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8日电(记者赵春晖)与以往每天和羊群为伴不同,哈萨克族老人吐逊普汗今年春天更关心地里庄稼的长势。自从麦海因水库开始蓄水,这个不久前还偶尔回到草原上放羊的牧人,就彻底结束了游牧的习惯。
吐逊普汗居住的麦海因村是新疆额敏县的一个牧民定居点,建在附近的麦海因水库是2010年以来新疆首批开建的4座牧区水库之一,这座水库去年投入使用后,彻底解决了当地6.5万亩饲草料地灌溉难的问题,周边近两万定居牧民的饮水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从今年起,周边定居的村民不必再长途跋涉赶着牛羊到数百公里外的天然牧场放牧了。
与麦海因村的其他牧民一样,今年吐逊普汗家的200亩饲草料地有一半种上了苜蓿,另一半种上了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打瓜。吐逊普汗说:“有了水,这里牧草的产量至少顶得上以前的三倍,今年家里牛羊肯定不会再缺草少料了。”
从巴尔鲁克山迁下来的吐逊普汗一家,如今住在由当地政府统一建好的砖房中。5年前,这位哈萨克牧民每年至少要搬家四次,每次都要举家奔波数百公里。每年转场途中,家里的羊羔大半会被冻死和饿死,而人的寂寞和辛苦更是无法言说。吐逊普汗回忆说:“连生病了也得硬挺着,许多哈萨克牧民就是在转场路上离开了人世。”
哈萨克族是我国最大的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几十年来我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年逾六旬的吐逊普汗说,如果不是国家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他的晚年只怕都要逐水草而居了。
我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据新疆畜牧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新疆已有近19万户牧民实现了定居和半定居,近百万各族牧民摆脱了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
然而随着这一“善政”深入推进,定居工程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牧区水利设施滞后,定居家庭的饲草地规模远远不能解决牛羊的“温饱”问题。为了能让牛羊吃饱,每到深秋,牧民不得不继续赶着牛羊到上百公里外的天然牧场放牧。
在本世纪初的十年中,这种“人定畜不定”的现象在新疆北部牧区极为普遍,由于缺水,来自土地上的收益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一些最早定居的牧民甚至还面临着重返贫困的窘境。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结合实际,多方努力,加大措施,使天山南北百万牧民由定居走向“安居”。2010年6月,新疆决定新建27座水库,在牧区“蓄水兴草”,帮助76万还没有真正实现定居的牧民逐步“终结”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一决定出台仅仅15天后,4座牧区水库同时在北疆草原上开工建设,其中就有麦海因水库。
截至2011年底,短短一年多时间,新疆27项牧区水利工程已全部开工,而这个时候,第一批新建的水库多数已开始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在新疆北部,一座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定居新村悄然出现,越来越多的哈萨克牧民搬出毡房,住进抗震新居,甚至连他们的牛羊都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暖圈,再也不用惧怕寒冬的风雪。
如今,在距离麦海因村100多公里远的深山中,还有当地政府分给吐逊普汗家的几百亩天然草场。但吐逊普汗说:“现在那里已经禁牧了,无法再去放牧牛羊;再说草原上没有电,对于天黑就睡觉的日子许多牧民都已经过不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