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无非是告诉你我,人都是有良知的。公车私用无非是占便宜,这样的便宜,设身处地地想,很多人都会去占———人同此心嘛。如果有了清晰标识,公车私用就类似于贼脱了裤子说话,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会有所顾忌的。也就是激发了良知。当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者肯定也有,毕竟还有人自私愚昧战胜良知。
所以说,公车喷标识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总比没有好。那些顽固地反对公车喷标识者,如果不是悲观消极,那么请问你是不是在心虚什么?
治理公车私用,方法想了很多。其中一招是把公车喷上明显的标识,也就是说让人们一眼看上去就是“公”车,这样方便广大公民监督。
在《羊城晚报》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同意给公车喷标识。至于那不同意的,有些认为是人家不执行,喷了也白喷;有些担心,喷了标识,不但不能监督,反而造成某些人明目张胆地“特权”。
这些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们要看到,社会每天都在变化,公民们对公共问题越来越关心。给公车喷个标识,即便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就是修修补补,也能促使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具体说来,公车喷标识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群众监督;二是让那些使用公车者,在众目睽睽之下激发“良知”,少用公车。
第一点好理解。我们曾经指望过政府用GPS定位来管理,让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但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这些措施的结果,是花了更多纳税人的钱,也没有监督到什么。如此看来,喷标识还是很便宜,就算浪费也比装GPS或新成立机构好。虽然说群众不都是监督公车私用的英雄区伯,但公车有清晰标识,以现在的民意,人们监督热情也会随之上升。
至于第二点,或许有人问,公车私用,有什么良知可激发?这个倒是有必要,因为人人有良知,公车私用者也不例外。据说,讲究“致良知”的明朝大儒王阳明的一个门人,某个热天晚上抓到一贼,便和贼大谈良知。贼大笑问:“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门人见天热,叫贼脱了上衣说话,贼脱衣后,依然淡定地谈话。门人说天还是很热,你脱了裤子吧。贼一听,犹豫地说:“这,这不太好吧?”门人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