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写有“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字样的电子大屏幕宣传语图片在网络上疯传。图片上偌大的“成功纳入”、“特困地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宣”刺痛了公众的神经。虽然政府回应称这并非官方所为,但当地官网上题为《新邵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文章显示官方与庆祝无法摆脱关系。(1月31日《南方日报》)
电子大屏幕上的宣传语(资料图)
“贫困帽”是如何“千辛万苦”才戴上的
国家级重点扶贫县有着特定的标准,也有着多年来的固定衡量评定套路,有必要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获得吗?我们都知道,“努力”的意思就是正面参与,是工作积极、主动发展地方经济的意思,一个“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贫困县”的表述让人摸不着头脑。贫困县相对于普通县及“百强县”等,应是“落后”或“滞后”的意思,通过两年的“努力”才获得,这不是“倒着跑”了吗?按道理说,两年来当地“积极努力,千辛万苦”应离“贫困县”越来越远才对,为什么反而“获得”了?那么,两年时间“千辛万苦”究竟使用到了什么地方了呢?
不排除有几种可能。要么就是“浪费无用功”,“光喊号子不出力”,两年间没有让县里经济和社会有什么发展变化;要么就是将“努力”用歪了;第三种可能,也有可能是为获得名称而“公关”了。除上述三种解释,我们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当然,没有调查核实之前终究属于猜测,但“千辛万苦”才获得的贫困县称号,暴露出来的却是贫困县评价机制本身的问题。首先,至少说明贫困县评选与评定本身透明度不高;其二,还与“淘汰”机制严重缺乏有关。贫困县名称对于一些县来说,就是一个一旦戴上了就摘不掉的“金字招牌”,也值得“千辛万苦”,所以,这也是一个现实“漏洞”。
其三,还说明对贫困县政策效果评价及帮扶资金的事后监管不到位。资金是否投入得当、产生了多少效益,没有一个事后评价与问责,这也促使一些官员“乐此不疲”和“千辛万苦”。总之,无论是当地政府在获得贫困县名称之后的“特大喜讯”的“不以为耻”、还是“千辛万苦”表述之下一不小心流露出来的“潜规则”,都说明从根本上改革和调整贫困县政策及评价机制的紧迫性与势在必行。 毕晓哲 (评论员)
对“祝贺”不知情比祝贺本身更“欠妥”
正像新邵县某些负责人说的那样,站在新邵县的角度,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确实也是一件好事。但贫困并不光荣,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还大张旗鼓的“祝贺”,当然“欠妥”。
不过更“欠妥”的是,县里的相关部门对这一宣传行为“均不知情”。
当地政府在回应中说,该宣传标语是一家民营企业在“没有征得政府任何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制作的。该企业老板认为“这是新邵县委、县政府为老百姓做的好事”,这也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声音”。这可就怪了,民营企业制作表扬县委县政府的宣传标语,不管是“发自内心”还是在拍马屁,都不可能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进行。
而且,政府网站上的新闻宣传稿总不会是民营企业家写的。“从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会上传来特大喜讯:新邵县被正式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样的表述和那个广告牌上的内容完全是一脉相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县里应该“责令”整改的,恐怕不应该是那个莫须有的民营企业。
把贫困当光荣当然“欠妥”,被媒体曝光之后理应老老实实承认并加以改正。而当地对自己的错误不但不能坦然面对,而且还想方设法进行掩盖,这样的作法让人觉得更不应该。 刘昌海(教师)
“庆贺纳入特困区”背后的观念贫困
在笔者看来,为成为贫困县“很高兴很感激”,尤其是官员有这样的想法,反映出思想观念的贫困。具体地说,在对脱贫的问题上,过于依赖上级的扶持、拨款。记者在新邵县政府网站上发现,去年11月曾刊登文章称被正式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特大喜讯”。这说明,其实当地官方也是“热烈祝贺”被纳入“特困”的。
脱贫可不可以利用外援?当然可以。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适当扶持也是应当的。只是,要改变贫困面貌,关键还得依靠自己努力,要将外界“输血”变成自己“造血”。否则,获得再多的资金、帮助,都是没有用的,甚至可能陷入“越扶越贫”的怪圈。联合国等有关机构认为,要消除贫困,首先必须消除观念贫困。如果地方将脱贫主要寄希望于“等靠要”,就是一种严重的“观念贫困”。
新邵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广告中“热烈祝贺”四个字用得实属欠妥,已责令有关部门对内容立即进行更改。应该说,更改广告中的用词是容易的。但是,要改变一个地方人的观念,尤其是地方官员的思想观念,却绝非一项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任务。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了,但该县成功脱贫的路还很漫长。如果“热烈祝贺”的背后还有对中央扶贫资金的“歪脑筋”,“观念脱贫”就更难了。 李清(编辑)
尝试站在贫者立场理解那种庆祝
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不仅没有落后的羞愧,反而当成了莫大的喜事,这自然激起了舆论批评。
我倒觉得,如果这个新邵县真的是需要扶助的贫困县,地方政府庆祝戴上贫困县帽子,问题也不是太大。为什么呢,当地政府宣称“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表面上是在“庆贺贫困”,他们其实不是庆祝成为贫困县,而是庆祝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了。用语可能欠妥,但我们应该善意地理解这种庆祝,理解贫困县那种渴望补贴、渴望优惠政策、渴望被国家和社会关怀,从而摆脱贫困的急切心情。
这种对贫困县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是正当的,是转移支付和分配正义的应有之义。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下,如果凭自身的努力,后发劣势和发展鸿沟下,可能是永远无法摆脱贫困的,必须有政府的转移支付,这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制度。而要争取到中央的支持,各地必然会有竞争,努力争取的称号终于得到了,那种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兴奋,可能有点儿夸张,却带着贫困县民众的很多心酸。发达地区,不需要别人的救助,不需要中央的转移支付,可贫困地区不一样,他们自身缺乏造血能力,没有商人来投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了他们的穷可能不断地世袭下去,也许只有一顶“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帽子才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看到脱贫致富的曙光。
宽容比批评更需要勇气,舆论应该尝试用贫困地区的人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庆祝,而不是站在发达地区的高处,嘲笑这种略显夸张却反映真实想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