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最美婆婆”启示建好道德高地

2011-11-09 作者: 上传人:

 
 
 
 

  一个极其普通的老人,在佛山救起先后遭受两辆汽车碾压的女童小悦悦,因与18个路人未施援手的走过形成强烈对比,一时间备受媒体和社会关注。

  继“最美妈妈”、“最美警察”、“最美乡村女教师”之后,陈贤妹这个满脸皱纹、年近六旬的乡村阿婆被冠以“最美婆婆”的美誉,这并不是网友的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感动与尊重的延续。

  当记者在陈贤妹老家采访她时,她不时打断记者的话,自言自语:“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我从小就知道要做个好人,好人有好报”,“说高尚的那些是假话,因为帮助别人本来就是很平常”……陈贤妹本就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普通人,在家里,打理家务、养猪、耕田,样样都在行;在佛山,帮人煮饭、接送孙子上学、抽空捡垃圾,帮补家用,照样乐呵呵。她平时就主动帮人,看见老人小孩衣服破了就帮忙补好,老人跌倒了就帮忙扶起,还几次救起掉进河里的小孩,“哪里会想那么多”。勇敢救起躺在血泊中的小悦悦,这只不过是陈贤妹做过的众多好事中的一件,可以说是善良人长期助人为乐养成的习惯使然,在良知驱使下的自然之举。一个连报纸都看不懂的阿婆的善举,怎么会被解读成为了“炒作”、为了“出名”?个别人的无端揣测,也与陈贤妹的坦荡与朴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贤妹的美,还体现在她如何对待荣誉上。当10月28日她再次被“请回”佛山,接过“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时,不禁双脚发抖,如有可能,她希望远离这一切。那一晚,她总觉得有点不踏实,睡得不好。因为她觉得救起小悦悦是很自然的、很平常的事,不应该享受这么高的荣誉,所以忐忑不安、睡卧不宁。不该有的就不能有,这是平民阶层一种最普通的道德文化判断,却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心灵之美。陈贤妹的美,也体现在其道德自觉上。她身处社会底层,一贯乐于助人,施救小悦悦,绝非偶然,而是道德自觉下的必然。有了这种自觉,她考虑的不是值不值、怕不怕,而是应该和必须。这是最难能可贵和最值得学习的,也是社会大众、精英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反思的:建好道德高地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大家的自觉。

  因为陈贤妹坚信“好人有好报”,一直坚持做好事,在不经意中走上了道德高地,拾起了跌落的良心,成为了“最美婆婆”,值得钦佩更值得效法。越是因为有个别“好人没好报”、“助人反被诬”现象存在,越要旗帜鲜明、身体力行地去抢占道德高地,而不能成为放弃道德自觉、从此充当看客、主动让出道德阵地的理由,这是弘扬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精神的需要,更是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前行。时代呼唤更多“陈贤妹”,期待涌现更多“最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以捍卫道德和人性的名义,拒绝冷漠,见义勇为,乐于助人。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