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卖房赚大钱 谁还有心搞实业 楼市调控倒逼经济加速转型 在中央政府强力调控下,曾经过热的中国房地产经济开始降温。如今,楼市调控产生的更大作用——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其效果开始显现。有关专家指出,房地产过热暴露出中国经济一个大问题: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实体经济利润空间缩小,大量资金流向回报率高的房地产业,致使该行业价格最终暴涨。虽然房地产业能拉动经济,但经济发展不能靠高房价,泡沫一旦破裂,经济将长时间难以恢复。挤掉泡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不能靠堆钱拉动经济 许多地方政府一直将房地产投资做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柱,这与税收制度有一定关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是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对地方政府来说,其他税收源很少。 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明显减弱,统计显示,2012年1月—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2010年1月来首次落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从管理层的态度看,未来经济发展不打算靠房地产来拉动。大家都很清楚,该产业产生的巨大泡沫一旦破灭,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隐患。金融专家宏皓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挤掉房价泡沫是确保一切回归正常路径的基础。持续十几年的房价高涨必须到终结的时候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如果担心经济下滑,可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以及在消费方面给予支持,这些都可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本身不可能靠投资性需求大肆堆钱来支持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完全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本来就不可持续。 要转向发展实体经济 房地产过热其实暴露出中国经济出了问题。张茉楠分析说,房地产是个系统性问题,决不仅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它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出现空心化。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所有症结的表现。 “我们做过调查,房价暴涨时期正是制造业出现困境、下滑之时,这个时段是从2007年初至今。很多企业觉得做实体不如搞房地产赚钱来得快和多,大家因此纷纷把钱投向房地产了。”张茉楠说,在每年发布的财富排行榜上,前十位大多是房地产老板。大家都去做房地产,越来越多钱流向房地产,银行之前也愿意给房地产贷款,实体经济愈发艰难。金融资本挤占产业资本,经济发展越来越虚拟化,使中国经济恶化。美国、日本、希腊、西班牙等国都出现过房地产泡沫,他们把产业向外转移,沉淀下来的钱流到了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中,抬高了房价、地价,是畸形经济结构的结果。德国制造业非常强大,就没有出现这种泡沫。 的确,资本在逐利上永远都不甘寂寞,回报慢的实体经济总是会输给投机性强的房地产。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比尔·盖茨是中国的企业家,肯定也要开发房地产了。宏皓指出,不仅靠实业起家的众多民营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一些大型国企也“不甘寂寞”纷纷进军房地产市场。这样的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其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牵动整个宏观经济。经济泡沫化的结果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最大的风险就是经济空心化。今后中国经济无论怎样转型都要以“实业立国”为根本,实业立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本。 “房地产问题是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反映,解决它只有把中国经济转过来,加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才能将房地产业的水位降下来。”张茉楠指出。 中央政府持续对楼市的调控,也让各地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预期在降低。统计显示,由于调控的持续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量创下三年来的新低。这种情况也倒逼地方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向发展实体经济。 建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 专家指出,从目前情况看,楼市调控政策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秦虹表示,房地产调控方向不会动摇,这是毋庸置疑的,政策核心就是要一方面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一方面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张茉楠认为,解决房地产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美国、欧洲最近都提出再工业化,试图通过产业革命走出经济危机。中国也要大力扶持制造业,让产业资本有足够的利润回报空间。另一条腿是要培育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房地产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能只靠打压和限制,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该由政府管的给政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