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两会新华社述评:全力以赴稳物价

2011-03-07 作者: 上传人: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刘铮、姜琳)一条起伏向上的物价指数曲线,一年来让人们惦念担忧,也吸引了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目光。

    稳定物价,摆上了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议程。温家宝总理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列为今年“十大重点”工作的第一位,用近一页的篇幅加以阐述和部署,而且明确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物价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决定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高低,物价上涨过快甚至还影响着社会稳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一语道出了物价问题的重要性。

    “通胀猛于虎”,通胀向来是经济运行的大敌。从经济角度讲,物价是市场配置资源最灵敏的信号,如果物价持续快速上涨,成本大幅上升,就会制约投资和消费,造成经济运行机制紊乱,最终严重消减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本轮物价上涨在去年上半年初现端倪,自去年7月份突破3%的警戒线后,CPI一路快跑,11月份攀至5.1%,后虽有小幅回落,但今年1月份再度升至4.9%。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

    稳定物价,已成为当前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些关注和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代表委员强调:若调控不当,不仅物价仍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速也可能掉头向下,形成“物价高企、经济低迷”的滞胀局面。

   稳定物价,更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一桶油、一袋糖、一斤面,反映的是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去年一些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连级跳”,加大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

    物价快速上涨,往往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周期性现象。并非今天才出现的新情况。上世纪80、90年代,都曾出现两位数飙升的高物价。2008年初,受猪肉价格等快速上涨拉动,月度CPI一度冲至8.7%,创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不过,正如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的,本轮物价上涨与以往相比,有着更为复杂的因素。

    一方面,如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所言,“这次物价上涨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在国际上带有普遍性。”为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去年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过量资金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通胀压力。作为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大国,输入性通胀对中国影响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就中国自身而言,连续两年多货币信贷超额投放也一定程度助推物价上涨,一些游资趁机参与囤积居奇、投机炒作。土地资源制约、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则决定了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偏低状况不可能维持下去;去年以来的干旱、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造成部分农产品减产等,成为物价上涨的动因。

    厘清形势,方能对症下药。代表委员们表示,当前国际和国内问题关联,短期和长期原因交织,输入性和结构性通胀因素并存,物价问题的复杂性注定了此轮防通胀任务的艰巨性。

    民之困,国之忧,正是党和政府最大的关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场应对物价上涨的“阻击战”已经打响: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防通胀的综合措施。从“国4条”到“国16条”,从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数次加息,从发展农业生产到保障市场供应,从搞活流通到打击炒作……防控通胀“组合拳”频频出招。

    “从今年1月份4.9%的CPI数据看,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稳定物价的效果开始显现。”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提出了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管和完善补贴制度等稳定物价的五方面措施,针对性很强,我们完全有信心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等举措旨在从控制货币因素角度来稳定物价。不少代表委员认为,随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近期回收市场流动性力度空前加大。这有助于管理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对高物价形同“釜底抽薪”。

    “大力发展生产”等举措则以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来稳定物价。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表示,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是稳定物价的“定心丸”。一个供应充足的市场将使百姓安心。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绿色通道”等举措通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稳定物价。“市场辣椒五六块一斤,批发也就八九毛钱。田里农民没得到什么好处,城市百姓多付出了很多钱,问题出在中间环节。防通胀重视中间环节很重要!”浙江维科精华家纺有限公司质监员杨晓霞代表说。

    “加强价格监管”等举措侧重遏制不法行为,从维护市场秩序角度来稳定物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一些游资投机炒作,对此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意义不仅是稳定价格,更着眼于稳定预期。

    “完善补贴制度”等举措在于保障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从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的角度应对物价上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是当前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措施。招数实,暖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如此评点。

    除上述各项举措,诚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述和众多代表委员所言,当前稳定物价还有诸多“过硬”理由: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雄厚,阻击通胀“弹药”充足;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部分行业甚至还存在产能过剩,稳定物价的“基础”雄厚;货币工具运用仍有一定空间,有足够财力补助低收入群体,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工程正迅速落实等等。

    关于全年总体形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等认为,“虽然物价压力显而易见,但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之下,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总体可控。”代表委员中的一些经济专家预测: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局面,考虑到翘尾因素和政策效应显现,下半年物价同比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头等大事,尤需谨慎以待。受近来中东北非局势影响,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引发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之多,可见一斑。虽然形势复杂,但应有足够信心;虽然有所准备,却不可掉以轻心。对当前物价形势,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既充分认识调控物价的复杂性,也看到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这是代表委员的普遍共识。

    头等大事,不容懈怠。调控物价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的关系,是检验政府驾驭宏观调控能力的一道重大考题,需要凝聚力量和智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把党和政府部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这也是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先决条件和首要任务。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