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台湾人内心深处“中国心”若隐若现

2011-06-24 作者: 上传人:

  台湾《旺报》日前刊登一篇题为《台湾人内心深处的“中国心”若隐若现》的投稿文章,作者是一位笔名叫“千寻虹”,嫁到台湾的大陆配偶。作者在文中写道,台湾人的“中国情结”远比我想像的深厚,中国之于台湾人,是“根”,除了原住民文化,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说的语言、写的文字,再到民间信仰、民俗文艺,哪一样不是源自中国大陆?

  全文摘编如下:

  在大陆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祖国”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甚至有点排斥。10年前与在厦门大嶝岛台湾小商品交易市场开店的金门人交谈,听到他们言必称“祖国”,觉得很好笑,什么年代了,还有人把“祖国”挂在嘴边。

  来到了台湾,“祖国”却渐渐在心中成形,尤其听到路人不经意地说着“大陆妹”,或是电视主播有事没事都要提及“大陆黑心货”时,这个岛屿与那片土地的区别便凸显出来。两岸交流愈热络,台湾民众体认自己是“台湾人”的族群愈扩大,也是同样道理:不管外省人还是本省人,不管是客家人还是原住民,在大陆民众的口中全部都是“台湾人”。

  但与此同时,我很惊讶地发现,台湾人的“中国情结”远比我想像的深厚。台湾在大陆民众的心中,只有一个抽像的概念:“祖国的宝岛”;最多再加上一条政治觉悟:“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中国之于台湾人,是“根”,除了原住民文化,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说的语言、写的文字,再到民间信仰、民俗文艺,哪一样不是源自中国大陆?即使经历了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所谓“本省人”的民间文化仍然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而随着国民政府来台的大量“外省人”,更是将中国大陆的各省文化带来台湾,包括那些街头随处可见的烧饼油条。而早些年当局有意识“去中国化”,强调所谓“本土化”,凸显的也只是“闽南文化”而已。无论是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台湾人内心深处的“中国心”若隐若现。

  《功夫熊猫2》全球热映,其展现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以柔克刚”的中国文化传统理念,正说明中国亦可有让西方人也认同的“普世价值”,中国人完全可以建构出有别于强权政治的、让世界更为和谐有序的普世价值。大陆经济强大、军力强大,都无助于让台湾人认同,然若中国大陆复兴了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世界认同的“普世价值”,则或可让台湾人“归心”。 

 推荐阅读:台媒: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环球网6月22日消息,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文中强调,“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台湾人除了原住民,不论是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哪一族不是从大陆迁移而来?哪一个家庭的族谱不是中国一个姓氏家族?台湾文化不管是语言、文学、戏剧都源于中华文化”。

  全文摘编如下:

  最近发生几起有关“国家认同”的争论,包括“台语文”及几位两岸学者对台湾民意结构趋势“不统反独”的忧虑等。这些争论如果回到源头,还是两组老问题,第一组问题是,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台湾人是什么人?第二组问题是,台湾人如何建构自我认同?大陆如何影响台湾人的自我认同?

  “统独”问题议论多年,短期内,不论统一或“独立”都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做为政治理想,大家可以有不同的主张。主张必须有依据,因而“台独”论者积极在论述中从根本处与“中国”脱钩,包括种族、语言、文字的相异,甚至曲解历史,意图从历史寻找脱钩的渊源。主张“台语文”必须以罗马拼音写作者可以说是最彻底的文化脱钩论者。

  从历史来看,闽南语的文字当然是中文,如同所有中国方言,闽南话、客家话乃至四川话、山东话,都使用相同的文字,这是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的历史,谁都无法否认。闽南语就是河洛语,唐朝时代是主流语言,如果以河洛语来念唐诗会更顺口;宋朝的主流语言是客家话,宋词如果以客家话念,也会感觉对味。

  罗马拼音怎么可能是闽南语的母文字?谁都知道罗马拼音和中国文字无关,它是在民国以后才透过传教士传到中土,台湾早期也是由西方传教士以罗马拼音教导圣经,后来因为政治因素影响,有些台湾人不愿意说中文、写中文,他们说闽南语,只好用罗马拼音书写。狭隘的语文主义者居然导果为因,为了政治主张而否定自己的母语文字,宁非怪哉!

  虽然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统独”光谱已经逐渐往中间挪移,国民党不再强调统一,民进党也不再积极寻求“独立”,他们只想对选票趋炎附势,胜选是朝野两大党唯一的关心。然而不论政党主张如何变化,也不论两岸关系如何发展,历史事实不能抹煞! 

 所谓历史事实就是: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台湾人除了原住民,不论是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哪一族不是从大陆迁移而来?哪一个家庭的族谱不是中国一个姓氏家族?台湾文化不管是语言、文学、戏剧都源于中华文化,虽然原住民拥有缤纷丰富的原生文化、日本半世纪殖民统治也为台湾文化增添日本元素,两岸分隔60年美国文化也造成重大影响,台湾确实已经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但从主脉络而言,终归是中华文化的一支。

  不容否认,20年来台湾的“中国认同”正逐年降低。原本“台湾认同”与“中国认同”不应该背离发展,如同上海人的上海认同并不影响其中国认同。但两岸政治体制不同,许多人因而不愿认同“中国”,在国际场域,台湾和大陆还是有所区别,因而台湾人宁愿自称“台湾人”,而不说“中国人”。60年来两岸在外交场域“汉贼不两立”的斗争,更强化台湾对“中国认同”的背离发展,这是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结果。

  不过,政治上不认同中国是件事,历史事实又是另一件事;即使在政治上要和大陆脱钩,但台湾人吃中国菜、讲中国话、拜中国神,这如何能否定呢?比较贴切的说法应该是蒋经国所说:“我也是台湾人”,但前提是:“我是中国人”,因此许多人采取折衷的方式表述:“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两岸关系愈和缓、中国大国形象愈受到国际社会肯定,这种折衷表述在台湾就会愈得到支持。

  “台语文”事件本来没什么好争的,爱用罗马拼音写字就用罗马拼音,或许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也或许写不到10年就这种拼法就自动消失,就由文化的自主性来决定吧!政治上的争论何其多,总是无限上纲到歪曲历史,然而历史事实却是无法改变的,谁说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半个多世纪一路行来,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台政策演变的脉络,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两岸人民福祉为依归,始终秉持开放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思维,力主海峡两岸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台海和平的推手——

  中共对台政策演变

  台海和平的驱动力量(统一方略)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之中。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的内政,如何实现统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为此殚精竭虑。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再到和平发展,对台政策的演变和调整绝非易事。

  1 解放台湾

  历史回放

  1958年7月15日,美军登陆黎巴嫩,中东燃起战火。在远东,美国重申不承认中国,并支持台湾当局在台湾海峡进行战争挑衅。在这种背景下,8月2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决定炮击金门。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

  金门守军海上补给线被截后,美台海军组成联合舰队进行护航。福建前线部队请示打不打美台联合舰队?毛泽东命令照打。结果,解放军一通大炮,美舰顿时撕下“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及运输船只,掉头遁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制造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国政府曾将“武力解放”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金门炮战发生的背景亦如此。炮击金门的直接指挥者叶飞将军曾说:“金门炮战是我们与美国互相摸底的一出戏,一出很紧张很有意思的戏。”金门炮战,最终挫败了美国意图制造“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阴谋。

  蒋氏父子在台湾主政时期,虽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陆”,但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国共两党深有共识。战争没有真正的胜利者,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就曾试图“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5年5月31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性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此后,中共通过各种途径将希望推动国共和谈的诚意,传递到岛内。

  1956年3月16日,周恩来请将赴台的英国人马坤,捎话给蒋介石:“我们从来没有把和谈的门关死,任何和谈的机会我们都欢迎;我们是主张和谈的,既然说和谈,我们就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赞成和谈”。同年11月,周恩来在印度答记者问时又公开宣布:“我们在努力争取蒋介石”。

  1957年4月16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会见苏联客人时说,“国共过去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遗憾的是,“国共第三次合作”一直未能实现。一方面,1966年,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和政策严重干扰了对台工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国民党及西方反华势力乘机兴起反华反共声浪,丑化大陆形象,加深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隔阂与误解。 

  2 和平统一

  历史回放

  “亲爱的台湾同胞们: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

  “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1979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这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写给海峡对岸的“公开信”——《告台湾同胞书》,短短1800字,悄然融化了两岸之间长达30年不往来的坚冰。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两天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从1979年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良好的国内外氛围,奠定了中共对台政策转圜的基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对台政策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重大转变。就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上,《告台湾同胞书》的右上方,还有另一篇配文:《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

  1982年7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副组长廖承志致蒋经国一封信。作为蒋经国昔日在苏联的同窗,廖承志给他发去电报:“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这封信引起海内外极大震动。与此同时,中共对台政策,沿着“和平统一”的路径,也有了更为细致和具体的规划。

  1981年的国庆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台湾问题发表9条谈话,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还进一步提出“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已经涉及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两年后,邓小平进一步阐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6条具体构想:“大陆不派人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这是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说的话。杨力宇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邓虽深知台港问题之严重性及复杂性,但却展现中共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信心。”

  “一国两制”的设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岛内民众反映热烈。可当时的台湾当局仍然坚持“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本该前行的两岸关系,此后却一波三折。 

  3 和平发展

  历史回放

  1986年5月3日,一架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货机突然降临广州白云机场。台湾机长王锡爵,驾着飞机,“偷跑”回家。

  1949年国民党撤退时,18岁的王锡爵随国民党到台湾。从大陆到台湾一晃37年!思家心切的王锡爵在一次曼谷飞往香港途中,驾机回到大陆,与家人团聚。

  这就是震惊国内外的“华航事件”。

  中共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没有得到台湾当局回应,但是两岸间的交流却让台当局觉得始终无法阻挡。1987年,蒋经国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序幕。

  1年后,大陆成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3年后,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在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下,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8项主张和看法。中共对台政策首次提出,政治谈判可分步骤进行……

  两岸关系的好局面,不久又出现逆转。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访美为借口,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陷入危机。1999年夏天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两会协商被迫停止。

  2000年,陈水扁在岛内“大选”中胜出,民进党执政。8年间,陈水扁继续玩着挑衅大陆的游戏,推动“去中国化”,抛出“一边一国”论,“台独”面目暴露无遗。两岸关系跌入冰点。

  面对严峻的两岸关系,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开始展开更加灵活务实的对台工作。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两岸关系提出4点建议,显示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真诚愿望。与此同时,为了遏制“台独”分裂活动,10天后,全国人大以高票通过一部重要法律——《反分裂国家法》。

  “那是我60年来头一次回大陆。我启程去大陆时,有3位民进党的‘立法委员’,率领近2000名支持者到桃园机场,手持工具进行暴力杯葛。这一趟走得真不容易。”这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回忆2005年4月大陆之行时所说的一段话。

  4月29日,连战与胡锦涛紧握双手,翻开历史新篇。会后,两党共同发表了会谈新闻公报《两岸和平发展愿景》。连战大陆行,被岛内媒体盛赞为“破冰之旅”。此后,“和平发展”成为中共对台政策的主轴。

  2009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讲话,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个被称为“胡六点”的讲话,从6方面阐述了中共对台湾问题的重要主张。

  大陆对台的新思维,也得到了正面的回应。台湾当局的回应是:“我们乐于见到两岸关系能在‘和平发展’的主轴上,务实促进两岸协商、交流与互惠,为终结两岸敌对状态,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开创新的契机。”

  如今,“三通”已成现实,愈来愈紧密的经贸文化往来,使两岸民众受益。眼前荣景,拜和平发展所赐。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