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外国媒体眼中的中国新时代特色

2011-09-23 作者: 上传人:

  近多年来,外国媒体掀起了一股又一股“中国热”,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文化、社会,呈现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中国。

美报:中国年轻富豪青睐海外教育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6日报道 题:中国的年轻富豪在别国受教育

根据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1年少壮派富豪榜》,在56位财产超过10亿元人民币、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国富豪当中,有五分之四的人说会考虑把子女送到海外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富二代曾在美国或欧洲留学。

2010年国际教育学会一份报告说,去年共有12.8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求学,从而令中国学生成为美国大学校园里最大的海外学生群体。其中在美国读书的中国本科生达到了4万人,是2005年的4倍多。

学生外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越来越富裕,很多人越来越有经济实力去海外接受教育。

经济改善并不是父母送孩子去海外上学的唯一原因。尽管从表面看来,中国出现了中等教育大发展,但它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未能摆脱批评家所说的对死记硬背和僵化考试制度的依赖,这种依赖是非常危险的。批评者说,也许拿到学位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学校并没有教他们如何进行分析性和创造性思考。

对中国教育质量感到困扰的不仅是精英阶层,随着中国希望调整其产业结构并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很多公司表示它们即将出现技术工人短缺。

北大附中国际部主任江学勤说,政府已经认识到它所面临的问题。他在去年写给《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中说:“无论外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对中国大学毕业生有同样的不满:他们不能独立工作,缺少团队合作所需的社交技巧,而且不肯虚心学习新技能。”

当然,改革已经在进行了。江学勤说,北京去年启动了一项提高教育质量的十年计划,而且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鼓励多样化和独立思考。

  【阿联酋《国民报》网站8月6日报道】题:“超女”对中国人而言不是值得吹嘘的偶像

【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19日报道】题:限制驾车措施令北京交通拥堵缓解(记者何爱丽)

在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全市道路呈现在一个两层楼高的大屏幕上,像一张绿色的蜘蛛网。操作人员密切观察地图,留意代表拥堵的红色路段,并监控显示车流速度的数据。

这些数据似乎表明一种迹象:在市政府的一系列治理交通拥堵措施实施近半年之后,北京的拥堵状况似乎暂时缓解了一点。

红色路段最近出现的频率有所下降,在五环内的早高峰时段,车辆平均时速为25.5公里,比去年同期快了10%。

驾车者浪费在堵车上的时间也减少了———4月份道路拥堵时间为平均每天45分钟,而去年同期则是令人心灰意冷的2.5小时。

交管局一名官员说,以限制牌照发放数量和提高停车费来减少车辆使用的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北京从1月开始限制新增机动车牌照的数量,此外从上月开始,市中心以及中关村等重点区域的路边停车费涨到首小时10元(首小时后15元/小时),价格是之前的几倍。北京的停车位利用率因此下降了五分之一。

【《印度时报》网站8月22日报道】题:中国妻子离婚后失去财产权

中国最高法院日前出台司法解释,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的婚姻法,在舆论界引发轩然大波。

该司法解释于8月13日生效,规定夫妻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房产属于产权登记方的私人财产,而不是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

这一司法解释意在处理离婚案件中的房产争端,但妇女权益组织表示,这让女性感到既不安全,又不浪漫。

一名专门处理离婚案件的律师刘岩(音)说,这项司法解释挑战了中国传统观念,即要想保持婚姻稳定,新郎需要购置一处房产。对于中国男性而言,没有婚房很难结婚,而根据过去的规定,一旦离婚,该处房产的产权属夫妻双方共有。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8月21日报道】题:中国试图阻止女性为钱而不是为爱结婚

随着离婚率大幅上升以及人们普遍担心新的高涨的物质主义风气,中国政府正试图阻止女性为钱结婚。

如今,在中国繁荣发展的城市,在一桩婚姻得到同意之前,未来的丈夫通常会受到审查,考查他们是否有房,最好还要有车。没有房子就结婚被戏称为“裸婚”,被人们普遍视为冒险的选择。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24岁的女嘉宾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豪宅,而不是总是让我开心的男朋友。”她还要求说:“我的男朋友月薪必须达到20万元人民币。”

【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16日报道】题:中国重新爱上自行车

作为无产阶级代步工具达数十年之久的自行车,今年出人意料地成为中国人的时尚装备。

曾经在中国城市里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潮早已干涸。当年的人们大都骑着结实的“飞鸽”牌自行车,穿着清一色的毛式中山装。

对新一代中国人来说,在西方和日本的带动下,自行车重新成为时尚。今年,在上海最新潮时装店的橱窗里,时装品牌广告旁边装点着五颜六色的定制自行车。

中国的一批批自行车爱好者开始在车流稀少的午夜组织环城骑行活动。

在上海开了一家定制固定齿轮自行车商店的加拿大人泰勒·博瓦说:“在过去6个月里,如果你看看中国的生活类杂志,会发现至少有一半杂志曾以自行车作为某一期的封面或是主题。”

他说:“两年前我们开业时,到处都找不到关于自行车的文章,而现在网上有了自行车论坛,会有100万人同时在线讨论自行车,上传自己的自行车照片。”

他还说:“男人拥有一辆很酷的自行车就好像女人拥有一个名牌手袋。这样他们的装备才算齐全。现在有很多人把他们和自行车的合影放在自己的网页上。” 

美国《纽约时报》5月15日文章,原题:尽管限制,微博在中国依然流行

24岁的清华毕业生王寅(音)经常使用微博。“我对当前事件、我朋友在说什么以及与健康和心理有关的信息最感兴趣,”王说,“我每天用电脑或手机登录超过5次。在线时间长达两三个小时。”

自从两年前中国各大网站广泛开展微博服务以来,他们已经吸引2.2亿多注册用户。如今,微博对公共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广告客户开始展开针对微博用户的宣传活动,而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也都在竞相发展和改进微博服务。海纳国际集团分析师赵春明表示:“新闻媒体、名人和公司总裁都通过微博发出自己的声音。它正在改变人们接收新闻和信息的方式。”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5月4日文章 题:如何看到真实的中国:乘坐北京地铁

我计算了一下,在我和丈夫住在中国的近三年时间里,我在上海和北京乘坐了大约1000次地铁,加起来大概有500个小时,花费是2000元左右,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社会经历。我还能熟记北京地铁到站时的广播词,每到一站都会先以普通话进行广播,然后用英语重复一遍,这是单调但有用的语言课。

北京的地铁系统起步缓慢,但发展迅速。扩大的地铁系统对于解决道路拥堵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近500万辆汽车堵在路上,这—数字2011年以每月2万辆的(受到控制的)速度增长。但地铁为我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当10号线在我们的公寓楼外开通时,我和丈夫十分兴奋,我们飞快跑到地铁站,争当全北京第—批体验者。

10号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突然之间,我们穿越北京不再只能乘坐较老的1号线从东到西穿越北京。

乘坐10号线,我们如今能向北从中央商务区到达体育场,途经餐饮购物街以及使馆区,换乘机场线路,并且向西一路到达高校区。由于这样一条路线,10号线的乘客层次比较高—— 包括很多学生、少数外国人,还有提着公文包的中产阶级。

去年冬天,我回到北京准备再长住一段时间,我坐了10号线之后向丈夫惊奇地讲述乘客们的举止在我们不在北京的八个月里有了多大的改进。

10号线的乘客沿着标明车门外缘的线井然有序地排成两队站好。列车即将进站时,没有人动。而且,每个人都像盆栽一样站在那里,等待乘客下车之后自己再上车,不再像过去那样车门一开就急着进去。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5月1日报道】题:中国最新的狂热:穿越到过去(记者何爱丽发自北京)

一名年轻男孩想象自己是个英雄,打败了曹操那样的军事首领,一统相互交战的各国。

一名年轻女孩讲述了自己同经典著作《红楼梦》里的美男子贾宝玉相会的故事。

据中国媒体报道,很多学生都在自己的作业,甚至考试中提到穿越——“过去”是一个颇受欢迎的新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新的狂热——有关穿越,即时间旅行的故事——激发了他们的这种迷恋之情。

湖南卫视今年早些时候播出一部创下历史收视纪录的穿越电视剧后,这一过去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上的题材开始迅速流行起来。

这部名为《宫锁心玉》(《宫》)的电视剧讲述了一名来自现代社会的女主角穿越回清朝,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阿哥们陷入一段三角恋。

包括《宫》续集在内的更多穿越剧正在筹备之中。

这一题材备受欢迎,乃至国家的审查机构最近叫停此类电视剧的播出并称,这是对历史的歪曲。

大部分穿越迷都是30岁以下的女性。很多都是青少年。

观察家们称,中国有那么多年轻入迷恋此类故事是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一次逃避重压生活的机会。

举例来说,作家古清生指出,那些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日渐上涨的房价压力。

他说:“从心理上讲,他们希望在某种方式上逃避。他们的时间很少,他们虽然想阅读历史书籍,却不想涉足过于沉重的近代历史。因此他们选择穿越类小说。”

愿望能够得到满足也是此类题材广受欢迎的一个因素。这种故事能让普通人想象自己就是剧中人物,在技术不太先进、教育较为落后的年代罩胜人一筹。

《梦回大清》出版商阅读纪首席执行官侯开说,特别的是,女性阅读者或.观众能想象自己就是童话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回到过去,被众多王子追求。

  英国广播公司5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中产阶层感受物价上涨之痛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题:行程已达12.4万英里的中国“超级女邮递员”(记者马尔科姆·穆尔)

    在过去15年里的每一天,不管天气怎么样,一名中国女邮递员总是会踏上让她的英国同行退缩和汗颜的征程。

    43岁的罗细英负责收发中国南部江西省一个有8个村庄、2万人口的山区乡中的所有邮件。

    她有两条邮路要走。一条来回25英里(1英里约合1.61公里———本报注),要步行在陡峭的山路上,另一条来回43英里,自去年修了山间公路后,其中一段她能够骑自行车。每条邮路覆盖4个村庄,她轮流走这两条邮路。

    她1996年进入邮局工作,迄今已经穿坏了60多双鞋,走了大约12.4万英里。罗细英出生在陈坊乡,父母和丈夫都是农民,在当地原来的邮递员被派往别处之前,她也是农民。她说:“邮局的人来我们家,问我愿不愿意临时接替他的工作。后来我干得不错,他们就给我转了正。”她每个月的工资是1100元。

    每天早上,罗细英吃完早饭,在7点30分来到陈坊邮政所。她说:“只有我一个人。我先打扫一下卫生,然后在仓库里工作,到了12点,回家吃午饭。”吃完饭,罗细英就出发了。来回要10个小时。邮局的人自豪地说,15年来,她从未丢失过一封信件。她被评为“劳动模范”。

    她说:“刚开始干时,我会起水疱,但现在我身体很好,路不算太难走。我每周工作6天,星期天休息。我是唯一的邮递员,村民们常常会在我休息那天到我们家,不管怎么样,我总是会把邮件给他们。” 

在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众多,找工作容易,但找份满意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路透社北京9月14日电】题:在中国繁荣发展的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今年夏天,中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大学毕业生从埋头苦读转为四处找工作。但是,数量如此众多的毕业生加入“世界工厂”的就业大军,这引发了各界对中国市场能否吸收这些毕业生以及中国是否会发生动荡的担忧。

中国社科院2011年一项研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描绘了一幅乐观的景象,称在2010年的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只有6.7%的人在离开校园后6个月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相比之下,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称,在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毕业的美国大学生中,失业率为9.7%。

但是北京一位学者却对政府认可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他说,就业率是由学校的行政部门统计的,这一数据是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将决定它们会得到何种待遇,从而使学校有虚报毕业生就业率的动机。

就算毕业生就业率有政府所说的那么高,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也常常与雄心勃勃的20多岁年轻人所希望的相去甚远。在中国,高歌猛进的经济增长也造就了年轻人同样高的心气,从而使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差距更加令人受伤。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5月1日报道 题:购物、旅游、睡个好觉—一中国人的五一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五一劳动节主要是休闲的一天:好好睡上一觉,上街买买东西,或者出门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以来每年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不过,如今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节日源于工人运动。对大多数人来说,五一只是休闲的好机会。一位年轻妈妈谈起五一的安排时说:“就是带宝宝到近郊走一走,或者到外面吃顿饭。不会有太大的计划,可能会去公园,放松一下。看点书,也许看部电影。”

5月的第一个周末,购物中心里熙熙攘攘。购物,会友,如果有钱的话出去旅游一趟。几十万旅游者在节日期间涌入北京。为了避免过于拥挤,故宫今年将五一期间每天的参观人数限制在8万。而许多北京人则利用假期到别的城市去:“到杭州那边走一走,因为到夏天再去的话就太热了。海南也太热了。五一假期比较短,就三天。但全中国的天气应该都是比较好的。”

老年人则偏爱城里的公园,如故宫后的景山公园。每到节假日,许多老人都到这里一起唱歌。革命老歌尤其受欢迎。歌声中,老人们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五一游行。

74岁的张宝珍说:“年轻人那时五一去游行,再早些时候,五一、十一都游行,到天安门、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去聚会。”

在中国,许多人感觉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贵。这个国家正享受两位数经济增长,但世行指出,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将不会像其经济持续增长那么容易。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国家攀升,比从“低等收入”转变成“中等收入”社会要难得多。

中国仍拥有世界第二多的贫困消费者,仅次于印度。今年到目前为止,该国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涨幅在10%到30%之间。而对中产阶层来说,薪水并不一定能上涨10%。

李向雯(音)是上海一家杂志的高级美术设计师。李说自己工资不低,但由于这个昂贵城市的生活成本,她活得挺费劲。她已买下一套公寓房,但离办公室不近,为了上下班更方便她又买了辆车,“付了房贷和车贷后,没剩多少了”。

买房买车都表明,李是中国比较富裕的消费者之一。但像在欧洲城市———那里的通胀也在攀升———生活的许多年轻白领一样,李说她没觉得自己富裕,“我觉得压力很大。”

在许多方面,李已实现了中国梦,拥有好工作、汽车和自己的房子。她的工资是父母过去的三倍多。虽然挣得更多,但不得不花得更多,“他们那代人大多有政府提供的住房,还有上下班的班车。很少有人有私家车,所以他们能省下不少钱。”那时候贫富差距没这么大,人们大多时候感觉生活挺幸福、安逸和轻松。

    一些场景对喜欢观看电视才艺表演节目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歌手们为争取公众的支持而拉票,大家挥泪告别被淘汰的选手,而评委们在为选手打分发生分歧时大声争论。

    这些其实发生在中国达人秀“超级女声”的现场。该歌唱比赛在中国引发的争议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能听到。

    今年一系列相关的选秀节目吸引了数百万的年轻观众。这些节目完全不同于以宣传为目的的历史题材影片和现代剧,为年轻人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外国媒体热衷报道什么样的中国新闻?它们所描述的中国有何不同?面对或褒或贬,或捧杀或棒杀,或亲或反的报道,中国人又该如何看待?

      美化或贬低,都不足取。过度美化和夸张,容易使人盲目自大;过于贬低,亦易使人失去信心和凝聚力。中国始终需要做的就是用清醒、自信、从容和淡定,把千面中国展示给整个世界,藉他山之石及借外国人之观为我所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中国人选择“裸婚”者越来越多

电视剧《裸婚时代》剧照

没有昂贵的婚礼准备和仪式,王晓伟(音)和张欣(音)仅仅花了9元人民币办了结婚证,便再没有为结婚花其它的钱。

这对初入职场的夫妻几乎没有置备任何中国传统婚礼的“必需品”:房子、汽车、婚戒或豪华仪式。26岁的王晓伟表示:“我们在租来的两室房子里,美美的吃了一顿,庆祝我们婚姻的开始,就没有其它的了。”他们的家定在了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裸婚”。这个词语指他们结婚时没有大件财产,在婚礼仪式上也花费甚少。有些人年轻人选择“裸婚”是表示崇尚独立,有些人仅仅是被生活所迫。

然而,王晓伟和妻子背着父母举行的简陋婚礼,使他们年长的亲戚们很是失望。他们的父母要求这对新婚夫妻晚些时候举办一场大型婚礼,并且搬进王家人购买的房子里,接受张欣父母购买的汽车。

“我父母不能接受结婚时没有新房子和没有举办仪式。我妈认为‘只花九块钱就结婚,太可笑了!’”张欣说道。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