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花钱乘公交,杭州一位小伙子因为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这两天,用巴掌赢得一个座位的这名男子,成为许多人唾弃的对象。而围绕年轻人该不该让座、对于不让座的行为该不该挥拳,网上两拨子人的争吵与谩骂,几乎到了恨不得拔拳相见的地步。
让座是美德,暴力是违法。之所以这么简单的认定,能够成为旁观者的一场口水战,我看核心的意义在于,5个巴掌,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我们再次去思考情与法这个老掉牙的主题,这便是: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完美现象。
之所以说不完美,我是不想将道德的罪名,绑架在这位不让座的年轻人身上。就像昨天未经证实的报道称,这位挨打的青年,可能是个性格内向的残疾人。而在我眼里,即便他并非残疾,也有可能这天正好身体不适;即便他身体健康如牛,也许他还不懂事,也许外界的教育和影响,还不足以让他懂得礼让的回报,比占坐一个公交车座位的身体舒服,来得更加美好;也甚或,他只是需要一句礼貌的询问,比如“您可以把座位让给这位抱孩子的女人吗”,他便能躬谦地站起身来。
但是,这个小伙,遭遇的是众目睽睽之下的5个耳光。这血的代价的5个耳光中,掌掌绑架着道德二字。
当道德的名义,以加速度的力量成为实实在在的掌掴,法律已经兑换成肉弱强食的一张白纸。当原本遇到恭谦礼让,该以感恩之心回应报之的君子风度,成为绑架在道德之上的必需品;当不让座可以掌掴,那么,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衣冠不整,如此生活中种种被人们共识了的不完美,只要你看着不爽,只要触犯了你心中对于“道德标准”的认知底线,是否都可以道德的名义,人人上前扇他几个耳光?若此,这个公共资源尚不充沛、物质文明尚不发达、文明程度参差不齐的国度,我们将不再听到赞美的掌声,而是处处传来愤怒与仇恨的掌掴声。
回到公交让座上来。假如这天,这位小伙见抱着孩子的妇女上车就让座,那么,视他人的礼让为自己必需品的这位男子,还有可能用感激之情回报一句感谢的话吗?我估摸着不会。在他眼里,那个被共识了的做人标准,已经付诸了道德的光环。让座,我当之得之。不让座,便是缺道损德。这种貌似正义的、单向需求的道德标准,将人间温情变成了冰冷法则,将行为高尚变成了鞭笞利器。这一天,当绑架着道德的目光形成掌掴的力量,便将充满温情充满高尚的道德,击得一片血淋。
所幸的是,围绕杭州公交车上的这场座位之争,理性的人们从中看到了道德的力量中所包含的暴力因素。它告诉人们,一个失去相互敬重的道德标准,便掺杂了邪恶的成分,它得不到真正的正义与共识。如果我们还没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敬重,我们便不要动不动拿道德来说事。倒不如,我们依然回到说礼、说理的层面上来。道德的力量在于温情的柔软。绑架了掌掴的道德,则是一种弱肉强食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