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考不好美国高考,怪谁

2012-10-30 作者: 上传人:

  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有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其实专家的诊断过于笼统。美国SAT考试主要分成三部分:阅读、写作和数学。数学考试一直是中国考生的强项,平均分一直高于美国考生。至于阅读和写作分数普遍低也很正常,毕竟英语不是咱的母语。如果让老外考汉语,答题内容肯定也是千奇百怪,考不过中国考生也不值得惊讶。

  但是,仅此也不能推脱中国教育的问题。因为众所周知很多中国学生托福成绩考得很高,甚至是满分,说明语言能力对他们并不构成根本的障碍。问题在哪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去年的一道考题,题干为:“无论在生活中哪个层面,忠诚都是人们鼓励和赞赏的一项美德。因此,我们向我们的家庭、团队、学校和我们的国家献出忠诚。但很多时候,忠诚是盲目的:借着不自觉地与一个群体认同,将其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不必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了。认同某个群体的价值观,是否会让人们不必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这个题目说难很难,说简单也简单。说难,这个题目可以引伸出很多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甚至是哲学问题。如果学生读过奥威尔文学名著《1984》、哈耶克《走向奴役之路》或者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相关著作,肯定可以给考官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便没读过这些世界名著,如果考生能够结合历史和生活,用用鲁迅的思维方法,也可以拿高分。可是我们的中学教育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鲁迅的文章,却没有教会鲁迅思维的精髓。

  当然这也不能怪教师,就本人参与高考阅卷的情况看,高考的评卷标准是标准的甚至是僵化的。例如主观题部分严格按照“关键词”给分。即便考生逻辑、语句和思想写得不通甚至错乱,只要在文章中找到几个“关键词”,即可得分,而学生自由发挥得再好,语言再有创新精神,往往无法给分。就拿美国高考这个题目来说,我们阅卷的关键词一般是:爱国主义、舍己为人、遵纪守法诸如此类。

  莫言获奖其实给我们一个提示,莫言小学时辍学,后来才到高校深造,体验到了人世的悲苦,世道的沧桑,笔下才有神鬼。反观校门里学生作文往往听不见他们的心灵,看不见他们的灵魂,甚至找不到自己,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就如一个教师曾经教导学生,你们的中国梦应该是:赚大钱、娶美女。任何国家的考试能给这个梦想打高分才是怪事。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