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警惕西方的学术反华

2011-10-21 作者: 上传人:

近日,美国“清史专家”帕姆拉·克劳斯利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世纪之久的身份危机”的文章。文章将“中国人”等同于汉族人,认为清朝“不是中国”,把满族等自古生活在中国领土之内的少数民族划到中国之外,因此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政府现在主张的国家主权是“虚构”出来的,是“通过迂回的办法声称对原帝国的领土满洲、内蒙、新疆、西藏和台湾拥有所有权”。这种对中国政府合法性的质疑文章在英文网站上广被转引。看来,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大众媒体传播的反华威力可真不小。

    克劳斯利1999年出版的《半透明的镜子:清朝意识形态中的认同与历史》一书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其中她考证说“皇太极”名字不对,应是“Hung Taiji”,而“Hung”来自蒙古语。最近十多年来,她的研究兴趣已不在清朝史,但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她旧话重提,追溯到清朝来论述“中国身份危机”,反映出她从学术研究走向学术反华的意图,而这种所谓“新清史观”正好迎合西方批评甚至颠覆中国政治的潮流。

    诡异之处在于,对于中国,西方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制造了数不胜数的“误会”和“争议”。这些“误会”和“争议”多与历史、国土和主权有关。

    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在澳大利亚工作,发现当地电视台反复播放“瓷器发明的故乡日本”等纪录片和商业广告,大为诧异,问澳大利亚人,“瓷器发明于中国,连西方人都把‘瓷器’(china)之国叫做‘中国’(China),媒体公然传播历史谬误,怎么没人纠正?”回答是,“日本支付了可观的片酬,而澳大利亚公众并无兴趣探讨究竟哪国是瓷器的发明者”。但细究之下,发现当地高档餐馆的瓷器确实多来自日本,洁白、细腻,看起来十分舒服,而中国瓷器基本上被局限于在唐人街吃中餐的特定氛围。

    最近的例子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现在每天反复播发一则广告,“马可·波罗13世纪来到蒙古,发现这里城市的繁华是欧洲人根本难以想像的”。从一定意义上说,CNN似乎没错,因为那时中国元朝的确是由蒙古族统治。问题在于,西方人述说自己历史的时候,总是清清楚楚,从来不犯糊涂。不论是拿破仑和希特勒横扫欧洲,还是英国征服印度、西南非洲,抑或美国占领波多黎各、殖民菲律宾,都没有把被占领土改口叫做自己的国名,而讲到中国时却为何以“蒙古”代之,不谈中国的朝代名称呢?

    孔子2500多年前已经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天西方手中掌握着新闻霸权,而在21世纪的全球化信息时代,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充满谋略、陷阱和明枪暗箭,动机不纯的历史叙事,其杀伤力绝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争。西方社会只对内实行“政治正确”,对外总是不择手段却冠冕堂皇。中国人崇尚忠义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对外话语中,未免显得木讷,经常落于被动应对的下风。中国当适时针锋相对,夺回阵地。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