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中国经济盛宴远未终结 “十二五”转入新增长轨道

2011-03-11 作者: 上传人: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姜婷婷 顾烨 叶前)在离北京人民大会堂不远的一家酒店里,来自中国经济大省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正就本省提出的下一个五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热烈地讨论着。

    “我们已将GDP增速调低到8%,这个速度很可能被其他省市超过,但我们不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决心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发展从“要速度”转向“要质量”。

    广东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走向的一个缩影。人大会议正在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下一个五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多年来的最低值7%。即便如此,该增速在当下全球的经济表现中仍然令人瞩目。世界银行估计,201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6%,发达国家增长2.4%。

    事实上,过去的经验表明,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往往超过预期值。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说,将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调低至7%体现了中国“十二五”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民生的保障与改善。

    “打破‘唯GDP’论的魔咒,才能引导中国经济向着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这也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要求,”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办事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他表示,一旦转型成功,中国经济将更健康更可持续。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成功转型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亦是大利好。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外需疲弱,中国意识到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观察家注意到,中国把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列为“十二五”时期转变增长方式的重点,并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消费放在投资和出口之前,提出“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中国计划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百姓消费能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

    中外企业家已用增加投资、扩大投资版图的举动,对中国发展前景投下信心票。奢侈品、高档车制造商加紧在中国“攻城略地”,事实证明,正是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扭转了如通用汽车等企业的颓势。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亦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如果我们连大本营都丢了,还谈什么国际化?”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说,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扩大内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开辟广阔的内需空间,而内需的扩大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进城,每个农民进城后消费能力会增加3.3倍。“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加上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中国被认为非常有希望成为一个以内需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体。

    未来五年,科技有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2.2%,比“十一五”末期高0.4个百分点。中国还决心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格力每年投入20亿元搞研发,占销售额的3.3%。我们对于研发经费没有定额,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董明珠说。

    意欲成为“亚洲曼哈顿”的深圳前海,计划通过引进创新型企业使仅仅15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出1000亿元的产值。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说:“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延续经济奇迹。”

    对中国来说,过去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高度相关。市场化仍将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注意到,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70次提到“改革”,“唯有贯彻改革,其他问题才可迎刃而解,”他说。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指出,中国过去的增长是靠速度、投入、资源,未来要靠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如果说,过去中国是‘速度性的增长效应’,今后就要谋求‘结构性的增长效应’。”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