工人的美好称呼。然而,近来在他们身上频频上演的“人间悲剧”,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应该怎样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一线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多地环卫工人遭遇“飞来横祸” 近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撞死环卫工逃逸案,并将择日宣判。公诉机关指控称,今年6月4日凌晨5时许,李某酒后驾驶小轿车途经秀厢大道北侧辅道时,小轿车车头与摆放在辅道内的反光锥筒相撞,并撞上正在实施环卫作业的黄女士。事发后,李某驾车逃逸。黄女士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经交警认定,李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记者了解到,黄女士家住农村,丈夫也在市区里打工,做一名保安,儿子今年19岁,因家庭困难已经辍学,家里还有两位老人。黄女士的离去,使这个贫困的家雪上加霜,重担如今全落在丈夫身上。 无独有偶,10月21日中午12时许,南宁市江北大道往西乡塘方向心圩江段,又有一名环卫女工在道路上作业时命丧车轱辘下。 事实上,类似这两位环卫工人的遭遇在全国多地频频上演,相关报道常常见诸报端,“宁波环卫部门统计:平均每4天1名环卫工被撞”“武汉:去年12名环卫工人遭遇车祸死亡 今年已有9名倒下”…… 随着城市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猛增,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一桩桩不幸的事故,一次次“飞来横祸”,令环卫工作大有发展成高危行业的趋势。 数据显示,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南宁市环卫工人路面保洁作业时被汽车、摩托车和其他交通工具撞伤(亡)83人。近五年来,桂林市一线环卫工人作业时发生被车撞的交通事故137起,碰伤划伤等意外伤害30余起。这一个个写实的数据,也折射出了环卫行业的高危险性。 因伤致贫苦于维权“无可奈何” 不管快慢车道,环卫工人都要保洁。尤其是“车窗垃圾”,如果不及时拣,被来往车流碾来碾去,会让垃圾范围扩大、在路面滞留的时间更长,令整洁的市容大打折扣。 “一线环卫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全部在道路上干活,潜在的安全风险很大,”南宁市西乡塘区环卫站站长李仕奎说,由于车速较快和视线不佳,凌晨和阴雨天成为事故高发时段。 广西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广西有3万多名环卫职工,其中2万多名是一线环卫工人,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较困难、年龄偏大。但这不是造成环卫工人道路清扫作业交通事故增多的主要原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环卫工人重大伤亡的案件,大都是因为司机醉驾、车速太快或是疲劳驾驶。 事故随之而来的是“因伤致贫”。南宁市西乡塘区环卫站环卫工人戚换忠告诉记者,一次作业中他被撞致颅脑等多处受伤,住院治疗花了7万多元,肇事车辆拖欠耍赖,只付了1万元,工伤保险又不能先行支付,他不得不东挪西凑垫付医药费。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陈耀娟,今年4月1日,她在南宁市动物园门口人行道保洁时,一辆快速行驶的电动车忽然撞过来,造成她的小腿骨折,需要开刀植入钢板。肇事车主赔不起医药费一拖再拖,甚至不接电话,陈耀娟只好借钱治疗。因为需要人照顾,丈夫保安的工作难保,生活入不敷出。 “身边好多工友出车祸后,肇事者不是消失、就是耍赖。虽然有关部门帮助调解,对方不配合我们也没辙。”戚换忠无奈地说,“我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心寒’”。 爱护环卫工人需“全民行动” 为防范交通事故,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道路清扫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环卫工人上岗作业时,应穿戴统一的反光安全警示衣、帽,作业三轮车必须粘贴反光条;交通高峰期尽量减少作业,遇车流量较大而且必须作业时,应提前、正确设置安全警示锥筒等标志;严禁清扫作业车辆在道路上逆向行驶或者随意变更车道等。 市政部门建议,司机在转弯或凌晨行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前方安全警示标志和正在清扫道路的环卫工人。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一线环卫职工的待遇,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如住建部门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环卫工人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做到应保尽保;2012年南宁市将编外环卫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由1300元提高到了2100元。 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与其他行业和工种相比,环卫工人仍属于低收入、弱势群体之列,广西住建部门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力度,从根本上提高环卫行业地位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强对环卫工人维权法律援助,以减少和避免环卫工人因公致伤致贫的情况发生,并加快建立环卫特困职工帮扶基金,帮助解决特困职工的家庭负担。 “为了给城市带来洁净,给市民送去舒畅,他们冬战严寒,夏战酷暑,日复一日从事脏苦累的清扫工作,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希望国家立法维护环卫工人作业安全,保护以环卫工人为主体的市政公益事业从业人员的权益。”李仕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