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有点尴尬了。在最近的“西瓜爆裂”事件发生后,尽管多位科技专家站出来安抚公众,说“正常使用促生长剂的瓜果不会影响健康,可放心吃”,但低迷的瓜市和愁苦的瓜农证明,他们的辩护没能起到足够效果。 梳理近年来一系列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公共话题,比如转基因作物、核能、手机辐射、重大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等,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科技专家试图“以正视听”的解释心存疑虑,而对科技的质疑越来越多,科学界似乎正在失去过去的权威。 在此情况下,有必要问一句:科学界与公众的互动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正面科普”消蚀科学信誉? 科学界与公众的交往,常被描述为“科普”。科普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其实更在潜移默化地歌颂科学、强化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地位。 这种“好日子”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教授江晓原说,一两百年前,科普呈现着令科学界陶醉的图景:夏夜的花园里,盛装贵妇一边观星,一边虔诚地接受天文学家的知识普及;演讲厅里,衣冠楚楚的听众济济一堂,聆听科学家演讲。 如今,科普早已不再那么隆重而平民化了,但许多学者指出,传统科普的那个预设前提没有变——“凡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不信你去看,大多数科普著作中很难找到质疑科学的内容。 但事实上,科学和由科学衍生出的技术绝非完美无暇。科学只是“相对的真理”,有待不断修正;而许多技术存在副作用,需要在应用中趋利避害。在一些科技领先的国家,反思已展开多年。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认为,国内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与科技本身一样,起步都较晚。 但反思终究会出现。现在国内的问题是,公众的反思似乎比科学界积极,这常常让习惯“正面科普”的科学界反应不及甚至无言以对。江晓原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人们发现,谈论核泄漏危害的科普书很难找,能找到的,一般都在夸核电站如何高效、清洁、安全。类似地,食品科技专家很少会向公众预先说明滥用添加剂的危害,手机专家则尽可能不谈手机辐射。 不谈,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不谈,更完全不是科学的态度。 现在的公众越来越看透了科学与技术的利益背景:政府需要科技支撑GDP,企业想靠“一招鲜”的技术占领市场,科技专家们则要以成果获取名利……一些人努力隐藏这种其实合理的诉求,一味借科学之名美化自我,不坦诚。 “正面科普”消蚀科学信誉,最终将成为负债。是不是可以说,科学界与其在一次次争议事件中被动应对,倒不如主动坦率地向公众呈现科学和技术的本来面目? 双输的局面谁都不愿看到 传统科普的那个“普”字,隐隐有股居高临下的味道,透露出科学界的优越感。但越来越多的公众不再仰视科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科学界发起过一场“公众理解科学”行动,试图重建科学在公众中的形象,“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他们认定,“被科普”越多,公众就越支持科学。 但这是想当然。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教授李大光指出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事实:上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调查发现,公众的科学知识越多,反而越不支持科学。李大光说,近期的研究表明,这种趋势也已在中国出现。 这个趋势合乎逻辑:越是具备科学素养,公众就越能看到科学的局限性,产生不安,甚至产生对科学与技术的不信任。 希望“公众理解科学”的想法里,藏着科学界的傲慢:认定公众“无知”,而“无知”的公众只能做听众,他们无力、无权作出判断,而科学家手握特权。这种心态不仅没有建设性,还会破坏与公众互动的气氛。 现实中,公众从自己的经验和可及的范围内整合素材资料,对科技问题作判断,当然这种判断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不合理的。比如对转基因作物,大量公众反对这种技术的推广。对此,科学界明显准备不足,疲于招架。虽然公众举出的反对“理由”,不少被证明是伪造的,但抗议并没有因此减弱,搞得转基因作物研究步履维艰。 不能与公众有效互动,所以科学界尴尬。反过来,公众也尴尬。李大光说,科技社会中,公众是两难的:一方面,科技的危险让他们警觉;但另一方面,信任科学家似乎是唯一选择。 双输的局面谁都不愿看到。为此,科学界也许应该先掸去身上的优越感,与公众坦诚、平等、开放地对话。信任的基础是双向沟通,而不是一方居高临下地要求另一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