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涪陵人”彼得·海斯勒的教书体验
我的学生,就是中国最大的变化
本报记者 王湛
在过去一年,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的《寻路中国》是在中国读书界被谈论比较多的一本书。这本书在中国已有10万册的销量。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他用英文写过三本关于中国的书——《江城》(River Town,2001)、《甲骨文》(Oracle Bones,2006)和《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2010)。
《江城》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书中写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很少提及的小城——涪陵。
这本书,直到最近才得以在故事的发生地中国出版发行。
涪陵,是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的一个小城,海斯勒曾在1996年至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生活于此。
《江城》这本书就是海斯勒对这段特殊经历的记录和思考。“涪陵是我开始认识中国的地方,也是让我成为一个作家的地方。在那里的两年生活经历是一种重生,它把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
在海斯勒之前,涪陵几乎没有外国人。
那两年,海斯勒戴着耳麦,终日游荡在涪陵的大街小巷、山山水水,面条店小老板、成群的“棒棒军”……都是他攀谈的对象。小人物在国企改革、三峡工程等大事件中的命运沉浮,都被写进了《江城》。海外研究中国的作品很多,但这样“紧贴大地”的白描式纪实则很少见。
而海斯勒,目前已经开始在埃及开罗定居工作,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他说,5年之后,他或许再来中国,以自己的眼光观察这个国家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