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拍摄点选在灵隐寺,时值凌晨,序属三秋,导演 @门外劳人 安排拍摄僧人扫地镜头,杭州篇艺术顾问 @光头老大001 触景生情,赋诗两句以志之:“晨炊古刹醒,僧扫一地秋”。那是去年11月的一个凌晨,《中国名片》之“杭州”篇开机。该片由新华社拍摄制作,采用“图片电影”的创新手法,片中图片和摄录,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今年10月1日,“杭州”篇继“上海”篇之后第二个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画面里的城市清丽而惊艳。粉墙黛瓦、晨钟暮鼓、湖上画舫悠悠,而荷花,转眼就盛开在雨巷里撑伞少女的裙裾上。身在纽约的杭州网友“哈哈”读片思乡,“看完这个,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千山万水离开她”。 这两天,这段10分钟的视频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引来无数惊叹。 晴雨雪夜,告诉你杭州的美 记得西湖申遗时,杭州最打动评委的不仅仅是一面湖水,这样澄清而柔和的湖水世界上还有很多。令人动容的是,如此的千年湖泊和一座城市相濡以沫,和谐共生。 如何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表达一个城市的魅力精髓,当年难倒了整个摄制组。 因此,“杭州”开篇:一滴雨,轻灵地滴落在石雕少女的鼻尖上;一片雨,淅淅沥沥地染开了一幅水墨山水。 那不是雷峰塔么,那不是宝石山么……开卷的横移镜头犹如中国画的横轴,杭州,徐徐展开。 “杭州篇”的艺术顾问@光头老大001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助理潘海平,他说,全篇分为晴、雨、雪、夜四个篇章,内含自然、人文和宗教三个方面。 西湖画舫、灵隐、西溪,这里都是如诗如画的杭州。西湖边一对情侣撑起一扇荷叶来遮雨;中山御街上有个四世同堂铜像,而雕塑的原型大家庭在街拐角摆出了同样的和睦姿态;胡庆余堂药师挥手间,粒粒药丸在空中翻飞,定格;新年鞭炮的烟雾里,老板娘蒙着耳朵开心地跑跳……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杭州。 亭台楼阁里,那个老者清瘦的身影拨动着古琴,这是很多杭州人不知道的美,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其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 还有那首清冽的民谣,是小锣书,也叫小热昏,用古杭州方言唱的,四句唱出杭州十个古城门:北关坝子正阳门,螺蛳延过草桥门。候潮听得清波响,涌金钱塘共太平。 那些杭州元素,或直白或含蓄 “片头那个美丽的少女石雕,在西湖的哪个角落?”“片中西湖船娘和画舫茶艺师好漂亮,是不是演员?”西湖粉丝太多,网友们好奇纷纷。 其实,这里要表现的都是杭州元素,西湖水、龙井茶,这些元素很直白,但有些元素很含蓄。比如,在片中分量极重的少女石雕,好比不同篇章的分隔符,雨滴落在她的鼻尖上,花瓣飘到她的唇边。很多老杭州,甚至我们跑景区新闻的记者都认不得这是哪里采来的景致。潘海平有点小得意,这是杭州茅家埠一家小餐馆门口自立的一个石雕。石雕少女着汉服,在摄制组眼中,杭州,就是一个活着的汉文化载体。 比如贯穿全篇的童声《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作者李叔同就是在虎跑出家为僧。既是人文,又是宗教。 还有画师在扇面上细致地描上小童的秋千,王星记的扇子,很直白呀。但是,画师手指轻点,那个秋千居然荡啊荡啊,小童一个筋斗,翻出扇面,跳至湖中莲花上。那里可就隐喻了杭州近年势头强劲的动漫产业。 长发少女在电脑前作画,她一直没有转过身来,是的,她就是杭州著名的美女漫画家夏达。 镜头背后的那些人和事 《中国名片》系列为什么会选择杭州?杭州市外宣办相关人士说,杭州既是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很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很有代表性。作为杭州,也看中了这个宣传平台和制作团队,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播放杭州宣传片,对传播杭州文化,提高杭州知名度的好处不言而喻。 杭州市外宣办于去年4月开始与摄制组接触,而后立项、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因为是图片电影,单单照片就收集了上万幅,最后再从中精选。 照片有来自于专业摄影师(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还有一部分,是拍摄团队自己拍的。潘海平说最远的一张照片来自于美国,是一张美国传教士拍的保俶山老照片。本报记者的图片也有多幅入选。 片中第4分42秒,湖面画舫悠悠,中国茶叶博物馆茶艺师罗晓璟身着旗袍,用龙泉青瓷泡一壶西湖龙井。“那天很冷,我一整天都在船上泡茶,从天蒙蒙亮一直到天黑。”罗晓璟本人比宣传片中更瘦、更美,她入选是因为拥有中国古典气质,“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观”,同时,她也是杭州市茶艺师大赛第3名。 那个回眸一笑的船娘叫汪华芳,桐庐人,已经在西湖上划船6年,因为长得白净漂亮,是船娘中的“金字招牌”。 再回头说说开机的第一个镜头,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手书的“禅”字一亮,一位身着黄色僧袍的年轻法师拎一个沉重古旧的木桶、握一把大大的竹丝笤帚,在方丈楼前洒扫庭除,拾阶而下。那数秒的画面,摄制组48位工作人员,共同配合,拍了足足大半天。而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开机的第一镜成了意味深长的篇末。
晴雨雪夜,告诉你杭州的美
本报首席记者 肖菁 本报记者 杨晓政 刘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