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天闭幕,中外媒体的“长枪短炮”随即向会后的总理记者会聚拢,争睹温家宝以中国总理身份出席人大记者会的“谢幕演出”。过去十几年,总理记者会既是历年人大会议的重头戏,也是各国媒体与中国领导人定期举行的“最近距离接触”。 昨天温总理一共回答14位记者的提问,从涉及民生的房价、通胀、贫富差距,到人民币汇率、藏人自焚,甚至王立军事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版图中几乎所有敏感议题都得到温家宝的答复。BBC说,没有想到中国总理会如此坦率,如此真情流露。与以往相同,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改革议题投入很大关注,它们把温家宝提到的“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这句话,当做一种“警告”来解读。但《纽约时报》提醒说,中国在通向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上只会谨慎走小步。英国学者迈克·迪伦说,事实上中国走任何一条改革的道路,都不会手拿西方的地图。 外媒聚焦温家宝“吐心声” “温家宝最后一次以中国总理身份出席人大记者会”,这条消息牢牢占据国际舆论昨天报道中国的重心。BBC题为“温家宝动情告别”的文章说,对世界而言,一年一度的中国总理记者会本就是“接触中国领导人的难得机会”,更少见的是,温家宝此次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此动情,如此真情流露”。 BBC说,发出如此感慨是因为温家宝在记者会之初便对担任总理的9年中“许多事情没有办好”表达“遗憾”,为在其任期内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表达“歉疚”。他还提到“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这些动情言语被BBC总结为“吐心声”。文章还说,中国总理表示要在任期最后一年,“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 法广中文网说,回顾温家宝担任总理的这么多年,中国度过非典、华中水患、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他的表现的确可受到相当程度肯定。不过,近年来物价上涨、房价急速攀高则引来不少民怨,而民生也越来越成为中国两会的焦点。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结说,在长达3小时的记者会上,一种沉思的语调贯穿中国总理讲话始终。 “温家宝的话会让那些谋求对中国产品加征高关税的美国议员们沮丧”,美国《堪萨斯城星报》做出如此断言,是因为温家宝提到“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该报认为这话的意思是“人民币升值进程要结束了”。《澳大利亚人报》认同人民币汇率是在美国国内激发反华情绪的一个“热键”,但该报认为,中国总理更强调的是“将继续加大汇改的力度”。 在昨天记者会结束后,很多国际媒体像上述两家媒体一样对中国总理的话争相解读,法新社翻译温家宝讲话的稿件短时间内超过10条。在昨天中国总理回答的14名记者提问中,人民币汇率只是敏感问题之一。路透社称,在内政问题上,温家宝提到两岸关系、藏人自焚事件、香港选举、房地产价格、政府债券、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甚至包括引发外媒关注的王立军事件。在外交方面,则谈到中美经贸关系、叙利亚问题等。路透社称,中国总理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将加大经济和政治改革力度,让更多人分享财富,使经济增长更能适应当前困扰中国的内外风险。 “政治体制改革”,这似乎已成为近年来总理人大记者会上外国媒体最感兴趣的话题,一些西方观察家一直期待,这个词能在中国激发出某种“化学反应”。美联社说,温家宝是谈及政治体制改革最多的中国领导人。BBC称,温家宝谈及此事时甚至触碰了一个在中国很少被公开提及的话题——文革。他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这句话迅速被国际媒体解读为“警告”。俄新社猜测,被警告的对象是不积极推进地方民主的地方政府。 “中国致力于推进的政治改革未必是西方式的”,《华盛顿邮报》14日如此提醒。《纽约时报》也说,与以往一样,温家宝没有明确说明进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改革,他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将“循序渐进”,而非大刀阔斧。法新社说,一些人因此批评中国的改革“只是说说而已”。 “中国走任何一条改革道路,本就不会手拿西方的地图”。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中国研究学者迈克·迪伦14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说。他表示,对西方而言,中国总理年度答记者问是“阅读中国的一个机会”。在3小时答问中,中国总理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版图中几乎所有敏感议题都谈到了,足以为关心中国未来的外国记者绘成一张采访地图。
改革30年,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复杂
“经过30年改革,中国社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南非《马福瑞克日报》说,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总结出一套新的管理办法,以应对地区间竞争、腐败猖獗、环境恶化严重、就业和社保日益不稳定、大规模的跨省移民以及新的社会紧张等问题。
“中国经济形势总体积极,之后也会光明”,这是瑞士《新苏黎世报》14日对中国未来的判断。英国《泰晤士报》的判断则是“中国未来灿烂,但有一丝阴云”。文章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虽然经济总量未来十年都不会超过美国,但中国已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了更大的增长份额。未来中国对全球经济的主导将继续,而且分量更重。但中国未来必须克服巨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障碍,比如人口老龄化。BBC称,《泰晤士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科勒斯基刚从中国回来,他说他和很多刚从中国回来的人一样,也想大喊“我看到希望和未来了,他们的办法很管用。”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温家宝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世界因两会打量中国
“中国两会成为拨动世界经济的弦,两会之初,全球股市因中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而下跌,14日,欧洲股市又因中国总理的承诺而上涨。”这段文字14日出现在德国《世界报》上,文章认为,这说明“在债务危机下,世界真的害怕中国经济抛锚”。
随着温总理记者会结束,2012年两会也正式结束。在西方舆论场,两会常因“结果往往能事先预测”而被调侃为“橡皮图章”,英国《经济学家》5日报道两会文章配发的图片甚至是一张中国边防图章。但有意思的是,国际媒体受两会激发“打量中国”的文章却在增多。《经济学家》文章也承认,中国人大全职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准都在提高,
在法律起草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不是茶话会”,南非《马福瑞克日报》说,在过去15年里,中国人大一直着眼于把中国的法律体系推向“法治”。这对中国适应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国际规则是重要的。
俄罗斯《导报》14日说,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答记者问时都强调了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率目标定为7.5%。这表明在直接经济危机和高层领导更迭之际,中国正在寻找一条新的稳定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与去年两会一样,今年两会仍“以民生为上”,这是个大趋势。
日本TBS电视台14日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当日在答记者问时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很谦虚,然而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飞速腾飞,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随之升高很多,可以说中国得益于此前在改革中积累的力量,在这个十年中展翅飞翔。而以胡锦涛、温家宝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在亲民的问题上也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变得日益强大,中国与邻国摩擦也逐渐增多,中国在大国影响力和感召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对中国过去十年道路的类似打量在国际媒体上还有很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14日在提问时便称,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
英国《金融时报》说,过去20多年,西方观察家一直预言中国会崩溃,但时至2012年,中国看上去却比自己在过去20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当这个国家的高级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两会时,共产党的务实和反应能力得到尽情的展示。但文章认为,中国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很多问题上需要改进。比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环保法律,但“你在北京推开窗就能知道人们在呼吸多么差的空气”。14日,中国人大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美国《大西洋月刊》13日说,中国在自己的“国情咨文”中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这是一种政治信号,它提醒各级政府“GDP崇拜的日子需要终结”,将不得不为拖延已久的重组让路。这不只是喊口号,政府意识到经济再平衡需要对增长减速抱有宽容态度。中国政府的中心优先选择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它面临的首要挑战是经济增长引发的社会政治紧张以及不平等。在经过35年迅猛的经济扩张后,增长的故事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已不是那么吸引人了,仅仅增长已不是克服结构性问题或确保政权政治合法性的灵丹妙药。路透社说,“为屠杀通胀之龙,中国已愿牺牲自己最重要的资产——经济增长”。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