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给日本带来了三重灾难。以“3·11”为起点,世界开始呈现出与昨日完全不同的变化。 黑色的浊浪吞噬了房屋、汽车和渔船,核电站机房因氢气爆炸而被毁。这令人想起了10年前美国世贸中心大楼在恐怖袭击中轰然倒塌的情景。 美国的“9·11”与日本的“3·11”所产生的冲击已经远远超出本国,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改变世界这一点上,两者具有相似之处。 美国在冷战后独霸世界,却遇到了恐怖主义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由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美国的死亡人数和战争费用不断攀升,其实已经宣告了单极世界的结束。 美国社会也发生了变化。机场和大楼的戒备格外森严,移民受到了限制,金融交易也处于冠以爱国之名的相关法律的约束之下。 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不景气。虽然扩大外需令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却被卷入了金融海啸当中。眼看就要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现在又遭遇了大地震。 从核电站危机中突然冒出了核辐射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尽管政府和企业方面竭尽全力让事态平息,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接踵而至,解决核电站危机演变成一个长期的过程。 素以高效而闻名的日本企业的供应链也被迫中断,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不上,使得生产陷入了停顿。核电在日本电力供应中占到30%,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使得电力供应一下子紧张起来,严重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9·11”与“3·11”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日常生活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不起眼的事情突然间消失了。由于缺少了确定性,个人和企业都对未来感到迷茫。虽然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规模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关键还是取决于风险管理能力,这才是企业最需要培养的。 尽管恐怖袭击与灾害事故不同,然而一旦发生人为造成的“不确定性”,那么世界就会是另外一种情景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会谨小慎微,尽一切可能规避风险。 10年前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美国社会各行各业显示出空前的团结,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今的日本,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被核电站和辐射问题所困扰。不确定的压力也在增大。 从经济活动遭受外部打击这一点来说,地震是典型的“外部冲击”。由异乎寻常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外部冲击,不管规模有多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的,只需经过适当的恢复和重建。然而,此次天灾增添了核电站这一意想不到的冲击,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日本经济。这与地震后不久人们所谈论的通过恢复重建来使日本社会获得新生的结论大相径庭,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结局。如果不能尽快恢复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稳定供应方的信誉,那么日本就有可能逐渐被排除在世界供应链之外。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政府扩大了战线,使美国的实力严重受损。“3·11”大地震后的菅直人政府似乎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新增的课题。天灾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政府依然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算是一种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