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新华网评:如何化解“好人难做”的道德困境

2011-11-29 作者: 上传人:

    日前,笔者带孩子看病,在帮一位怀抱婴儿、身材矮小的妇女把输液袋挂上一个空吊钩后,立刻遭到附近的“占坑”男子“呵斥”。随后发生的争吵,虽以理亏的“占坑”者悻悻离去结束,但那毫无同情心的恶语、蛮不讲理的嘴脸,让安静温暖的输液室陡然嘈杂起来,令寒意涌上心头,久久难以散去。

    伸把手的事,本不值一提。可就是这伸把手,却招来如此不快,让人始料未及。尽管与彭宇案、许云鹤案的当事人,以及那些做好事反遭诬、要靠监控录像还以清白的人相比,笔者这点“委屈”算不上什么,但事实无疑表明,好人难做的道德困境,不仅仅在引发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中,而且可能在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的角落里。

    诚然,好人难做,有环境的问题。拉人一把反遭“你不撞人,为什么要扶”的当庭诘问,洗刷清白要靠监控录像,救人受伤牺牲反让妻儿生活无依,无奈的现实似乎在暗示着好人未必有好报,宣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哲学。不过,当人们为那些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主角身处险境、官司缠身而唏嘘感慨、愤愤不平,进而指责人心叵测、世风不古之时,好像问题都是别人的。在宏大的道德争论之外,我们是否也应该想一想,自己能为改善社会风气做点什么。

    现实中,人们其实鲜有机会面对义与利的生死考验,更用不上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平凡的生活,多由一些琐碎小事构成。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给老人和小孩让个座,电梯里把烟掐灭,上车时自觉排队……这些细节虽微不足道,却组合成了现实生活的模样,决定着置身其间的人们生活在怎样一种心情和环境中。

    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道德环境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道德大厦的耸立,离不开深厚而广泛的根基土壤。而个体的日常行为,恰是这根基中的一沙一石。举手之劳,毫不费力,却能给他人送上些许温暖,赢得一份感谢,生活因此也会增加一点美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点同情心、公德心,聚沙成塔,小善同样能聚合成涵养道德水源的森林,提升道德水平的力量。

    向善的本能,让那些见义勇为者挺身而出。没有得失算计、利害权衡,只因心中早已保存生长着关爱同情、扶助弱者的善心。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从来自私自利、罔顾公德的人,关键时刻能伸出援手。也许我们还没有强大、勇敢到能够奋不顾身直面生死考验,可这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德、关爱他人,既简单易行,又不会损及自身,照样能惠及他人,培育向善的道德勇气。

    当然,行善的社会环境并非不需要制度支撑和外部激励。正在调研起草的深圳市《助人行为保护条例》拟规定“诬赖救助人,应受到一定惩罚”,有望从源头上化解救助人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而一些地方“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的建立完善,也在替英雄们消除“后顾之忧”,引导和鼓励着更多义举善行。这样的举措,给善意的生长带来一缕阳光,给道德勇气的释放打开一个出口。但只有每个人都主动剥开被私利包裹的善心,接受道德阳光的洗礼,义举善行才能不断生发,茁壮成长。

    勿以善小而不为。无须豪言壮语,无须大张旗鼓,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播下善的种子,用心呵护道德养成,终将收获和谐的果实。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