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三亚微服私访的另一种解读

2011-05-12 作者: 上传人:

  昨天,一则关于三亚官员“微服私访”的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首页。微服私访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据说乾隆皇帝也经常使这一招,但搜狐上的新闻标题却用上了“三亚官员微服私访引轩然大波”——微服私访竟然能掀起轩然大波,看来真得重新解读一番。

一、关于微服

  微服一词,对应的似乎应该是官服。古时上点级别的官员出行,顶戴官翎,八台大轿,前有鸣锣开道,边有衙役侍卫,这场面一般老百姓见了就发怵,远远地就跑了。一些有点责任心的官员于是换上青衣小帽,只带一两小厮杂役,游走民间访贫问苦。这青衣小帽,就是平头百姓的衣着,也就是所谓的微服了。

  现代社会,官员穿的大抵与百姓无异,想从衣着上区别是否官员,基本不可能。但现实中一些官员,确实是套着官服的,看上去就是和穿着微服的小市民们不一样。穿着官服的官员——哪怕只是一些部门的小领导甚至只是小科员,面对着穿微服的市民们,都有着无比的优越感,他们打着官腔端着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的官员是不可能真正穿上微服的——换一身衣服简单,要换掉心里的官气和小市民们融为一片,很难。

二、关于私访

  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哪怕不是生于这城市长于这城市,总也是城市的一份子,必然与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发生联系,擦出火花。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私访呢?是不是城市管理者都已不食人间烟火,或者陷入到一个小圈子里,与民生越行越远了呢?

  仅仅从经济收入来看,一般官员其实还不如一介白领,基本上位于社会的中游。但官员的生活,似乎与普通市民的生活差距颇大。三亚的官员打了次的,体味到打的不易和出租车乱象,也感受到的哥生活之不易——可以看出来,倘若不是这次行政指令下的私访,这位官员大概与打的这样的市民正常出行方式是绝缘的;同样,去大排档的官员领教了黑心档主的短斤缺两,因为他也许根本不会去这么低档的餐饮场所,也基本不会掏自己的腰包买单。去银行存钱的官员等了80分钟,当成了新鲜事,可是一般市民哪个没有经历过?

  普通市民的经历,官员为什么需要私访才能经历到,退一步说,哪怕是官员没有经历过,难道官员的家人也不需要经历吗?官员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感受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值得深思。

三、关于轩然大波

  “波”起于何处?看了新闻发现无非是两点,一是官员心中,原来没有想到,打个的、存个钱竟然有那么多难处,有了落差,心里自然会有点波涛;二是被访到的各行各业或者基层部门、组织,被上面的领导看到了问题,点出了毛病,不免心有惶惶,“有些人甚至用‘如坐针毡’来形容,担心哪天成为私访对象。”

  分析这两道不同的波浪,大抵可以判断前一道的应该小一些,后一道的则大得多。作为微服私访者的官员,起码不用如坐针毡,甚至可以以一种相对悠闲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但下面的反应就不一样了,说得严重点,那是事关乌纱帽的,这可比海啸还惊心动魄。

  但是,领导不私访,问题就不存在了吗?私访的领导再细致,总比不过一天到晚经历的市民更有体会吧。领导发现了就是问题,不发现就是没问题,这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吧。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