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表示,“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它对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但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儿。因此,在稳定的情况下,我作为心脏科大夫不建议做支架。”(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有关心脏支架背后的过度医疗以及医德不堪,早已不是秘闻。一旦有心脏疾患,很多医院和医生,都会推荐搭支架,以致这样本来属于高端和精密的手术,如今渐有泛滥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台心脏介入手术平均使用约1.6个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 伴随如此大的支架数量,则是隐匿其后的暴利现实。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提到的那样,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 反思这样的不堪局面,踉跄的医德难辞其咎,在利益和患者的健康面前,很多医院和医生将患者利益放逐。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件“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但其背后,则是医患关系和医患互信的对立与裂痕,是以药养医、以器械养医成为医生收入主要来源的不争注解。 剔除心脏支架之类的过度医疗以及暴利医疗,当是医德重建和卫生监管的当下必须,唯有严肃监管,医德回归,方有可能革除暴利和过度的医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