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记者职业使然,我对文艺院团改制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对赵本山老班底拍摄的关于院团改制题材的电视剧《不是钱的事》,充满期待。改制是大势所趋,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但是,我看了以后,感到很失望,不是一般地失望。这么长一部电视剧,其实,就是掺水掺多了的二人转,干货太少,苍白而不精彩。
首先是故事编得很不靠谱,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哪那么容易?敲锣打鼓,文化公司挂上牌,就成了吗?绝对不可能。头绪很多,比如必须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等等,非常繁琐。是个难事,大事,敏感事。事业身份转成企业身份,好多人会有顾虑,这需要彻底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里面会有好多故事。但是在《不是钱的事》中,一点没有反映,主创人员回避了现实矛盾,把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了。说白了,就是缺乏生活,凭相当然编造,当然就没有生活气息。剧中岳团长只是口头上说,“转企改制啊”、要“给团里创造价值啊”之类的话,观众弄不明白,怎么转的?转到什么程度?难点在哪里?都没有好好交代。
其次,情节太平淡,围绕艺术团二队生存展开故事,一条线索往下走。有个网友说的好:“一句话介绍《不是钱的事》剧情,那就是二队解散,不解散,解散,不解散,解散,不解散,解散,不解散……解散,最后还是不解散了。”主创人员应该把文艺院团改制的不易表现出来,很可惜,他们没在这上面用太多力气。剧中有一个角色叫陈老抠,特别抠门,小气鬼,也是个推进剧情的关键人物,调音台让他弄坏了,为了修它,每一集都要拿出来说说,跟店老板砍价,求二队队长报销,耍贫嘴等等。
还有,就是人物表演矫揉造作,赵家班底很明显不进入状态,原来他们在乡村,一招一式,都很出彩。可是,《不是钱的事》这个都市剧,小沈阳、于月仙们总感觉很隔,飘忽忽的。二队队长跟李部长套近乎,管人家叫三舅,然后跟队员们瞎吹,这个情节,感觉就是过去小村里的村民组长,在吹给孤陋寡闻的邻居听。
赵本山呢,依旧是客串,网友说他是“打酱油”的,唯一跟《乡村爱情》不一样的,是竖起了兰花指,扮演成“二人转”艺术家了,结结实实做了一回“伪娘”,他的“大婶”形象既刻板又滑稽。展示传统二人转的魅力,还是蛮有味道的,但偶尔看一点还可以,老是那么拿捏着,看着也就很乏味了。
一边看,一边感觉剧中的这些文化人,做的事情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比如岳团长通过上级,批下一点钱,交给了二队长(也没有个手续,用信封装着,有点儿像私下交易,这哪像个改制的团),二队长呢,给队员分钱,队员那个现场表现,简直是斯文扫地,真是一个“俗”字了得。为了讨好岳团长,二队长当着所有队员的面在办公室里给他按摩肩周。一边按摩,一边还让队员们靠近,听岳团长指示。这也太假了吧?简直成了滑稽剧了。
赵本山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了,他的《刘老根》《马大帅》等,虽然不全是精品,但还可以看。像《不是钱的事》这样差劲的电视剧,确实给自己丢分,也由此看出赵本山及其团队已经很明显在走下坡路了。搞电视剧,生拉硬凑,越来越远离观众。
按说,赵本山正当中年,该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为什么弄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呢?大概还真都是钱闹的。他和他的团队到处铺摊子,说白了,大把大把地圈钱。当然,他养着一大家子人,不赚钱不行,但如果老盯着钱,就浮躁了,讨巧了,不愿意卖力了。有人说品牌的社会效益可喻为:要面子;品牌的经济效益可喻为:要票子。情况常常是这样:你越要面子,票子也就跟着来了;如果光想要票子,也未必就有,还可能丢了面子。
如果本山少想一点钱,多想一点艺术,可能真成为大师级人物,但现在的状态不可能,他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越来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